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思考

2016-07-05 12:23李杨
中国经贸 2016年1期
关键词:实体融资银行

【摘 要】银行是实体经济的关键组成部分,奠定了实体经济发展的基础,促进了实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在现阶段的实体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针对银行在服务实体经济过程中的现状进行了一些研究思考,对于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具有可行性的对策。

【关键字】银行;实体经济;服务

一、银行服务于实体经济的情况概括

首先,社会融资系统中,间接融资即银行贷款融资比例非常高。社会融资规模就是指在特定的时期内实体经济组织在金融系统内得到的全部资金总额,是增量概念。这里的金融体系是整体的金融概念,涉及机构包括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等金融机构,涉及市场包括信贷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保险市场等中间业务。也就是说,在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银行体系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据不完全统计,虽然受到利率市场化、直接融资的发展进程加快等市场因素的影响,银行贷款总量的比例在社会整体的融资规模中有所下降,但在总体来看,银行贷款融资所占比例还是非常高。

其次,银行的金融产品以及服务呈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在金融体制改革的冲击下,银行改变着自身的盈利模式,不断的拓展各项业务及服务的方向,逐渐的形成了一个独特的优势服务领域。在现阶段的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过程中,除了传统的存款贷款业务之外,还有结算、代理、投资、顾问咨询以及信用承诺等中间业务,这些服务的开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的满足实体经济对于银行服务的多元化需求。

最后,就是银行服务实体经济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第一,由于我国的监管体制,银行间缺乏竞争。在银行改制的过程中,逐渐的形成了一个既定的银行框架,银行业务同质化发展,没有差异化,缺乏特色。第二,银行贷款投向的单一及存贷利率的监管限制与风险不匹配。银行的贷款投向多为重资产型的传统制造业,担保方式多为房地产抵押,银行长期陷入以吸收存款,发放贷款,赚取存贷差的简单、粗旷型传统业务中。在工业4.0的进程中,传统制造业的弊端显现,重工业企业风险频发,再加上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对银行的信贷资产风险管理能力的要求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银行的信贷资产风险凸显,这对所有银行均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第四,利率市场化实行后银行定价空间增大将带来的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上升。利率市场化进程,银行会降低存款利率,同时可按照实体企业的管理能力及风险等级进行贷款业务的定价,也就是说银行差别定价的空间增大,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差异会变大,规模较大的实体经济具有一定的议价能力,可以通过多种渠道降低自身的资金成本,而一些发展规模较小的实体经济存在着较多的融资问题。银行贷款作为实体经济的主要渠道,所以在实体经济融资过程中出现银行贷款供求不平衡现象将直接造成了小微实体经济的融资更加困难。

二、提高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对策

在近年的银行发展过程中,银行对自身的组织结构、银行管理模式以及业务服务进行了一些变革和创新,这些变革对于实体经济的发展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从我国的长期发展角度来说,银行在发展的过程中要把提高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有效性作为基本要求,把推进实体经济的长期发展作为战略目标,提高银行市场化,构建一个分工科学、职权明确、有着丰富的金融服务产品的现代化银行系统。

首先,提高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资金总量,拓展融资资金来源。第一要稳定股票以及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状况,拓宽实体企业融资的途径,加强银行竞争意识,迫使银行减少对传统业务的依赖,推进实体企业在资本市场的竞争,在根本上增加实体经济的融资的渠道,降低融资的成本,同时也要提高实体经济的资金配置效率。根据现阶段的市场经济发展趋势,不断的拓宽实体企业的资金流入渠道,充分的运用国家的宏观货币政策,提高民间资本的运用能力,形成一个多股权结构并存、资金规模大小不同的资金供给系统,提高整个金融体系的资金供给量,降低资金体外循环的风险,规避实体经济进行民间借贷的问题,有效的降低了实体经济的资金成本。

