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燕飞
摘 要:本文主要针对医院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实现途径展开了探讨,论述了信息化是图书管理的发展方向,并给出了一系列相应有效的办法和实现途径,以期能为有关方面的需要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医院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实现
随着我国医院整体水平的不断提升和医院图书馆建设、管理力度的不断增加,在医院图书馆管理过程中信息化措施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因此,为了进一步发展医院图书馆的管理工作,我们就需要做好相应的信息化建设。基于此,本文就医院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实现途径进行了探讨,相信对有关方面的需要能有一定的帮助。
一、信息化是图书管理的发展方向
1.数字化。信息资源数字化是图书信息化管理的基础,图书馆的信息(包括文字、图片、声音、动态图像等)是以数字代码方式存储在光盘及其他介质的存储库中,通过计算机输出设备和网络传送出去最终显示在用户的计算机终端上。这是网络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的最大区别。
2.网络化。信息资源网络化是由数字化技术、信息存贮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与多媒体、超文本、超媒体技术所支撑的信息资源的一种崭新运动形式。借助网络平台,既可实现馆与馆之间信息资源的互补和共享,也可提高网上读者对图书信息资源的可获性和可知性,推动了传统文献资源网络的根本性转变。
3.共享性。资源的共享性建立在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基础之上,有了以上两方面的支持,可以把分散在世界范围内各种载体的信息资源互相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无限的信息空间,使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成为可能。医务工作者通过网络,足不出户便可共享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文献信息资源,使学术交流和科研变得更加快捷。
4.自动化。使用者通过计算机终端可进行查询、阅览、检索,网络平台提供的检索功能是动态的、多途径的、可组配的,使其在真正意义上实现管理的自动化。只要按动键钮、调出菜单,即可迅速找到需要的内容,并可根据需要在计算机屏幕上加以显示或将其打印出来,还可以有目的地进行排序、重组,从而产生新的情报产品。
5.亲切感。由于电子图书采用统一的数字化编码来表示文字与其他信息,这就使得不同种类信息的集成化处理与传递成为可能,即采用多媒体、超媒体技术,使电子图书不仅有详细生动的文字描述,还有高质量的动画情景和逼真的声音效果,使使用者获得更全面、更生动的资料,给人以丰富多彩的亲切感受。
二、图书管理信息化是解决现实问题、创新服务模式的有效办法
1.医院图书馆问题和现状。从笔者所在医院及当地其他基层医院图书馆的当前情况看,其管理机制、服务模式基本上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封闭式图书馆,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信息化资源的不断丰富,原有的人工管理工作模式或简单的计算机管理工作模式已不能适应现行医院图书情报工作的需要。
(1)图书管理信息化意识不强。图书馆作为信息资源的储存地,用户借阅资料繁多,要想从数量庞大、数据复杂的资源中顺利查阅到自己需要的资料,传统的图书管理方式已无法满足。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但因受传统思维的影响和信息技术的制约,大多医院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停留在较浅的层次。
(2)图书管理人员信息化专业技能不高。医院作为医疗卫生服务性窗口单位,职工以医、药、护、技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为主,缺乏兼具图书管理知识和信息化知识的专业人才。不少医院甚至将图书管理人员定位为边缘科室里的闲散人员,忽视对图书馆工作人员信息化意识的提高和信息化专业技能的培养等。而图书管理人员自身缺乏工作主动性、创造性,对图书馆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准备不足。
2.创新管理理念和服务模式。医院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应实现从被动向主动、从单纯数据服务向讲求效益、从对图书资料的借阅管理向开展网络管理的服务模式的转变工作。在管理和服务理念上,变被动、封闭、静态型向主动、开放、动态型服务转变,把服务的重点放在咨询、教育和信息服务上,从转移到主动提供信息服务中来,使“知识宝库”转变成“智能资源”,使医学知识与技能能够在医院及医务人员的工作实践中发挥最大的作用。在服务方式上,由坐等读者上门、书刊借借还还的被动服务,转变为热情主动的多样化、个性化、高层次的服务。在服务内容上,由传统的图书编目、检索、借阅等工作,转向更加注重信息研究、筛选、咨询、导航等新型服务内容,在信息化环境下将社会生产出来的信息进行整合、传播、开发,提供给读者使用。
三、医院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实现途径
1. 经费是基础。医院图书馆要发展,首先要寻求医院领导的重视和支持,说服他们用长远的眼光看待图书馆发展建设,使他们明白医院图书管理工作同样需要强有力的信息支持,从而获得医院的资金投入。通过有计划的投入资金,加快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引进和培养高素质的信息化专业人才。
2.人才是关键。信息化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相比,管理方式、技术应用、信息载体与传播、服务模式与内容等均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些变化使得不少图书管理人员难以胜任工作。而在信息化环境下为读者提供主动、开放、动态的信息服务,要求图书管理人员既要掌握传统图书馆工作理论和技术,更要提高信息化意识和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医院要高度重视信息化人才这种软资源的引进和培训,为其制订规范化、专业化的在职培训计划,加强其继续教育,调动其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使他们通过各种途径更新知识,提高综合素质,跟上时代步伐。
3.特色是优势。医院图书馆与其他图书馆的不同之处在于其专业特殊性。馆藏质量是衡量图书馆服务水平的重要标志,医院图书馆应以需求为导向、以馆藏为特色,有目的地收集与本院重点专业学科和优势技术相关的文献信息资料,形成有专业特色的资源馆藏体系。在收集信息和积累文献的基础上,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建立起同原生文献相配套的各类文献信息数据库,并要遵循广泛与专指相结合,综合服务与定题、定向服务相结合的原则,紧密围绕医教研工作的特色,从学科发展的实际出发,补充完善专题数据库,建立虚拟馆藏,强化图书馆的资料目录索引、全文索引、文献科研成果数据库以及专业领域科研水平的最新研究发展数据库等。同时,通过网络与其他图书馆特别是医教研机构图书馆逐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使医院图书馆更好地为临床医疗、科研、教学服务,不断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4.安全是保障。随着图书馆数字化、网络化的深入发展,信息安全保障已成为一个必须高度重视和严肃对待的新课题。安全性包括防泄密和防数据丢失两个方面,一般包括5个基本要素: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可审查性。为保证信息与网络安全,医院必须建立信息化图书馆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内容涉及法规制度、组织管理、安全基础设施、信息安全技术、安全人才培养等。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能更好的促进医院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发展,医院图书馆管理人员需要重视信息化建设的工作,对信息化的特点要有清晰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与研究促进信息化管理措施的合理提出与应用,从而为医院图书馆管理水平的不断进步作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赵剑、田国政.浅议医院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与发展[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15).
[2]邝立.医院网站、图书馆与医院信息化建设[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