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军军
【摘 要】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理念是当前教学工作开展的一大重点。初性时间节点。探究性教学虽然已经得到教育界认可,但是在具体开展的教学实践中却让教师难以掌控,笔者根据目前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具体情况,提出一些教学建议,希望能对初中数学教育工作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实际应用
一、结合初中数学的特点
1.抽象性
要进行好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就需要深度解析初中数学的特点,以便做到“有的放矢”。初中数学在难度上相应增加,开始注重于数量关系和平面空间的几何关系进行研究。例如,函数关系、三角形的全等证明、以及空间立体形状的体积计算等,这些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高度抽象性。由于这种高度抽象性,给一些学生的学习理解带来了一定困难,这是研究性教学需要注意的地方。
2.逻辑严密
初中数学的另一大特点是逻辑的高度严密。这种严密的逻辑体现在每一个结论、公式、定理它们都是经过逻辑思考,严密推断形成的。在这方面有数学中许多经典的例子,勾股定理的证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三角形的全等证明等等,这些都是数学的逻辑严密性的具体体现。我们发现在有些初中数学教学中,撇开了严密的逻辑证明,只向学生阐述结论,这是和探究式数学教学相悖的。
二、探究式教学
1.探究式教学的理念
所谓的探究性教学模式,指的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学作为引导主持者,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为基本特征进行学习,进而达到新课程标准中关于认知目标和情感目标的要求。认知目标主要是对于学科相关知识、概念、原理以及学习方法的掌握,这也是初中数学教学的目标。
2.探究式教学的特征优点
探究性教学模式的优点是,一方面在于可以使学生比較深入地对知识进行理解掌握,另一方面则是有利于在学科中,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形成和拓展。探究式学习的基本特征在于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是教师的指点引导。撇开了双方中的任意一个,都是不能达到一个良好的教学效果的。
三、探究式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1.创设目标场景
一套完整的数学教学流程是实施探究式教学的有效手段。第一步就是要创设一个与数学教学目标相关的场景。探究式教学是围绕一个或者多个教学知识点开展的,目标场景要与教学知识点联系紧密。举个例子,在进行函数抽象概念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这样一些生活实例来让学生融入到教学场景中:人的饮食和其体重时间的关系、水加热的时间和水温的关系、以及学生成绩的高低和学生的努力程度之间的关系。这些例子不一定能完全抽象出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等标准函数模型,但是对于学生认知函数却起到了化抽象为具体,化知识为常识的效果。目标场景的创设过程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加入一些趣味性的元素,这样对调动学生的探究积极性是很有帮助的。
2.自主(分组)探究
在引入了学习目标之后,就是探究式学习的重心——探究。探究方式可以根据教学目标的难易程度等进行自主探究或者是分组探究。这个过程教师也是需要充分调动学生发挥他们的探究积极性,给以适当的鼓励和引导。探究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在函数教学的时候,首先是学生抽象出函数模型,其次可以是利用纸张或者计算机进行作图,最后分析出函数特点,得到函数正确的数学表达式。
3.合作交流
探究过程能够得出相关结论,这些结论也许是存在不足的。数学教学目标追求严谨全面,可以让学生对于他们的探究结果进行合作交流,所谓集思广益。教师在这一个环节应当注意,合作交流是建立在自主探究之上的。当然也是需要学生在进行了认真的思考探究之后,才有一个可以分享成果的平台。这个平台是起到一个提供思想交流、观点碰撞、取长补短的作用。对于这个过程,我们同样用一个具体的教学案例来进行说明。初中数学中,三角形的全等证明是一个知识要点,我们也知道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是有很多方法的。可以先让学生自主完成证明,然后让学生们合作交流他们的证明过程,这些过程里面,也许会有更加优秀简单的思路,将其作为教学推广。
4.教师的完善总结
初中数学探究性教学是与教师分不开的,教学在此过程中一个相当重要的步骤就是画龙点睛——对于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成果进行总结。这个过程对于完善学生探究中存在的漏洞,以及对学生的一些探究方法进行点评。鼓励一些优秀的探究手段,同时纠正一些不当的探究方法。这是对于探究性课堂教学的升华,对于学生学习的知识点的迁移归纳和适当提高。
四、结语
初中数学探究性教学是一项复杂而意义深远的工作,因为其承担了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任,它给我们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需要教学工作者做好每一次课的分析总结,将数学探究性教学方法日臻完善。笔者略提刍议,更重要的是教学同仁在具体课堂上的实践。
参考文献:
[1]吕世虎,王积建.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实验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05,14(4):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