蔺文婧
【摘 要】奥尔夫音乐教学本身就是从最自然的音乐本源出发,让学生在富有生活气息的音乐气氛中创造和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空间,从而根据对音乐节奏的理解创编合理的舞蹈动作。需要指出的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注重音乐的本源,所以在舞蹈课的教学中应多让学生通过贴近生活气息的音乐寻找舞蹈动作的原始内涵。
【关键词】中职;幼师;舞蹈教学;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在西安为期一周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培训使得我对这种教学法由起先的懵懂变成到后来的热衷,这一切的改变都源自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本身的魅力和在课堂教学中所产生的强大震撼力。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学习各种音乐技巧并发挥最佳状态,教师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必然成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诱导者和参与者。愉悦身心、学习艺术,二者相得益彰。这正是奥尔夫教学法的重要特点之一,也是我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深刻理解。后来在一次舞蹈公开课中我充分运用奥尔夫教学法,使得学生在课堂中更加的活泼。反思自己在舞蹈教学中的现状,仍长期使用着以舞蹈理论知识为主体的陈旧模式,忽视学生对音乐的情感激发和体验,忽视学生在舞蹈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个性和创造性。认真研究奥尔夫的音乐教育思想和体系,我们会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
如何在中职舞蹈课中使学生获得专业的训练,使其在舞蹈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从事舞蹈教学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奥尔夫教学法在加强舞蹈训练、舞蹈创编能力的培养以及幼师学生对舞蹈在幼儿教学中的理解起到了非常大的影响了。幼师专业舞蹈教学则是把学生引入艺术殿堂,进行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它是幼师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对于将来从事幼儿教育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幼儿园的舞蹈教学多数要适合幼儿年龄的要求,但是在传统的舞蹈教学中,人们常常把舞蹈当作培养动作技能的艺术课程,忽视幼儿的对舞蹈的最简单的理解。由于观念上的偏差,导致了人们只注重舞蹈技能的教学,从而导致了以形体训练为主,追求外在动作精致化和艺术化的偏差教学误区。
奥尔夫音乐教学的特点来看,它提倡一种“和语言、音乐、动作融合为一体”的“原本音乐”,即通过即兴游戏的方式,自然地表露自己的感受和情感,并把语言、音乐、动作有机的结合,借以提高学生的整体艺术素质。在教学过程中奥尔夫一直强调:以自然的本性为出发点;诉诸感性;发挥即兴性、创造性和幻想性;必须自己亲自唱、奏、演;自己设计音乐;以节奏为基础;重视体感。作为一名职校幼师舞蹈教师,结合自己多年的舞蹈教学经验,在课堂教学中贯串奥尔夫教学方法,整合属于自己的舞蹈教学模式,以适应职校舞蹈教学新课标下的新要求。
一、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设计合理的舞蹈动作
1.在教学中,注重音乐与舞蹈相结合
舞蹈和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音乐对于舞蹈动作的美感和节律感的培养有着异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平时训练中我坚持做到有舞必有音乐,而且十分注意选材,从音乐到内容均做到符合中职幼师学生的心理特点。同时通过学习使学生对音乐的欣赏水平得到提高,丰富学生的知识和艺术涵养。
2.奥尔夫音乐教学本身就是从最自然的音乐本源出发,让学生在富有生活气息的音乐气氛中创造和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空间,从而根据对音乐节奏的理解創编合理的舞蹈动作
需要指出的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注重音乐的本源,所以在舞蹈课的教学中应多让学生通过贴近生活气息的音乐寻找舞蹈动作的原始内涵。比如在我的一次公开课中我让学生通过欢快的音乐节奏让学生模仿企鹅、鸭子、熊的简单动作。在课堂中学生们做的非常到位,因为同学们用简单的动作表达了对音乐的理解。
二、肢体律动在奥尔夫音乐舞蹈教学中的作用
在奥尔夫的音乐课堂中,它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如说儿歌、拍手、做游戏、讲故事、唱歌等,培养学生的乐感,尤其是节奏感和听力,使儿童能够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热爱音乐。通过多次的培训及实际课堂教学经验,在奥尔夫的课堂教学中运用最广泛的就是肢体律动。通过肢体律动让学生懂得节奏、韵律,了解音乐语言。中职幼师的舞蹈教学与其他专业的舞蹈教学所不同的是,幼师专业的学生以后要面对的是幼儿园的孩子们。这就要求舞蹈老师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常给幼师班的学生贯串幼儿教学的理念。
1.利用肢体律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在音乐活动中有大量机会让学生即兴创作,创新求异。所以在奥尔夫音乐课堂中加以进一步的引导利用,教师放手大胆让学生去动、去玩、去实践、去感悟音乐,既培养学生的肢体协调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也培养了学生创新的个性和能力。而在培养学生创新的同时,则可以积极运用肢体律动来表现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很多时候我都会在课堂上留几分钟和学生一起玩游戏,我会选择学过的适当的音乐,让学生根据歌曲和我的要求做动作。当音乐响起时,学生可以在教室内任意创作动作,并随意走动;如果音乐停止,可以请学生维持音乐静止时的动作,也可以用某个指定的动作静止。
2.用肢体律动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增强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是获得知识的开端,是学习的最大动力。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要让学生轻松、愉快、有效地学习,关键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运用肢体律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因此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活动中不时的穿插一些肢体律动,不但可以调节课堂的教学气氛,而且还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能强化他们的音乐节奏感。
在学习过程中我还认识到,奥尔夫音乐的开放性对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也是很有效的一种途径。即兴是培养创造力与反应的能力,即兴创作与创造力是合为一体的,让学生更深入地观察、猜测、任意想象与表现。这次参加培训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周时间,但涵括了奥尔夫音乐的理论学习、教法中音乐与舞蹈、语言和节奏等方面的内容。如果仅仅依靠这一周的学习来实现自己对音乐教学活动的提升是不可能的。这还需要在今后的舞蹈教学实践中进行不断的消化和内化所学,逐渐从培训中提炼出适合职中幼师实际的内容或教学方法,更好地让学生发现参与舞蹈活动的快乐,能在舞蹈活动中富有个性的表现自己、表达自己对舞蹈的独特理解。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奥尔夫音乐不是程序、不是模式,而是一种理念,带着这种理念,做到不盲目运用,有效提炼,使自己的舞蹈教学更加有效、更加有益。另外,通过看奥尔夫音乐活动课例,让我感触很深,在我们的教学中,活动的设计比较注重的是,对学生一对一的传授知识,为的是让学生一定要学会什么。而奥尔夫音乐教学注重的是学的过程,让每个学生都去动脑筋,去思考。把这个学知识的主动权,教给了学生。
舞蹈是一门综合艺术,它与文学、音乐、美术相伴而生。幼师专业舞蹈教学则是把学生引入艺术殿堂,进行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它是幼师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对于将来从事幼儿教育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幼师专业学生毕业后,将成为幼儿园的老师,她们的素质全面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学生舞蹈素质的开发和提高。因此,幼师舞蹈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注重全面培养提高幼师学生的综合素质。学奥尔夫教育方法是一种创造性思维训练的实验方法,通过节奏让学生以此来创造他们自己的音乐和舞蹈。在平时的中职舞蹈课教学过程中的亲身参与使我对奥尔夫教学法有了感性的认识,也使我了解了奥尔夫教学的理念:他所追求的是人性中自然、原本的东西,注重人对音乐的基本的感受而不是依靠复杂的理论先分门别类的掌握具体的知识,而是通过参与来自发的、自然的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