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人和谐到生态文明

2016-07-05 10:13姚伟钧
决策与信息 2016年6期
关键词:生态文明

[栏目主持人]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姚伟钧

[主持人语]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许多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体现了与现代生态文明相契合的生态智慧。正是这一智慧,指导着中华民族5千年来在开发自然、保护自然中繁衍生息,使中华文明经久不衰。当前,面对全球气候变化以及金融和生态危机的严峻挑战,探讨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加强和提升荆楚文化的软实力,丰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栏目围绕着这一主导思想,对汉水流域生态环境变迁的启示;湖北在万里茶道中的地位与品牌复兴的路径选择;楚文化中的“筚路蓝缕的艰苦创业精神”;贵州苗族传统节日文化的功能变迁,以及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资源过度开发浪潮中如何保护、弘扬与创新民族传统节日文化;中国书法所体现的中国文化精神等问题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摘 要] 当下的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如何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也就是古人所说的“天人合一”,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回顾汉水流域生态环境变迁的历史,当前汉水流域的生态文明建设依然存在河流污染严重,流域水质恶化,毁林开矿现象难以有效遏制,水土流失严重等方面的挑战与困难。这就要求我们传承“天人合一”思想,用现代流域环境管理手段加强对汉水流域的水、森林、矿藏、国土等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促进对汉水乃至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和环境的持续发展,构建一个天人相融的生态文明经济带。

[关键词] 天人和谐;汉水流域;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 B2,X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16)06-0010-06

当下的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如何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也就是古人所说的“天人合一”,是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一个根本问题,有着丰富深邃的内涵,是中国传统哲学的精华。天人和谐是“天人合一”思想的核心理念和理想诉求,在中国传统社会,无论是学者还是统治者,对此都高度重视。在经济社会大发展但生态环境危机日趋严峻的今天,对这一古老的哲学命题重新进行审视,弘扬天人和谐观,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对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同步共赢、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天人合一”观念的历史传承及其思想内涵

中华文明的起源是以农业为先导的,农业保障了人们的生息繁衍,是人们进行一些社会活动的前提,是中华文明产生的先决条件。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必须紧紧依赖于天时、地利等自然条件。正是因为这个缘故,中国上古先民很早就建立了天人合一、人与自然亲和的思想意识。几千年来,“天人合一”观念不断地积淀、发酵,经过中国历代思想家的探索、宣扬,最终成为中华文明的标记和财富,在世界文明中独树一帜。

“天人合一”的观念发端于商代先民祭祀占卜类的活动之中,当时的“天人合一”关系,表现为人对上天的绝对服从。西周时,天的权威性逐渐发生动摇,人的地位相应获得了提升。周公以德配天,将天命与人类道德的优劣联系起来,“天人合一”观念开始与伦理道德联系起来。

春秋时期,随着社会变革以及思想领域内唯物主义和无神论思想的兴起,天的人格神意义受到了质疑,周内史叔兴大胆地提出:“吉凶由人。”(《左传·僖公十六年》)的主张,进一步肯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但春秋时期人们同时也认识到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以顺应自然、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只有这样,人类的活动才能成功。

“天人合一”思想真正形成并为统治者接收和推崇是西汉时期。董仲舒为适应封建社会大一统时代的政治需要,构建了一套庞杂的“天人合一”思想体系。他的核心命题是“天人感应”理论。“天人感应”理论有着十分浓厚的宗教神学色彩,其目的在于为政治伦理服务,但同时董仲舒也认识到尊重自然规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由此他认为“是以阴阳调而风雨时,群生和而万民殖,五谷孰而草木茂,天地之间被润泽而大丰美,四海之内闻盛德而皆徕臣,诸福之物,可致之祥,莫不毕至,而王道终矣”。(《汉书·董仲舒传》)董仲舒认为,顺从自然,实现天人和谐,有着重大的意义。

“天人合一”思想在宋明时期发展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这一时期,理学大盛,心学勃兴,心学和理学都阐发了“天人合一”思想,都认同“天人相通”。北宋张载在《正蒙·乾称》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天人合一”的命题:“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遗人,《易》所谓不遗、不流、不过者也。”张载认为,人与自然万物在本质上是相同的,与万物处于同等地位。自然界有普遍规律, 人也要服从这普遍规律。

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的发展轨迹中,不难发现,尽管不同时代的不同思想家对“天人合一”观念见解不一,却无大相径庭之处。他们对“天人合一”的内涵有着高度的认同。综合起来看,“天人合一”的思想内涵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与大自然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亦即天人一体

正如老子曰:“天大,地大,道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 而人居其一焉。”孟子曰:“数罟不■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孟子译注·梁惠王上》)张载曰:“万物虽多,其实一物。”[1] 我国古代“天人合一”学说认为,人与自然彼此是息息相关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二)重视生命价值,爱护自然万物

