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隆睿
【摘 要】自新课改以来,素质教育已经贯穿各个学科的教学,国家对教育也越来越重视,逐渐将应试教育的弊端减小,扩大素质教育,以此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高中学科中难度较大的化学学科来讲,如果教师不注重教学的分层,很容易导致学生学习化学能力的两极差异。所以,高中化学分层教学显得尤为重要,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后作业的检测以及试卷讲评方面都是必需的。
【关键词】高中化学 小组课堂 课后辅导 试卷讲评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1.138
自我国全面实行素质教育改革以来,中小学阶段已经着手实行开放课堂等创新形式的课堂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但由于教师、学校等对学生的考核评估都是以考试为准,应试教育的弊端不能从根本上剔除,按成绩给学生划分了三五九等,班级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都是不尽相同的。所以,从创新课堂形式来讲,分层教学可以体现在不同的方面。
一、利用学习小组模式,创建全班参与的课堂模式
高中学生大都是通过中考筛选,然后到高中进行学习的,所以,一般来讲,高中的学生在学习上都是具备较高的学习能力的。高中的初始阶段,学生的差异一般都不大,经过高中三年的学习,使得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方法等都产生了较大差异。所以,不管是高中課堂还是初中课堂的教室里,总有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是处于游离状态,对课堂根本就不参与,一方面是因为学生自身的原因,不想听课;另一方面就是因为学生对教师所讲的内容根本就听不懂。而教师往往忽略了这个问题。因为高中化学内容量较大,教师要完成课堂任务,不能因为小部分人听不懂,而反复讲,耽误课堂时间。所以,长久下去,就会有一部分学生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节奏,跟不上教师的思维。对此为了能够完成课堂任务,又顾及到全班学生,教师可以采取小组讨论模式,让学生进行讨论学习,互帮互助。
具体来讲,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几乎没有机会拿出专门的时间给学生做实验,所以,学生对于化学实验的了解都是通过课本中老师的讲解得来的,而有些领悟能力较差的学生在课堂上很容易脱节。对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成绩来划分出学习小组,这样每一组的学生的学习成绩都是互补的,在课堂上,教师将主导权交给学生,教师控制住课堂教学的主线,学生进行主干外的知识补充,相对于学生的想法而言,教师的想法显得太过单一,让学生都统一的去接受教师的想法,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散性。而且,学习小组使课堂成为开放性的课堂,学生与教师之间轻松互动,这样的课堂就会显得趣味性和开放性十足,不明白的知识,跟不上教师节奏的学生,可以将不懂的知识标记下来,学生之间互相讨论。
现在很多高中学生在课下都是缺乏讨论的,学生大都是自己闷头学习,很少有同学自发形成学习小组,互相讨论,这样的学习方法并不利于培养创新思维,尤其对于高中化学学科,缺乏创新性思维非常不利于化学学习。所以,学习小组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更有利于解决化学成绩两极差异问题。
二、利用课后时间对部分学生进行不同程度的辅导
高中学生一般来讲,其思维都接近成年人了,对于在化学学科有问题的学生而言,教师要注意课后的辅导,在课后作业的布置方面,对课后作业的难度,教师要有把握,对课后题进行等级分类,对班级学生成绩也进行划分。这样,成绩拔尖的学生可以少做基础题,多涉及一些创新拔高题目;对于中等水平,也就是班级的大部分学生,教师的教学方法要适应其大部分学生的能力,这些学生的课后作业就是常规的;而对于成绩较为落后的的学生,在课后作业方面,可以少做一些难度大的题目,多拿时间去巩固基础题目。对于化学学科来讲,很多知识尤其是实验方面的,主要考查基础知识的牢固性以及拓展性,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不能过多地去布置大量创新题目给他们,不要过于限制学生。
另外,在课后,不是每天的所有课余时间学生都会用来学习化学,而且课后时间本身就是自由的,是属于学生自己支配的。由此,教师可以给学生组成学习小组,组长由学生民主选出,让组长抽空给落后的学生辅导,这种做法不强制时间。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单独的作业布置,利用课后时间对学生进行检测督促辅导,这种教学方法在高中教学中其实是很少见的。
为了高考,化学学科不应该成为学生拖后腿的学科,教师一定要采取分层教学的方法,在其他方面当然要一视同仁,但在课后作业以及课堂授课方面,教师的教学方法要适应大部分学生,即学习成绩中等水平的学生,因为这部分学生是班里的主力军。教师的教学方法必须适应大部分学生的接受能力,对于拔尖的学生,教师可额外对其进行辅导,多给他们搜集一些创新性的题目,因为这部分学生在基础知识方面已经能够达到举一反三的能力,所以,对于这部分学生,教师可进行拔高训练。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于成绩落后的学生,教师不仅要在知识上进行辅导,更要经常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缓解他们的压力,据不完全统计,高中学生的心理压力是人生阶段首次压力最大的一个阶段,由于高考的压力,学生本身的心理压力就很大,如果教师再给他们学习压力,那么对他们的学习只会起到反作用。
三、试卷讲评之前了解学生的弱势方面
高中阶段本身是一个考试繁多的阶段,因为教师只能通过考试来帮助学生进行查漏补缺,初中阶段或许还会通过考试来进行排名,但高中阶段的考试主要是查漏补缺,并不是为了名次。这一点,教师要通过日常的教学让学生明白。在试卷讲评之前,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做题情况,大体了解学生出错率较高的题目,做到对每位学生的情况有一定了解。
在课堂上,将以往教师为主导讲评的方式改为让学生进行讲评,当然,让哪位同学讲哪道题目教师在将试卷下发之前就要决定出来,这样,既顾及到了每位同学,也给了每位学生讲评试卷的机会,只是难度的差异而已。这样,能够达到分层的最好效果,使得课堂讲评不仅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的专利,更给后面的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比言语激励更有效果。对于学生出错率高的题目,教师要予以解释补充。以学生为主导的课堂,会提高学生整体的课堂参与性,学习能力不同但是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这种做法是对分层教学的最高诠释,有利于协调整个班级的学习水平,也是对素质教育发展,不放弃任何一位学生的最好的诠释。
总而言之,高中阶段的分层教学对于培养学生更高的学习能力有很大帮助,也为国家培养更多不同领域发展的后进之才做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