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明华
我国产能过剩的深层原因剖析
■ 孙明华
我国的产能过剩不同于市场经济国家的周期性产能过剩。市场经济国家的周期性产能过剩,主要是经济景气周期带来的,经济不景气时产能过剩,而经济景气时,产能过剩问题不复存在。但我国的产能过剩主要不是周期性因素带来的,是由结构性问题引起的,具体而言是由政府配置资源的力量过于强大带来的。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因其固有的软预算约束和考核机制,投资冲动过大,导致长期性产能过剩。这也是我们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中国尚未正式披露产能利用率数据,根据发改委、工信部和国家统计局等部门报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利用率数据。
从国际经验值来看,产能利用率处于80%左右比较合理。国家发改委衡量产能利用率合理的标准是80%~85%,按照这个标准,1998年以来,我国共有28个季度处于产能过剩状况,占1998年以来全部季度数(67个季度)的56.7%。
其中,东南亚金融危机后的五年,中国经济总体处于内需不足的通缩状态,工业产能利用率均低于75%(产能严重过剩)。
2002年下半年,伴随着世界经济复苏,我国经济迈入了一轮10年左右的经济景气周期,强劲的内外需求拉动工业产能利用率逐季回升。即使2005年部分行业出现了产能过剩,但被后来的强劲需求消化。2002年2季度到2008年3季度,工业产能利用率从76.3%上升到83.7%,累计上升7.4个百分点。
美国金融危机后,外需急剧萎缩对产能消化形成较大制约,2008年四季度到2009年三季度,工业产能利用率回落到80%以下。
但随着危机后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实施,强劲的投资需求迅速消化了过剩产能,2009年四季度至2011四季度期间,产能利用率被拉回到80%以上的正常区间。2009年经济刺激增长形成了巨大产能,加上总体疲弱的外需,2012年以来,产能过剩问题又开始突显,除2012年四季度和2013年四季度产能利用率在80%以上,其他季度均回落到过剩区间。
总体来看,1998年以来的十几年,中国经济半数以上时间处于产能过剩,若剔除经济刺激政策影响,可能有更多时间处于产能过剩状况。可见,短期经济刺激政策有助于消化即期产出,但大量新增产能也会给未来产能过剩埋下隐患,这也是中国经济新常态三期叠加特征之一——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一个典型。
目前,产能过剩较严重的几个行业是:电解铝、电石、焦炭、水泥、平板玻璃、钢铁、风电设备、光伏和造船。这些行业的产能利用率低于75%。2013年,水泥、粗钢、平板玻璃、电解铝和造船业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75.7%、74.9%、73.5%、73.5%和65.7%。
产能过剩的根本原因是投资冲动,而投资冲动在统计数据上具体表现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资本形成总额。下面具体分析近年来这两个数据的变化趋势及相互关系。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资本形成总额是非常相近的概念,在正常情况下两者之间差额很小。两者之间区别主要是四个方面:第一,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不包括规模以下投资,而资本形成总额包括规模以下投资,这个规模标准有一个变化过程,从早期的5万元到后来的50万元和最近的500万元。这个差额应该导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小于资本形成总额,而不是现实中的相反。第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不包括无形资产投资,而资本形成总额却包括无形资产投资。近几年随着科技投入的增加,无形资产投资有所增加。这个差异同样也是导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小于资本形成总额,而不应该是相反结果。第三,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包括购买以前年度生产的产品,而资本形成总额却不包括这一部分,因为这一部分在以前年度已经计入当年的GDP。这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大于资本形成总额的因素之一,但这个比重很小,一般不会超过1%。第四,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包括土地交易金额,而资本形成总额却剔除了土地交易部分,因为土地不是生产出来的产品,土地交易不能形成GDP。过去这一部分所占比重也是很小,但现在这一比重逐年提高,成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大于资本形成总额的主要因素。用公式表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规模以下投资额+无形资产投资额-购买以前年度产品额-土地交易金额=资本形成总额。
2000年以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与资本形成总额对比 单位:亿元人民币
尽管近几年土地出让金数额惊人,但仍不能解释两者之间的差异。近几年的土地出让金数据如下:2011年3.1万亿,2012年2.7万亿,2013年3.9万亿,2014年4.0万亿,2015年3.4万亿。而2011年至2014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资本形成总额的差额分别是8.3万亿、12.2万亿、16.6万亿和20.8万亿。2015年两者的差额也会超过20万亿。很显然,土地交易金额只能解释两者差异的小部分,大部分差额仍然得不到解释。现在只有两种解释:一是虚假投资,二是未经许可的非法投资。许多学者指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含有水分,虚假投资不少,但仍没有具体的估算。我认为,虚假投资固然存在,但仍不能解释两者之间的巨大差额,可以推论,存在大量未经许可的投资。而恰恰是未经许可的投资导致了严重的产能过剩。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过于强烈,中央政府的投资许可制度已经无济于事,市场机制和计划机制同时失灵。这就是我国产能过剩如此严重的根本原因。
地方政府公司化曾经是我国经济长期快速发展的秘诀,但这种体制的弊端已经日益显现。在我国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后,地方政府之间竞争的经济机制开始失灵,优势逐渐丧失,弊端日益显现。产能过剩只是这一弊端的表现之一。只要我们按照中央确定的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改革目标迈进,这些体制障碍最终能够顺利化解。
(作者单位:天津社会科学院现代企业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责任编辑:孙铁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