这是“天人合一”观的另一个重要内涵。古人认为天是哺育万物的总源泉,天的最大特点在于生生不息,化生万物,人要敬天就必须尊重生命。“天地之大德曰生”。(《周易·系辞下》)古代思想家在表达自己的天人观时,主张将对天的敬爱之情延伸到人类社会、自然万物,以一颗仁爱之心去善待自然。endprint

(三)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亦即天人和谐

“天人合一”观认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作用于自然界。但必须尊重自然规律,使人类活动与自然界协调发展,达到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易·系辞上》中说“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范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天人和谐表达的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的高远境界,是中国“天人合一”思想的核心理念和终极目标。

李宗桂先生认为:“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人的行为与自然的协调,道德理性与自然理性的一致,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于主客体之间、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之间关系的辩证思考。”[2] 381对于今天的人类来说,反思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问题,吸收“天人合一”的智慧,尊重自然,坚持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并重,应该是新世纪我们现代化建设的主题。

二、汉水流域经济开发与生态环境变迁的历史

汉水与长江、黄河、淮河一道并称“江河淮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渎之一。汉水九曲回肠,蜿蜒三千余里,出羌沔,越秦巴,牵神农,切武当,流域涉及鄂、陕、豫、川、渝、甘6省市的20个地(市)区、78个县(市)。千百年来,汉水孕育滋生了深邃厚重、丰富多样的文化成果,是中华民族与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在“茫茫九派流中国”的江河文化中,独放异彩,为构建“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文化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汉江历史上是一条生态之江,在陕西、四川、河南、湖北这些历史上人口密度一直很大的地区,始终未被污染,所以我们一直以“山清水秀”来形容汉水流域这个美好的家园,并在这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沧浪文化。据记载,春秋末年,“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孟子·离娄上》)另外在《楚辞·渔父》中也引用了这首“孺子歌”,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当时人们和汉江母亲河的亲密关系。到了汉朝,汉江是汉朝的发祥地。汉朝得名于汉江,发祥于汉中。刘邦登基,便以其发迹之地来命名这个新建立的王朝。到唐代,李白在《襄阳歌》中这样写道:“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发醅。”李白对汉江情有独钟,把汉江的鸭绿水当作春酒,这说明汉江的鸭绿水在当时已是弥足珍贵。

由此可见,汉水哺育了无数的中华先民,汉水流域内的中华先民为了生存和发展,依托汉水进行了各种活动,为汉水流域的经济开发、汉水文化的丰富和传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唐宋以后,流域内也出现了一些破坏生态环境、危及生态和谐的问题。

总体来看,汉水流域的生态环境从唐宋至今呈现出一个逐渐恶化的历史大势。特别是明清时期,在“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这一移民大潮作用下,汉水流域的人口数量持续增长。据统计,明代汉水流域实际人口峰值约为250万,到了清嘉庆年间,汉水流域总人口达1400余万,19世纪后半期时已达2200余万[3]。人口的猛增加剧了人地矛盾,使得开荒垦林和填湖造田现象较前代更盛,流域内进行了全面的经济开发。落后的、掠夺性的农业垦殖方式,导致了森林湖泊面积大量减退,扰乱了天人关系,带来了严重的生态问题。

明清时期大量流民进入汉水流域,政府不得不组织流民毁林开荒,增加耕地,明天顺年间“县令沈畴于郧阳择荒地,令民垦殖,减租三年,成熟者数千顷”[4] 186;明成化年间“原杰募民附籍,得户十一万三千有余,置于郧阳,竹山、竹溪、郧西备受田用”。(《明史》卷159)清代时这种不合理的垦殖更加严重,如嘉庆时汉南郡的郡民在郡内垦殖了大量土地,然而“四五年后,土既挖松,山又陡峭,夏秋暴雨冲洗,水痕条条,只存石骨,又需寻地垦种”。(嘉庆《汉南续修郡志》卷21)可见,当时那种无节制的盲目垦种已经十分严重了。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由于超负荷的采伐,导致地区生态环境急剧恶化,水土流失不断加重,水旱灾害频繁。进而导致农耕面积缩小,产量下降,农业经济萧条,人民生活水平逐年下降。《秦疆治略》载:“南山一带,老林开空,每当大雨之时,山水陡涨,夹沙带石而来,沿河地亩屡被冲压”;林则徐在《筹防襄河堤工疏》中指出,自陕南、鄂西北的山林垦种包谷后,“山土日掘日松,遇有发水,沙泥随下,以致节年淤垫……无一年不报漫溃”。明清时期的水旱灾害飙升,据统计,明清时期江汉平原洪灾频繁,1368到1464年共发生了8次水灾;1465到1566年发生了15次水灾;1567到1643年共发生了24次水灾。严重的水旱灾害致使土壤肥力下降,土地日趋贫瘠,农业产量下降,汉水流域的生存条件也变得进一步恶劣。

