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文献综述

2016-07-05 18:38刘媛媛
中国经贸 2016年1期
关键词:竞争力制造业出口

刘媛媛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快速发展,经济总量已经跃居全球第二位,贸易总量位居全球第一。在各行各业当中制造业属于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经济发展动力的源泉。一个国家的制造业水平代表着国家的工业水平,同时也能验证国家的发展程度。总的来看,制造业发展水平是衡量综合国力的关键性因素。开展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研究有助于提升我国制造业整体竞争实力,提升产业发展活力,激发企业潜能,进而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科学发展。

【关键词】制造业;出口竞争力

一、引言

经济全球化使国际分工步入拆分价值链的产品内分工阶段,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强的国家处于高利润环节,竞争力弱的国家则处于原材料加工、生产组装等低利润环节。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出口国,制造业规模逐年递增。虽然近年受全球经济拖累,我国制造业出现滑坡,但不可否认制造业仍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龙头产业,解决了我国就业和产业转移承接等重大问题。在新型国际产业分工格局下如何提升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成为值得关注的问题,开展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研究成为一种必然,对现有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汇总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实际价值。

二、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研究文献

(一)理论研究

1.文献梳理

(1)关于出口竞争力的研究

出口竞争力是指在现有的宏观环境和产业发展水平上,在国外市场上以较低的产业(服务)成本和与众不同的产品(服务)特性来取得最佳市场份额和利润的能力。出口竞争力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就是一国商品或劳务如何发挥优势在国外市场立足并占领国外市场。21世纪,国际生产模式正向垂直专业化和产品内分工发展,产业竞争力的研究也逐渐深化。现有研究基本在迈克尔·波特的钻石理论及模型基础上拓展调整,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研究明确了一个国家某产业要在国际市场具有竞争优势,必须考虑4个基本因素:生产要素、需求条件、支持性产业以及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两个辅助因素是机遇和政府。

金碚(2003)认为行业竞争力是在具备竞争性市场条件下,行业内各个企业培育自身资源和市场能力,实现本国相关行业价值的最大化、持续化。不同学者在产品价格、质量、品牌等方面对竞争力进行了细化、科学分析孙泗泉,叶琪(2015)对我国装备制造业竞争力进行了SWOT分析,对产品出口优势劣势进行了对比,分析了我国制造业控制成本、树立品牌的重要性。蒋家东(2005)认为产品差异化是企业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关键:一是自有产品体系的差异化,企业须避免内部产品自相竞争,建立不同等级和价格标准的产品体系,使产品更具市场拓展性;二是要形成必要的产品市场化差异,减少市场同质产品的竞争,使产品更具市场认可度。

王达,刘晓鑫(2015)指出掌握市场核心控制力的价值,一国某行业如果占据了市场核心位置,那么该行业必将引领全球市场发展,具有一个领域市场规则的部分决定权。掌握核心能力不代表垄断,而是代表其市场的拓展创新能力突出。

而国外学者则更多是通过计量模型对出口竞争力作以实证分析。比如,Marion和Kim建立了美国食品制造业竞争力模型,主要考察了资本密集度、相关产业、产业集中度、规模经济、技术进步等因素对美国食品制造业竞争力的影响。Lourdes通过计量模型验证了不同因素对西班牙制造业竞争力的作用。

(2)关于指标分析方法的研究

2.建模方法与框架

国内外关于影响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研究起步较早,国外衡量竞争力的两个著名模型——Kim-Marion模型和Moreno模型,制造业竞争力主要由要素投入(资本和人力资源的投入)、研发强度(技术进步)、产业集中度等因素决定。Kim—Marion模型还将贸易壁垒等因素的影响考虑在内,Moreno模型还将汇率因素作为解释变量。国内的研究成果中主要采用了因子分析法、价值链分析法、引力模型法等研究方法。本次研究将对使用引力模型的文献展开具体的分析。根据万继蓉所构建的引力模型,可以得知,出口价格是由生产成本、贸易成本、生产效率和实际汇率这几个主要因素所决定的。

