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
26年前,在中国东北吉林省黑土地上有个西北小镇,名为杨大城子镇。镇上的适龄儿童刚刚入学,他们年龄一般,家世相仿,虽性格不同,但心性皆善。有56个孩子师从一人,相伴读书,便组成了一个值得铭记于心的独特二班。他们这一代正是伴随中国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一代,是承前启后的一代,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一代——“80后”。命中注定我就是这一代人中的一个,我就是这个班级里的一员。我和我的同学们一起伴着荣耀、伴着欢笑、伴着朗朗书声共度6年最纯净、最快乐的小学时光。曾经老师为我们挑灯批改作业;曾经我们成绩优异傲视全年级;曾经我们跳皮筋,弹溜溜;曾经我们有过“三八线”之约;曾经我们歌舞赢全校;曾经我们春游,拾宝,挖野菜;曾经我们踏雪求学热盒饭;曾经我们手捧五分钱的冰棍儿捧腹大笑;曾经……正是这如此多的曾经的美好记录了我们的小学六年时光。转眼毕业季,那时还没这么多的感慨,只知道我们六年二班德智体美劳样样都好,全校最荣耀,同学们都很自豪。那时年少不更事说不出具体哪里好,为什么好,如今看来了然于心,因为我们的老师好!我们的同学们好!我们的同学情义好!
我们有一位特别好的启蒙老师——郑士贤老师是我们小镇少有的特级教师。她为人和善,却幸好在我们这帮孩子最淘气时严加管教。她个子不高,却人品出众,一直深受学生爱戴。老师相夫教子成就了一个好家庭,老师诲人不倦成全了一帮好孩子,老师师德品德堪称典范。老师的儿子自小和我们一起长大,想来她是把我们都看成了儿女,教育我们长大,老师声音干脆,板书极好。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耳濡目染中,我们全班同学的字迹都不错。师恩难忘,师恩难报,老师对我们好,我们也爱老师。记得有一年老师生病,同学们多日不见老师都挂念万分,纷纷像小燕子一样扑到老师家里看望。我们是幸运的孩子,小时候没有什么胎教、早教,幼稚园也很少有,所以上小学的第一任老师尤为重要。经典读物《弟子规》就是教化青少年学生的,是当下倡导的国学经典应从娃娃抓起的重要读本。如今回想起来,个中良言正是我们自小学到的尊师重道、孝顺父母、兄友弟恭、勤俭友善、勤奋好学、诚信重诺,这些品德品质正是我们人生的一大财富。幸运的是,我们有这样一位给我们每个同学关爱、关心、关注的老师,为我们破蒙开悟奠上了最大一块基石,我们感恩!我们感谢!于是20年后我们再一次全体起立高喊“老师好,老师新年快乐,我们爱您”。据老师讲,我们也是老师从教30多年中记忆最深、最为之骄傲的一届。
现在我们知道我们六年二班好,也好在我们班的同学们,同学们出类拔萃,向心力、向上力、凝聚力强,个个聪明,人人善良。虽然小时候顽皮淘气糗事不少,可为人立德的大事不曾有过偏颇。小时候我们能团结友爱自律好学,长大了我们修身正己,齐家创业。20年弹指一挥间,当我们感怀时光流逝一去不复返时,便有几位勇于担当者组织于2016年1月1日吉时宝地亲人因缘际会能够相聚在一起,忆往日之情怀,展来日之辉煌!当我们再度重逢,虽阔别良久又似乎那么远,那么近,仿佛昨日还在一起同窗伴读。我们不是相视一笑,而是相互拥抱开怀大笑。如今的同学们多是为人妻为人夫,为人父为人母,都经营着幸福的家庭,在各自的岗位上有所建树。不知不觉间,我们都是家族、社会扛起重任的顶梁柱。事业成功的可一掷千金也在日行一善,事业上升的在跬步积累不断努力,女生们都不是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了,都漂亮大方,下得厨房,出得厅堂。男生们个个英俊帅气成熟稳重了,言语问候间我们喜悦溢于言表,侃侃而谈,毫不矫情,更无世故。有的是彼此祝福、感恩、感动和长久以来的牵心挂念,以大家都好为盼。我们仍信奉着同样的信条,都坚持着同样的操守。因为我们知道百善孝为先,在家行孝悌之道,在外行忠义之举,我们乐于助人,善良对世界;因为我们知道,己欲立则立人,己欲达则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因为我们知道热爱生命、热爱生活和工作,因为懂得不劳动者不得食是古今道理,我们诚信重诺;因为我们知道,人无信,无以立。
我们的六年二班好,还因为我们班的兄弟姐妹情如手足感情好,我们相聚甚欢,因情志相投、心性相宜,我们为相见的同学而喜,更为种种原因未能相聚的老师同学挂心想念。我们都明白,不管是表达的还是深藏的,我们都为彼此20年来不能一一道说的辛苦不易而感同身受。我们为彼此不曾陪伴共享的荣耀和成绩而欣喜若狂。我们的感情是在风雨兼程的成长路上自然积淀下的。我们的同学情谊超越了时间,超越了地域,我们深信在未来的人生旅途中,同学情依然是内心一股最强劲的支撑,最可靠的情谊,最能养浩然正气的能量。
相聚总是短暂的,幸好相聚还能经常实现。我们都充了电,载着满满的正能量前行,向着太阳的方向继续启程。我们期待下一次相聚,我们共同祝愿!
一愿国泰民安繁荣富强
二愿父母师长身体健康
三愿夫妻情深家庭和谐
四愿朋友谊重事业兴隆
五愿儿女成长学有所成
(责任編辑 刘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