究其原因,主要是人类在生产生活中片面追求农业经济的发展和物质财富的增加,忽视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对自然资源的大量盲目开采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带来了十分惨痛的后果。

鉴史析今。当前汉水流域的生态文明建设依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挑战与困境:

(一)河流污染严重,流域水质恶化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做大做强GDP,不惜引进高污染高能耗企业。汉水流域出现了大量污染严重的中小企业,加上固有的老污染企业,使流域内工业废水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因而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支流由于水量小、自净能力差,水质污染状况更为严重。

(二)毁林开矿现象难以有效遏制,水土流失严重

由于汉水流域内人口密度高、土地资源稀缺、经济欠发达,人口与环境比例严重失调。为了生存致富,掠夺性地砍伐开垦森林植被。毁林开荒,因而陡坡垦殖现象随处可见,加之开矿、采石、取土、挖沙作业中缺乏行之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造成森林面积不断减少。

历史留下的教训是沉重的,在汉水流域经济建设蓬勃发展的今天,我们不可能责怪前人,但需要吸取前代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失调的教训,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赢,走一条适合汉水流域生态文明之路。endprint

三、建设天人和谐的生态文明经济带

“天人合一”观的首要问题在于如何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它反映了人与自然的息息相关、相依共存,反映了人对大自然的一种依赖感与亲和感。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指导之下,汉水流域沿线各级政府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积极推进区域流域综合治理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探索和实践生态文明。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生态建设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流域内的生态状况正在逐步改善。但是,必须清醒认识到,当前汉水流域的生态建设现状尚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进一步完善汉水流域的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仍是流域内各级政府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目前汉水流域面临的生态挑战仍是十分严峻的。这就要求我们从古代“天人合一”思想中吸取营养与智慧,用现代流域环境管理手段加强对汉水流域的水、森林、矿藏、国土等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促进对流域经济、社会和环境的持续发展,构建一个天人相融的生态文明经济带。为此,必须做到:

(一)建立全汉水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机构,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

目前汉水流域生态环境治理政出多门、各行其是,难以从全流域的角度建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统一管理体系。因此,建议成立以经济社会综合发展部门为主体,以各资源与环境保护部门参加的汉水流域管理委员会。该委员会的职责是为全流域经济社会发展中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制订开发利用保护的政策,实现全流域的和谐发展。

(二)加强生态环保法律法规的宣传与贯彻力度

积极推进环保事业,要通过一系列的宣传提高汉水中下游流域广大群众的环保观念。群众环保意识的提高,将有助于减少乱砍乱伐、过度垦殖、鱼类滥捕和工农业、生活排污等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以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恢复,营造天人和谐的良好氛围。

(三)科学规划水利工程的实施,加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生态保护和水体保护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汉水中下游治理工程即引江济汉工程、兴隆水利枢纽、部分闸站改扩建工程、局部航道整治工程,可能对汉水中下游造成一定的影响,需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 统筹安排南水北调中线一级水源保护区、二级水源保护区和工程管理区开发生态林、生态农业、农田林网、园林绿地等建设,并在地下水污染风险段采取隔污措施, 积极支持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工作,对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干线生态带建设问题,应予以优先安排,消除南水北调可能产生的对汉水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四)把发展旅游业作为汉水中下游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产业

汉水具有十分珍贵文化生态旅游资源,然而在鄂西生态旅游圈发展规划中, 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打造汉水生态旅游经济带,一定要充分发挥文化资源富集的优势,加强资源整合,加快文化与景点的融合,搞好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形成一批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旅游纪念品,一批风格鲜明、品位高雅的文化旅游设施,切实增强文化旅游产品对游客的吸引力、震撼力和影响力。

建设汉江生态经济带是促进生态文明、打造南水北调优质水源区的必然要求。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区和调水影响分布区,都在汉水流域中上游的湖北境内。建设汉江生态经济带,突出强调生态建设,追求生态文明和经济发展相协调,这可以促使汉水流域地区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打造优质水源区,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之,中国的“天人合一”是一种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大智慧。在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之路上,应该以“天人合一”观念为指导,从思想意识上实现两大转变: 从传统的“向自然宣战”“征服自然”等理念向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转变;从粗放型的以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增长模式,向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生态经济模式转变。同时采取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政策举措,把汉水流域建设成一个天人和谐、永葆青春的生态文明经济带。

[参考文献]

[1]林乐昌.正蒙合校集释·诚明[M].北京:中华书局,2012.

[2]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3]鲁西奇.区域历史地理研究:对象与方法——汉水流域个案考察[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

[4]潘彦文,郭 鹏.郧阳府志[M].武汉:长江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李利林]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态文明
基于TOPSIS法新疆生态文明发展水平测度评价
读《有机马克思主义》
论周秦生态伦理文化及其当代价值
浅议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落实策略
浅议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落实策略
我国生态文明法制建设问题研究
发挥检察职能助推生态文明建设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现状研究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