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硕 齐超 刘晓胜 赵猛 丁慧敏 刘晓芳
【摘要】 研究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是研究生教育培养的重要课题,也是研究生教育培养的难点问题。工科研究生作为全国研究生的重要分支,有其自身的显著特点。研究生通过助教工作既可以提高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又可以通过助教工作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虽然研究生助教工作进行较为完备,但是研究生个体和群体的差异性使得研究生助教工作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发展,不断创新。本文认为应结合工科研究生的特点,分析工科研究生助教工作模式,探索新时期工科研究生助教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关键词】 研究生 工科研究生 助教 工作模式
一、引言
研究生助教是高校教学的辅助力量,是研究生教学的重要辅助系统,是研究生实现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重要平台和重要载体。研究生助教工作模式的分析和探索是研究生教育培养的重要课题,也是高等学校研究生教育培养的难点问题。1988年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发了《高等学校聘用研究生担任助教工作的试行办法》,主要意图是为了适应师资队伍的建设需要,加强研究生的实际工作能力。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进行,研究生助教已经成为本科生实验教学的重要环节,缓解了高校的师资压力和繁重的教学压力,丰富了实验教学手段,促进了本科生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对于研究生来说,助教工作不仅是研究生培养阶段的实践环节,也是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对自身的工作能力及沟通能力的提高。
近年来,研究生助教管理工作日臻完善,已经具备完整的工作体系。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高等学校的不断增多和壮大,教学模式的不断改革和创新,研究生个体和群体的差异性等等,使得研究生助教工作必须紧跟时代的节奏,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目前,在岗位设置及工作模式方面,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生还没有明显的工作模式区分,岗位设置主要围绕本科生的实验及基础教学,聘任方法及工作模式比较单一。因此,助教工作在配合教学工作的基础上,也应适应高校教育改革的发展,使其更加多元化和规范化。
二、研究生助教工作的内容及现状分析
2.1助教岗位聘任原则
研究生助教主要协助本科生主讲教师完成教学中的课堂实验指导或承担理论课授课以外的部分工作,可分为:实验课助教和理论课助教,目前以实验课助教为主。助教岗位根据课程的类型、选课的人数、课程学分来设置,课程主要为:本科生公共基础课、公共实验课、专业基础课,以及研究生的实践课。聘任岗位先由相关部门根据课程类型、教学内容及选课人数进行审批,岗位名额确定后,向研究生公示岗位信息。学生一般根据自己的专业方向、个人时间、对课程内容熟悉程度、主讲教师是否熟悉等因素确定申请的岗位类型,主讲教师在聘任前先对申请者进行简单的面试考核,并向申请者说明岗位职责,聘任学生和主讲教师进行双选后确定受聘者,受聘学生根据学校要求提交聘任申请表等材料。研究生受聘后,根据学校要求,主讲教师应对受聘学生进行岗前培训,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岗前培训是研究生能否胜任助教工作的关键,通过岗前培训,受聘学生能清晰的了解课程安排、课程内容、工作内容及管理要求等。
2.2助教工作的内容
研究生助教根据主讲教师的要求协助完成教学工作,工作可分为课内协助和课外协助两部分,无论是实验课助教还是理论课助教,一般都会涉及到两方面的工作内容。课内协助是指课堂上协助任课教师完成教学工作,主要包括:随堂听课,维护课堂教学秩序、课堂考勤记录,协助答疑及实验指导等工作。课外协助是指协助完成课堂外的其他事务性工作,主要包括:课前准备工作、批改作业、课外答疑、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等工作。从工作内容上来说,研究生助教是任课教师的助手,为教学工作做了大量的辅助工作。一个良好的助教,不仅可以完成任课教师分配的简单事务,还可以协助任课教师做好资料搜集工作,丰富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甚至向任课教师提出一些授课建议。并且,任课教师可根据助教反馈了解课堂教学效果,改进教学方法。也就是说,良好的研究生助教在协助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2.3助教工作的认识