其次,构建银行市场体系,规范市场经营。第一,执行市场退出制度。在目前发展过程中,实体经济供给主体的增加给银行业带来了强大的竞争,导致银行机构要通过对传统业务的改革,进行金融服务及金融产品的创新来提高银行的核心竞争能力,但是在银行创新的过程中,存在着盲目的追求高效率、高收益而造成的风险意识淡薄现象,这给银行的发展带来了更大的金融风险和危机。因此,为了有效的降低社会成本,构建一个科学的银行市场体系,就要对于存在重大问题的银行机构实施退出市场的政策,通过权威的金融监管系统制定完善的、科学的、合理的风险处置以及市场退出制度,退出制度的前提是首先要制定完善的存款保险制度,同时要提高人民群众的金融风险意识。第二,要根据银行的自身性质有选择性地为实体经济服务。例如:政策性银行更加注重国家的相关战略措施的重点项目,国有股份制银行注重大中型客户的综合服务,地区性城商行、农商行重点服务当地的中小企业,银行与实体经济都要分析具体的情况进行双向选择;第三,银行要提高对实体经济的服务质量,加强特色服务。银行的服务,不仅限于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对于实体企业的服务是全方位的金融服务,能够想企业主之所想,忧企业主之所忧。合理利用银行融资杠杆将企业的资金使用最大化,按照企业一年资金的流动情况,在实体企业资金盈余时为企业选择合适的资金投向,使资金保值增值;在资金短缺时,通过银行融资解决。可以为实体企业配套如工资代发、商务卡、企业年金、财务管理等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以资金存放机构为载体,以专业的服务提高全社会的资金效率;第四,大力倡导银行机构上市融资,规范银行业的经营,降低银行领域的行业风险。在我国现阶段的银行改革过程中,一些银行的资产、业务规模都较为成熟,综合能力以及核心竞争能力也在较为突出,所以在银行领域要想提高行业的整体质量,就要通过各种手段措施促进银行上市融资。

最后,不断完善银行对实体经济的服务的各项能力。通过以上的措施虽然可以有效的提高银行对于实体经济的资源配置的效率,但是要综合考量存在的各类风险以及逆向选择等客观因素来完善银行自身的服务。因此,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银行要主动承担自身的社会责任,担负起振兴民族工业的责任。要根据银行自身的战略发展目标进行规划,提高对国家相关政策的重视,提高对国家支持的科技创新、低碳环保等项目的服务,促进实体经济的转型;第二,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手段。在进行贷款合同设计、实体企业的调查、动态管理等过程中要充分的运用科学的管理手段,提高银行的服务质量。第三,银行要充分的发挥互联网金融的作用,全面的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在银行的改革过程中,要通过专业技术型人才以及信息网络技术不断的完善银行系统的管理机构,提高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流程的智能化、网络化。在银行的发展过程中要摒弃传统审批模式的弊端,充分的运用互联网技术拓宽贷款审批的渠道,提高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通过网络技术进行网站、微博、微信等官方通信的设置,推广银行客户端的使用,提高便捷的服务。另外,银行业也可以通过对实体经济的综合评估,不断的完善实体企业金融系统,提供科学的风险规避建议,加强自身的服务,开展多元化、个性化、综合性的金融服务等。第四,银行要加强对我国的民族工业、具有创新意义的成长型企业的扶持帮助。成长型企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银行的支持与帮助的。

三、结束语

实体经济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支撑力量,是社会经济财富的根本保证。实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以有效的促进我国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质量。所以银行要根据我国的发展战略目标,充分的发挥自身的优势,加强银行领域的社会责任感,构建一个系统的、創新的服务实体经济的载体,充分满足实体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的金融需求,全面推进我国实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丽丽.金融功能观下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导作用分析[J].海南金融,2013.(1):8.9.12.

[2]邱彦.谈商业银行如何服务实体经济[J].现代经济信息,2011(23):192.

[3]郭彩虹.关于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思考.[J].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管理论坛.2014(2):45.46.47.

[4]Arc and, J.E. Bereaves U. Pizzazz. Too Much Finance?[R].IMF Working, Paper, WP/12/161, June 2012

作者简介:

李杨(1985—),女,江苏省南通市人,汉族,科员,在读研究生,南京大学商学院经济学院,主要研究方向:未定。

猜你喜欢
实体融资银行
融资
融资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7月重要融资事件
10Gb/s transmit equalizer using duobinary signaling over FR4 backplane①
实体的可感部分与实体——兼论亚里士多德分析实体的两种模式
两会进行时:紧扣实体经济“钉钉子”
振兴实体经济地方如何“钉钉子”
保康接地气的“土银行”
“存梦银行”破产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