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虹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认为,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教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数学教学过程不但是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人全神贯注,积极思考,而且会达到废寝忘食、欲罢不能的地步。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兴趣可以使学生的认知处于最积极、最活跃的状态,从而注意力集中并积极地进行学习。中学时期是培养数学兴趣的关键时期,
一、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
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与“好奇心”的培养有关。好奇心代表喜爱接触新事物,当一个人对新事物接触的越多,他就会越想知道更多,想知道更多,正是学习动力的来源。有了好奇心,学生在学习上才能充分体现主动性,在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课堂上,学生才能“乐此不疲”,真正做到“我要学”,而不是“要我学”。 兴趣和好奇常紧密联系着,好奇心常是引起兴趣的先导。好奇心还会引起他们探索的兴趣,激发创造性活动热情,引发创造思维活动。
二、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
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教学中,以教材为蓝本,注重密切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创设轻松愉快的数学情境。如在学习了“统计”后,问学生你准备统计什么?这一环节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問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学而有用的喜悦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得到了最好的体现。因此,强化数学教学的生活性,注重实践第一,对于学生更好的认识数学,学好数学,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促进整体素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让生活问题走进数学课堂教学。
三、注重实践活动
数学实践活动是实践性、探索性和应用性较强的一类学习活动,充分体现了“做中学”的特点。在实践活动中,学生有充分的思想和行动自由,广阔的活动空间、灵活的活动方式,解决问题的思路,完成任务的方法、活动呈现的方式,教师不必设框框加以限制,学生可以充分自主、自由开动脑筋,大胆想像,积极创新。活动方式可以是调查统计、设计方案、小实验、小制作、小发明、小课题研究、探索规律、数学日记等,通过看一看、试一试、玩一玩、做一做、量一量、画一画、想一想、算一算、说一说、议一议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实践与交流。
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要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教师就应该有目的、有计划地创设各种条件,为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提供机遇。教师要明确告诉学生,机遇对于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但它永远属于那些积极进取的人。古今中外的成功者,无一不是积极进取的实践者。同时让他们明白,优异的成绩源于坚定的自信心和用之不竭的自信力,在充满自信的基础上,重视每一点滴的进步,才会实现伟大的目标,这是竞争成功的关键所在。学生在激烈的竞争中,品尝着艰辛与成功,竞争意识会逐步增强。
五、采取成功激励法
成功教育是一种针对学习困难者、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以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为目标的教育。坚持对学生实施激励性评价,其立足点是从学生原有的基础出发,发现和肯定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和成功,促使学生发现自己,看到自己的力量,找到自己的不足,满怀信心的不断取得成功。成功激励教育是动情的教育,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成功激励教育。教师对学生要给与特别的爱,这种爱体现在思想、学习、生活等各方面,是启发学生萌发进取意识的外在动力,也是教师对学生奉献的核心。动之以情,才能做到晓之以理。教师热切的期望、成功的激励,才能促使他们战胜自卑,增强信心,启动成功的内驱力。当学生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或出现问题时,要适时、有效的帮助和引导学生,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功感,树立自信心,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特别是后进学生容易自暴自弃、泄气自卑,教师要给予及时的点拨、诱导,如画出线段图帮助他们理解应用题、让他们换句话说理解题意、举个例试试等,半扶半放地让他们自己去走向成功。
【参考文献】
[1]<前苏联>克鲁捷斯基著,《中小学数学能力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12
[2]林崇德主编,《中学生心理学》,北京出版社1983.1
[3]邵瑞珍主编,《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4]<美>索里、特尔福德著,《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
[5]《九年义务教育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