徐尚思
[摘 要] 1982-1992年,湖北努力践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二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开展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和全面推进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创造了多个全国第一。湖北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联动发展的需要,是改革的外因;湖北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自身发展的需要,是改革的内因。其探索和积累的“解放思想,敢为人先”“宏观布局,城乡联动”等主要经验,对我们今天深化湖北的综合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湖北;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经验
[中图分类号] F121,K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16)06-0155-09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1984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1982-1992年10年间,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认真学习和努力实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二届三中全会精神,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努力将湖北党和政府的工作迅速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积极开展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和全面推进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创造了多个全国第一。深刻分析这10年湖北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对于我们今天全面深化湖北各项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谋划和制定湖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具有重要的战略借鉴意义。
一、1982-1992年湖北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概述
依据全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历程,结合湖北的情形,1978-1981年3年时间,为湖北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准备酝酿阶段;1982-1992年10年时间,为湖北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扩大时期。该时期大体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2-1987),为湖北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试点起步阶段。本阶段,湖北承担的全国改革试点任务多,效果好。1981年,沙市市被国务院确定为我国第一个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城市。1984年,武汉市被国务院确定为我国第一个省会级的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城市。1986年,武汉市被确定为全国金融改革试点的5个城市之一。同时,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联合下发了两个关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文件,即1984年5月22日,下发了《关于当前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鄂发[1984]23号);同年12月25日,下发了《关于加快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步伐的意见》(鄂发[1984]57号);另外,1987年6月19日,湖北省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若干意见》(鄂政发[1987]67号)。这3个文件是指导湖北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沙市市在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湖北省委、省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在沙市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组具体指导下,经济体制综合改革成绩显著,在20世纪80年代涌现了一批著名企业和名牌产品。例如,“活力28”洗衣粉,在1986年荣获国家银质奖章,因而“活力28 沙市日化”闻名全国。这些试点城市不仅是国家的试点城市,更是湖北的试点城市,它们的改革经验对全省经济体制改革起到了重要的开拓和示范作用。
第二阶段(1988-1992),为湖北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试点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阶段。本阶段,中共湖北省委、省人民政府为进一步推动湖北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又下发了一系列文件。例如,1988年3月1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批转省经委、体改办<关于深化企业改革完善经营承包责任制意见>的通知》(鄂政发[1988]47号)。1992年6月20日,中共湖北省委、省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改革,扩大开放,促进湖北经济上新台阶的决定》(鄂发[1992]10号)。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试点经验逐步积累,例如武汉的“两通起飞”战略初见成效。1992年,武汉市被国务院确定为实行沿海开放城市政策的城市,黄石市被国家科委、国家体改委列为科技经济体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中国商业第一股——鄂武商在深交所挂牌上市。国有企业体制机制改革全面启动,计划经济体制对武汉等湖北大中城市的发展瓶颈开始突破,国有经济开始焕发青春活力。