在助教工作中,研究生助教和任课教师对工作的本身有着不同的认识。任课教师对能否聘任优秀的研究生助教比较重视,除了希望助教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科研能力,同时也希望学生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协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能自觉主动的融入到课程教学中。任课教师认为,一个优秀的助教不仅能帮助任课教师缓解教学压力,对课程质量的提高也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在聘任初期却很难判断学生是否能够胜任。在聘任初期,任课教师仅通过简单的面试判断是否聘任申请岗位的学生,主要通过学生的专业方向、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简单判断是否聘用。在实际聘用过程中,如果发现学生不能承担预想的教学工作,也无法将其淘汰,只能降低工作难度,这样使助教的协助作用大大降低。对于受聘的学生,助教工作除了可以获得必修的实践学分,其主要目的是想通过助教工作对专业基础知识进行巩固,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及沟通能力。因此,大部分学生侧重于聘任本专业方向的基础课程,并更愿意聘任熟悉的教师,如自己的导师、研究所的老师,这样更加便于学习和沟通。除此之外,大部分学生非常重视自身工作能力的提高,受聘学生认为,在助教工作中自己不再是学生,而是以教学工作者的身份来完成自己的工作,具有相应的工作职责,工作中需不断丰富自己的基础专业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和总结能力。同时,受聘学生认为这将是未来工作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专业能力。
三、研究生助教工作模式的探索
3.1规范性岗位的合理设置
由于课程的差异性,不同课程的助教工作难度也不一致。例如,本科生基础公共课的教学内容主要为基础理论,硕士研究生就能满足课程助教的要求;而个别的本科生专业实验课、国际共建课、研究生课程,则需要具有较高科研背景和综合实验能力的博士研究生。但是,对于助教岗位的具体要求和人员需求,一般不会体现在岗位设置的公示中,也就是说,学生通过公示的岗位设置表无法了解到岗位的实际人才需求、工作内容,无法判断是否胜任该项工作,更多是通过对课程或任课教师的熟悉程度申请岗位。与此同时,任课教师也无法通过岗位公示体现相应的工作需求,在岗位设置公示后,还要花较多经历去筛选学生。因此,在助教岗位设置前,应先由任课教师提出岗位需求,需求可包括研究生的年级、专业、应具备的理论基础、工作时间等,并由任课教师明确岗位具体工作内容。任课教师提出需求后向学院或学校进行申报,审批后由学校统一公布助教岗位设置表、岗位要求、任课教师的联系方式。学生根据岗位设置的具体情况,判断自己是否符合岗位聘任标准,并在规定时间和任课教师取得联系,任课教师根据面试情况确定最终聘任人员,并将最终聘任人员及预计工作量反馈到学院,学院审核通过后将最终结果报到学校。
3.2灵活多样的助教工作模式的建立
目前,研究生助教的工作内容仅面向实验课教学和理论课教学。而国际交流活动、高校间的暑期交流活动、开放式的实践交流平台等开放式的互动实践交流模式,也可以设置助教岗位,这种研究生助教形式可以称为实践助教。目前,高校实行“三学期制”,鼓励学生在小学期内积极参与国内外的实践交流活动,以此来加强学生的科研能力、交流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很多高校在小学期中组织夏令营、科研交流、国际学生交流、开放重点实验室等活动,促进国内、国外的学生来本校交流学习。由于实践交流活动具有时间集中,工作量大,准备性事务较多等特点,且交流活动要提前进行准备,时间上与教师授课、学生毕业的时间相冲突因此,实践助教可作为一种灵活的方式协助实验室、学院做好相关工作,以此减轻教师压力,使交流活动的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3.3发挥博士研究生的助教作用
博士研究生担任助教的积极性不高,主要是由于博士生更加关注导师的课题和学术研究,由于在聘任初期的岗位设置不规范,缺乏针对性和岗位说明,博士生往往不愿意承担较为简单的教学辅助工作。相对于硕士生来说,博士生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较强的实验设计能力,并具备理论创新性及专业前沿知识,更加适合设计性较强、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的教学辅助工作,实际上,博士生在教学辅助和实践交流中具有重要意义,博士生助教有利于精品课程、国际共建课程、研究性课程的开展,并且有利于开放式的实验教学及学术交流的开展。因此,应明确博士生在助教中的作用,明确岗位设置标准,鼓励博士生在学术交流、开放式实验教学、研究性课程中聘任助教,并鼓励连续聘用博士研究生,良好的运用博士生助教,不仅可以缓解师资压力,提高教学质量,还可以促进教学方法的创新。
四、结论
研究生助教聘任工作决定了助教工作的好坏,因此,应加强岗位设置的针对性,明确区分博士生和硕士生在助教工作的作用,发挥博士生助教在教学中的促进作用。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研究生工作模式不应局限于协助授课,还应有新的拓展,可发挥研究生助教“教与学”的互动性,让研究生助教参与到开放式的实践交流活动、互动式的实践教学中,提高实践教学、学术交流质量。
参 考 文 献
[1] 张利, 耿晔, 邵琳. 研究生助教、助研、助管工作的 探索研究[J]. 中国电力教育. 2009, (7): 191—193.
[2] 房丹, 扈旻. 助教博士生在实验教学改革中的作用[J]. 实验基础与管理. 2006, (9): 127—129.
[3] 陈新忠, 李芳芳. 普林斯顿大学研究生培养模式探析[J].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5, 25(2): 85-90.
[4] 梁传杰, 毕珊珊. 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之反思[J].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5, 25(2): 11- 15, 62.
[5] 吴慧玲, 冷嘉璐. 全面收费政策下研究生资助体系研究[J].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5, 34(3): 145-147, 144.
[6] 杨金华. 新型知识生产模式下研究生导师指导模式探究[J]. 黑龙江教育. 2015, 1134(4):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