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低效成因分析与解决对策

2016-07-04 09:50:24陈玉玺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6年10期
关键词:成因及对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陈玉玺

【摘 要】寻求如何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是新课程教学改革与研究中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拟就当前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高耗低效的成因作简单分析,并初步探讨如何解决数学教学高耗低效这一老大难问题的有效手段,落实新课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可行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成因及对策

初探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的高耗低效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出现了重现象不重本质,重形式不重实质的现象,使课堂教学达不到很好的效果。因此,追求有效的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关键。在新课程中,无论教学思想如何更新,教学内容如何改革,最终都要落实在课堂的教学效果上。

一、造成数学教学低效因素的分析

1.学生因素

一是学生学习基础差,学习被动。许多同学依赖性很强,学习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上课不专心听课,对教师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及布置的练习总是漫不经心,若无其事,不肯动脑筋。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二是厌学情绪严重,缺乏良好的学习情感体验及个性品质。调查显示,许多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对学习难以形成愉悦的体验。考试缺乏竞争意识,认为反正不会做不愿认真复习,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参加考试。受社会环境的感染及影视媒体的影响,有相当部分的学生整天无所事事,早恋现象也较普遍,这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2.教师教学活动缺乏有效性

农村学校地处偏远,部分教师专业水平不高,自我反思意识及教学能力较弱,同伴互助受到条件限制,专业引领有一定困难。老教师严格遵循教材,上课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半步,生怕给学生学习带来困难,因此课堂气氛沉闷。有的年轻教师敢于尝试,善于标新立异,但不分析教材的编写意图,随意改换内容,总想迎合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与课改理念,不顾学生和教学实际鼓励学生探究、合作、交流,整堂课热热闹闹,气氛活跃,实际上学生学习漫无边际,课后一无所知,最终造成课堂教学低效。此外,数学教学活动有效性还受教师教学素养、教学环境及教学设施等因素的直接影响。

二、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1.學校应该组织教师进行集体备课,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教师还应取长补短,虚心向同行学习

要实现教学过程和方法的最优化,教师要学习相关的教学理论,明白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探究学习的要旨,合理、科学的运用,该点破的要点破,该精讲的要精讲,使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发挥最大的效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是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我们要通过教学反思,积极地转变教学理念,依据教学目标要求,结合教学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正确审视教材的功能,打破“教材中心论”,做教材建设的参与者、教学资源的开发者。教师要用科学的发展观来分析和使用教材,必须善于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用书,学生的实际合理设计教学,要辩证地看待教材,分析教材的编写意图和设计理念,切不可为了赶热闹,违背教材的设计的理念,而不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凭主观意识无原则地修改教材。同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创设有利于有效数学教学活动开展的教学环境,着力探究开展有效数学教学活动的途径和办法,把课堂教学改革引向深入。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最有效办法是让学生亲身实践,故教师应努力发掘有价值的专题活动、实习作业,让学生在现实中寻求解决方案,教师可联系教材内容,结合本地资源,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例如让学生测算粉刷房屋的费用。这需要学生首先测定房屋的粉刷面积,了解市场上有哪些涂料、价格如何,确定选用哪种涂料、需要多少涂料,粉刷的工钱如何计付,明确了这些因素以后学生才能对粉刷房屋的费用有个初步估计。无论哪种实践活动,都需要学生首先从事物中明确需要研究哪些因素、如何获取这些因素的相关信息,然后才能去具体搜集信息,并对这些信息加以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提出建议。

2.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促进有效数学教学活动开展的关键

有效的教学活动必须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来实现,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把学生变成学习的主体,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数学教学活动的有效性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以教师行为变化为前提的,因而教师必须认真反思自身的教学,逐步使教学行为符合新课程的理念。一是重视学习兴趣的培养,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原苏联教育家斯卡特金也认为,教学效果取决于学生的兴趣。当学生对某一件事感兴趣时,他才会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去参与,而不觉得是一种负担。因此,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增进其学习的效率。

3.加强学习方法指导,培养良好数学学习习惯

最近的心理研究表明,有效学习不是天生的,而是主要依靠一系列必要的学习方法和技能。教师如果加强对学习不好学生的方法指导,其学习效率一定会提高。目前不少学生缺乏有效学习的方法,不断受到挫折和批评,导致学习成绩差,并对数学学习畏惧或焦虑不安,很可能丧失信心。所以教师要指导学生合理有效地利用学习资源,掌握有效的记忆预习、听课和复习方法,指导学生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使他们的学习更加科学有效。而良好的习惯符合学习心理规律,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教师对学生的练习、作业甚至书写要强调格式规范,步骤完整,达到基本正确,再逐步加强逻辑性、条理性、严密性的训练,帮助学生制定复习计划,督促鼓励其逐渐养成并长期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

4.利用情商激励,激发学习兴趣,给学生创设体验成功的机会

心理学实验研究表明,一个受到激励的人,其能力可以发挥至80%~90%,故教师组织学生完成教学目标后要及时进行评价,以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教师要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能力、效果等不同方面的进步,使评价成为激励和引导学生发展的手段。如作业、考试,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难度、不同的题量,只要有进步就给与表扬,对接近及格者要舍得送分,让他们尝到成功的甜头,增强自信心。“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教师应关爱学生,加强与学生的感情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热情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使他们真正喜爱数学,达到“尊其师,信其道”的效果。教师除了要在教学中开发学生的智商以外,更要注意开发和利用他们的情商,让学生体验学数学的愉悦,实践证明,以暗示激发学生的情商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会使学生感到快乐和信心十足。

教无定法,适合的有效的就是好方法。但不管采用何种方法,教师都应根据学生实际选择适合的方法,看自己是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否促进了学生的活动尤其是思维活动,是否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否则任何方法都是无效的。因此,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的学生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只有灵活机动地选择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只有关注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教学活动中的主人,才能最好、最优地保证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才能找到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成因及对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浅谈初中生数学两极分化的原因及对策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00:03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59:50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57:00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55:36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中国劳动报酬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偏低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商(2016年17期)2016-06-06 15:13:50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问题探析
商(2016年6期)2016-04-20 09:26:01
95后大学生友情关注及其对策研究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