湖北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从1991年所取得成就可见一斑。1992年4月20日,时任湖北省省长的郭树言在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1991年的改革工作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总结。报告指出,工业生产全面增长,经济效益有所提高。通过广泛开展“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狠抓产品结构调整及限产压库、强化销售和扭亏增盈工作,工业生产出现了全面增长势头。“全省完成工业总产值1180.61亿元,比上年增长9.1%。质量稳定提高率达到91%,开发新产品、新品种4600多项。预算内工业企业的资金利税率、销售利税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亏损户和亏损额分别比上年下降9.5%和30.9%”。企业改革在二轮承包的基础上,围绕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初见成效。中央工作会议后,湖北制定了搞好大中型企业的34条意见,各项配套改革措施均有新的进展,为增强大中型企业的活力起到了积极作用。这种作用体现在“全省大中型企业新增产值占全民企业新增产值的一半以上,主体地位得到加强。全省有200多家国营商业企业进行了经营、价格、分配、用工‘四放开试点,组建了一批工商、商商联合体,发展了一批物质批发市场,部分工业企业开展了‘破三铁的试点”[1] 720-721。
二、1982-1992年湖北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之原因
(一)湖北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联动发展的需要
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会议强调指出,现在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缺点是权力过于集中,必须对经济管理体制和经营管理方法着手认真改革,让地方和工农业企业在国家统一计划的指导下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把它们的大部分职权转交给企业性的专业公司或联合公司;会议还深入讨论了农业问题,同意将《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和《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试行草案)》发到各省、市、自治区讨论和试行。会议认为,只有大力恢复和加快发展农业生产,坚决地、完整地执行农林牧副渔并举和“以粮为纲,全面发展,因地制宜、适当集中”的方针,才能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为解放农村生产力和把农业搞上去,必须首先在农村实行改革,推行联产计酬责任制。
中共湖北省委积极学习和贯彻落实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1979年1月,湖北省委召开了三届十四次全委(扩大)会议,时任中共湖北省委第一书记的陈丕显在会上作了《起好步 带好头 把工作重心转得快一些好一些》的讲话。他主张 ,“今后我们要一手抓农业,一手抓工业;一手抓农村,一手抓城市”。指出对于经济管理体制,“我们应当结合我省的实际,积极着手研究和解决这方面的问题。现在,沙市和武钢对体制改革有了初步设想,我们支持他们先行一步,还准备在省农机局和机械局搞试点,以便取得经验。”[1] 5在农村,湖北全省推广实行了多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不久又发展成为包干到户、联产到劳两种主要责任制形式,分别占生产队总数的46.8%、42.1%。生产责任新制度的实行,有力地推动了湖北农村经济的发展。1981年底,湖北农村人民公社基本核算单位总收入68.56亿元,比1978年增长13.6%;上交税收2.69亿元,比1979年增长19%;农业生产的发展,使湖北农村人民公社社员收入提升,社员人平集体分配收入由1978年的85元增加到1981年102元,人平副业收入由1979年的30.6元增加到1981年的62元[2] 58。
1981年后,农村改革进一步深化。从1982年到1986年,中共中央连续5年下发了5个关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一号文件”。例如,1982年年初,中共中央批转《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充分肯定了全国农村已经有90%以上的生产队建立的多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指出了两个“长期不变”,即我国农业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公有制长期不变;集体经济建立生产责任制长期不变[3] 1397-1408。这5个改革“一号文件”,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从所有制结构、形式到农民利益的实现,从生产方式、产品流通到产业结构的调整,特别是注重商品经济,引入市场手段,开始突破传统的农村经济体制,是一次思想的大解放,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改善了农民生活,更催生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急迫性和必要性。
湖北积极响应中央关于农村经济改革的重大决策和部署,因地制宜大力推行农村责任制。1982年9月29日,中共湖北省委在《批转省农委党组<关于当前稳定、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的通知》中强调:“望各地结合实际情况,认真研究执行”“继续稳定、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仍然是当前发展农业生产的中心环节”,各级主要负责同志要帮助群众“使各种联产承包责任制,特别是多数生产队实行的统一包干到户,得到进一步完善”,最后“实现增产增收,搞活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农村大好形势”[1] 176。1984年5月11日,中共湖北省委、省人民政府作出了《关于贯彻落实中央[1984]1号文件若干经济政策问题的决定》,要求各级领导和广大民众把“思想认识真正统一到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上来”,要“进一步清除‘左的思想影响,坚决改变湖北农业腿短、生产部门太少、各种限制太多的状况,坚决制止至今仍时有发生的那种‘怕富、‘卡富、‘限富,打击勤劳致富户的错误做法”[1] 294。毫无疑问,当时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形式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它的突出特点在于实现了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而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这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984年4月21日,时任湖北省省长的黄知真在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湖北经济发展“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农业基本上还是停止了一年,对于加快商品生产的步伐,尽快地使农民富裕起来,我们认识不够深刻,措施不够得力;工业上存在着落后的、不正确的管理方法等问题。我们“对湖北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些带全局性的重大问题缺乏系统研究,改革的步伐不快”[1] 269。所谓“湖北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些带全局性的重大问题”,应该就是工农业发展过程中的产业结构调整问题,就是城乡经济体制改革协调发展的问题。说到底就是湖北农村改革的相对成功,不仅给湖北城市改革以重要启迪,更给城市改革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因为城乡经济发展是“一盘棋”,没有城市的改革,农村的改革就很难巩固,更难谈其发展!经济发展“一盘棋”就没有“下活”!