(1)制造成本与出口竞争力

罗文(2015)在研究当中使用了劳动成本、消费者物价指數及出口商品价值指标,去充分析生产成本,研究建立在一个衡定的汇率期间,使制造业出口产品研究能够依托于生产企业平均利润率指标展开,进而衡量企业出口竞争力。

(2)贸易成本与出口竞争力

万继蓉(2015)将企业投入成本、企业环境地理特性和出口程序复杂度作为贸易成本的代理变量,研究贸易成本下降是否并如何增进出口,结果表明企业将通过扩展边际增加出口,提升其市场竞争力。

(3)生产效率与出口竞争力

王达,刘晓鑫(2015)应用平行数据模型,对我国部分省市出口情况进行分析,其研究结论为生产效率对我国产品出口竞争力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4)实际汇率与出口竞争力

巫云仙(2015)构建引力模型,使用自1985年起20年间中国和主要贸易伙伴关系国进口数据,分析表明我国纺织业出口竞争力主要影响因素是国内人均生产总值、本币汇率、贸易规则变化等。茅锐,张斌 (2013) 运用引力模型对中国十九个制造业行业对外出口情况进行回归分析,检验结果证实生产成本和贸易成本所起到的合力影响着出口竞争力。同时也验证了生产效率、生产成本、贸易成本和实际汇率四大因素对出口竞争力的影响作用。

(二)实证研究

1.文献梳理

2.實证研究

(1)数据来源及选取

从现有研究文献看,对制造业部门主要有以下几种分类方法:一是按照国际贸易标准(SITC)进行分类,二是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我国制造业分类方法,从30个制造业行业中进行选取;三是按照WTO的分类方法进行选取。

(2)定量研究方法

陈立敏(2010)对我国近年制造业出口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低端制造业面临较大出口压力。鲁晓东(2014)则在金融危机后,全球制造业萎靡背景下,着重对我国制造业出口情况进行分析,其指出2009年至2013年,中国制造业企业面临逐年递增的生产成本,同时人民币升值也使得企业产品国际竞争力下降。

三、理论与现实思考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1.理论与现实思考

目前,国内外在制造业出口竞争力方面的研究已较为完善,参与市场竞争立足于成本控制、品牌价值、市场环境等基础因素。总体来看现有研究时间跨度和细化程度都较为理想,理论体系较为完整,但随着国际形势变化,竞争力理论同样需要持续创新,进一步融合金融、制度等理论,有助于提升研究的实效性,拓展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2.未来研究方向

对文献梳理分析可见,未来在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研究上,在科学化研究和定量分析方面的研究将具有更为广阔的空间。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导致全球面临市场萎缩、出口遇阻的问题,中国制造业中低端制造业占比较高,这类制造业企业缺乏市场核心竞争力,对于市场掌控能力不足,而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行业细化,比如纺织业、装备制造业等这些主要行业,使理论分析的价值得到具体实践,提高出口竞争力研究的针对性。同时后期研究要进一步注重于理论创新与实证研究相结合,采用动态信息数据,不断提升研究的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姜威.论我国制造业竞争优势的构建:基于生产率范式的视角[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5).

[2]孙泗泉,叶琪.我国先进制造业的创新演绎与突破[J].当代经济,2015(13).

[3]鲁晓东.技术升级与中国出口竞争力变迁:从微观向宏观的弥合[J].世界经济,2014(08).

[4]罗文.从战略上推动我国先进制造业发展[J].求是,2014(10).

[5]吴先华,盛巧燕,陈易天.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2014《中国工业经济》青年作者学术研讨会观点综述[J].中国工业经济,2014(11).

[6]王达,刘晓鑫.美国“再工业化”战略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J]. 东北亚论坛,2013(06).

[7]巫云仙.“德国制造”模式:特点、成因和发展趋势[J].政治经济学评论.2013(03).

猜你喜欢
竞争力制造业出口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一只鹰,卡在春天的出口
日本竞争力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
米弯弯的梦里有什么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