(二)湖北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自身发展的需要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首先阐明了我国开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强调了改革的基本任务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活力生机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其核心是扩大企业自主权,增强企业活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对该文件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指出:“这次经济体制改革的文件好,就是解释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有些是我们老祖宗没有说过的话,有些新话。”同时强调,这个文件“写出了一个政治经济学的初稿,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4] 91,83。在湖北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如火如荼开展并初见成效之时,湖北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之中。
前已述及,时任中共湖北省委第一书记的陈丕显在省委三届十四次全委(扩大)会议上,明确表态支持沙市市和武钢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初步设想。同年9月,武汉市人民政府作出决定,恢复汉口汉正街中断了数十年的自由贸易传统,重新开放小商品市场。当年就有108位待业青年、社会无业人员经过工商登记发证,成为第一批个体经营者。当时的汉正街位于武汉市■区,为汉口的繁华地带,自古就有“天下第一街”的美誉,它的存在为武汉的历史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毋庸置疑,后来的汉正街小商品市场,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更是湖北开放、搞活经济的重要窗口和风向标。从1989年起,汉正街市场销售额突破了7亿元。它的成功不仅受到了全中国的瞩目,而且引起了国际舆论和外国友人的广泛关注。英、美、法、苏、日、德、古巴、加拿大、罗马尼亚以及乌拉圭等10多个国家的外宾先后到现场参观,对汉正街小商品市场的繁荣和发展以及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1980年8月10日,陈丕显在中共湖北省委三届十六次全委(扩大)会议上,作了《放宽政策,搞活经济,为提前实现人平一千美元而奋斗》的重要报告,认为“在经济政策、经济改革的问题上,四川、辽宁、江苏、上海等兄弟省市,思想比我们解放,步子跨得比我们大一些”,湖北经济工作中“左”的影响仍然“很深广”,其“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限制商品经济的发展。过去总以为社会主义经济就是计划经济,商品经济就是资本主义经济,因而不敢放手发展商品经济”。根据湖北的经验教训,报告认为,“实践证明,哪里商品经济发展得好,哪里就富一些,哪里商品经济搞得差,哪里就穷”,因此,“不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就不可能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也不可能把经济搞活”,所以“要进一步扩大企业自主权”,“在开展竞争的同时,要有领导、有计划地促进行业之间、企业之间的联合”,还要“积极解决重复税收问题。2016年省政府发了九号文件,同意沙市进行这方面的试点”,在保持社会主义公有制占优势的前提下,“允许城镇存在个体经济”。报告强调,湖北要实现人平一千美元的奋斗目标,“工业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必须克服单一经济的思想,走农工商全面发展的道路”。对此,襄阳地区的干部群众总结得好:“要得富,农工副;要得富,走正路(社会主义道路);要得富,三头顾(国家、集体、个人);要得富,人口控制住(计划生育)。”[1] 58-64
由于中共湖北省委、省人民政府的积极支持,加上中共湖北沙市市委、市政府的积极工作,1981年,沙市市被国务院确定为我国第一个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城市。1981年夏天,国务院体改办调查组“到沿长江的几个城市进行了一些调查,经过比较,认为沙市市是进行体制改革综合试点比较合适的地方”。
湖北在广泛实行企业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后,在武汉市、沙市市进行了推进企业改组、发展横向经济联合与专业化协作的试点。按照专业化分工、协作的原则,把产品大致相同、生产工艺相关相近的工业企业联合起来,组建专业化的生产经营公司,从而迈开了企业集团建设与产业集群建设联合的第一步。湖北积极执行企业管理体制改革的“扩权十条”“工业二十条”。1980年扩权试点的企业由上年的153个扩大到290个,1981年又进一步扩大到353个。扩权范围除试点企业实行利润留成外,还把生产计划、物资采购、产品销售、劳动工资、人事调配等权限下放给企业。自主权的扩大,有力地调动了企业生产经营的积极性,给企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到1981年底,列入试点的353户扩权企业,产值增长幅度达到20%,利润增长幅度超过25%,均高于全省企业平均水平。1980年湖北也享受到中央分权的财政责任,按照“划分收支范围,分级包干,一定五年”的要求,湖北开始在财政上与中央“分灶吃饭”,对市、县也实行了“分灶吃饭”的体制。这一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打破了过去统收统支、吃大锅饭的局面,统一了事权与财权、权利与责任,使地方真正成为一级财政。
从1981年8月起,湖北按中央政策安排,在1520家预算内工业企业中实行以基数加增长利润留成、全额利润留成、超计划利润留成、盈亏包干等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其中,590家企业实行超额利润减征所得税。这被称之为企业承包的经济责任制,明确了企业的“责、权、利”,增强了企业发展生产的动力、活力。1981年11月12日,湖北省汽车集团公司与美国俄亥俄州的高新技术企业合资经营湖北派克密封件厂协议书签字仪式在武汉举行,次年6月2日,该厂正式成立,实现了湖北外商投资企业零的突破[2] 60-61。为了促进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湖北在外贸方面也进行了调整。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恢复过去享有盛誉的武汉海关,开辟了可以直航国外的武汉、黄石两个港口。1983年,湖北省政府决定将进出口管理委员会、援外办公室、对外贸易局合并组建为湖北省对外经济贸易厅,统一管理外资、外经、外贸工作,建立和扩充了10多个相应的进出口营运公司[5] 117。
1983年,武汉市对140家国营餐馆、318家合营餐馆、250家国营商店实行经营承包制,采取5种形式,对职工收入不拦头、不保底,实行计分计酬,多劳多得,随企业经营成果好坏浮动。这标志着武汉市商业和第三产业的改革进一步推进。
1983年6月,湖北实施了国有企业利改税的第一步改革,国营大中型盈利企业由上交利润改为交纳55%的所得税,税后利润一部分留给企业,一部分采取递增包干上交、固定比例上交、交纳调节税、定额包干上缴筹办法上交国家,小型企业按8级超额累进税率交纳所得税后,自负盈亏。据统计,全省实行利改税的国营企业共4938家,工交、商业、城市公用、物资供销与县以上供销社6个行业综合算账,企业留利水平为31.31%,比1982年实际留利水平高出5.67个百分点。这是企业利税制度的重要革新。
1984年,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批准成立,制定包括税收减免、简化企业进人审批手续、提供用地优惠等政策,吸引海外客商和社会各界到区内创办高新技术产业,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这是全国少数在原有城区进行更新开发的国家级开发区。同年,中央正式批准武汉进行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认为武汉市是长江中游地区的一个主要经济中心,又是省会大城市,搞好武汉市的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对于搞活华中地区经济、探索省会大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路子具有重要意义。同年5月,中共湖北省委、省人民政府联合下发《关于当前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1)下放经济管理权限,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2)改革流通体制,做到货畅其流;(3)扩大国营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4)搞活城镇集体经济;(5)改革科研体制,搞好科研工作;(6)切实做好改革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同年,湖北批准了襄樊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实施方案。”[1] 300-303
武汉柴油机厂为学习西方先进管理企业经验,推进改革,经国务院批准,引进人才,聘请联邦德国专家格里希担任厂长,这是中国启动改革以来国营企业引进的第一个外籍厂长,开创了中国职业经理人的先河。
尽管湖北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全国涌现了像沙市市、武汉市等试点颇为成功的典型,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但是,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湖北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还存在不少问题。关于这些问题,1984年4月,时任湖北省省长的黄知真在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阐述得十分清楚:一是管理方法“落后”“企业素质不高,产品质量低,生产成本高,技术水平落后”;二是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的步子不大,对新技术的研究、开发、推广和新产品的开拓抓得不够”;三是流通领域“跟不上商品生产发展的新形势,流通渠道不畅,经营管理不活”;四是“城市某些副食品还不充裕”“部分商品价格管理不严”。除了这些需要进一步改革的经济发展体制之外,黄知真更是深刻反思湖北改革的重大问题,指出省政府存在“对湖北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些带全局性的重大问题缺乏系统研究,改革的步伐不快”的重要问题[1] 268-269。可见,不管是解决湖北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专门领域问题,还是宏观思考湖北城乡经济体制改革“一盘棋”的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三、1982-1992年湖北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经验
湖北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的10年,是在先前试点的基础上继续试点探索,并取得明显成效的10年,更是引领全国改革创造了许多宝贵经验的10年。曾担任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副院长的赵凌云指出:“湖北创造的改革经验,主要集中在20世纪80年代。”[2] 27其主要经验是:
(一)只有解放思想,敢为人先,才能开辟改革的成功之路
宏观考量20世纪80年代全国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湖北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确居于领先地位。要领先,不解放思想不行,不敢为人先更不行。沙市市、武汉市、黄石市等先后承担国家众多项目的试点重任就是这方面的最好证明。湖北在改革中砥砺前行,创造多个第一,就是这方面的最有力的诠释:第一个开放小商品市场。开放汉正街,有人指责是“走资本主义道路”。但是,湖北省委顶住压力批准了武汉市委关于开放汉正街的报告。第一个引进外国专家担任国企厂长。1984年11月,武汉柴油机厂为学习西方企业先进的管理经验,经国务院批准,聘请联邦德国专家格里希担任厂长。对此,众说纷纭,有人忧虑,有人愤怒,还有人指责这是卖国。当时担任武汉市市长的吴官正发表文章,认为我们还有许多方面不如人家,落后就要请先生,格里希就是我们要请的先生之一。格里希厂长大刀阔斧的改革,在其任职初期一直无法获得武柴员工广泛的理解。1985年6月的一次全厂中层干部、技术人员会议上,格里希甚至恳求:“你们有人可能认为我是发疯了,每天不知道享受,天天到车间去检查零部件,累得满身是汗……我六七十岁的老人了,我拼命干,不是为自己,是为了你们,为了你们的老婆孩子!”令人欣慰的是,格里希的改革终于给武柴带来了新气象:1986年,柴油机气缸杂质从5600毫克下降到100毫克以内,居国内领先水平;废品率由30%至40%降到10%以下。向东南亚7个国家出口,创汇超过百万美元[7]。生产“活力28”洗衣粉的沙市日化,成为第一个在中央电视台做洗衣粉广告的企业,第一个将广告牌竖在香港的内地日化企业,第一个赞助春节晚会的企业,第一个进入全国500强的日化企业等。
(二)只有宏观布局,城乡联动,才能“下活”经济体制改革的“大盘棋”
经济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湖北与全国一样,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走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前面,并且逼使后者与前者同步前行;湖北与全国其他省份又不完全一样,特别注重宏观布局,城乡联动。1984年9月29日,中共湖北省委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发展城乡改革和经济工作大好形势的若干意见》,指出:胡耀邦视察湖北以来,湖北各地坚持发展生产力和实行富民政策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以前存在的先富的有“心跳病”、未富的有“红眼病”的现象,已经明显减少;中共湖北省委、省政府发布的《农村改革十条》《城市改革六条》,对各地大胆改革起了指导和促进作用。武汉市、襄樊市、沙市市等中心城市、9个试点县市的经济体制综合改革与面上的改革,互相影响,互相带动。各地领导干部大都具有“四个一起抓”总揽经济全局的战略思考:城乡一起抓,农工商一起抓,生产、流通、分配一起抓,科研、教育、生产一起抓。因为一起抓,湖北工农业生产速度加快,经济效益不断提高。1984年1月至8月,全省工业完成产值224.57亿元,同比增长11.6%[1] 330。1985年6月10日,中共湖北省委再次发布《关于统筹全局抓好当前工作的意见》,指出必须贯彻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精神,认真处理好宏观调控与微观搞活的关系,“以城市改革为重点,带动全面改革”,“今年城市改革中最为艰巨的是价格改革和工资改革”,各大城市中的有关部门“也要从城乡经济一体的全局出发,积极支持农村发展商品生产,调整产业结构,保证农民养猪的利益与积极性”[1] 384-385 。
1991年4月28日,时任湖北省省长的郭树言在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对过去十年的经济体制改革进行了总结,认为湖北在9个县(市)进行综合改革,在20多个县(市)进行单项改革的试点,探索县级经济发展的路子,“推进了城乡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在武汉、沙市、黄石等市开展的综合改革,使“长江经济带的开发、开放开始起步,有了良好的开端”[1] 667。
(三)只有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搞活企业为重点,才能使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走上健康发展之路
1988年4月28日,时任湖北省省长的郭振乾在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对过去5年的城市改革成绩进行了总结: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环节,建立了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责权利紧密结合的经营机制。各种经济联合体1987年发展到1084个,其中以名优产品为龙头的、不同形式的企业达38个。工业总产值在1987年达到586.41亿元,平均每年增长15.6%。武钢、二汽、葛洲坝工程局等中央在鄂大型企业和军工企业对促进湖北工业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技术进步推动了企业经济效益好转,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在1987年达到18619元,比1982年提高44.3%。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1987年,城镇居民人平生活费收入、农民人平纯收入,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分别比1982年增长32.9%、27%[1] 558-561。
综上所述,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湖北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虽然过去30多年了,但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那样,今天湖北城市经济体制的进一步改革,既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也要分析30多年前湖北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统筹规划,扬长补短,为全面建成湖北小康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新时期湖北重要文献选编(上)[M].武汉:鄂省图内字第040号,2013.
[2]赵凌云.湖北经济改革与发展三十年[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
[3]中共中央文献室.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湖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湖北省志·贸易[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2.
[6]王相坤.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人民网-理论频道,2013-11-28.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3/1128/c40537-23686027.html.
[7]威尔纳·格里希.百度百科.http://
baike.baidu.com/view/1899120.htm.
[责任编辑:肖偲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