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兴趣 提高学生数学素质

2016-07-04 03:21张征
俪人·教师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机会素质解题

张征

一、追根溯源,让学生充分感知知识发生、发展过程

知识的发生过程、公式、定理等的摸索、发展过程,都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数学观点。充分揭示知识的发生过程,不仅是知识形成的必要前提和准备,更重要的是能提高学生兴趣、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现行教科书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是概念——公式——范例组成的纯教学系统,学生看不到概念的形成过程、解题的摸索过程,只看到完美的结论,至于它们是如何被发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如何构想的,对学生来说有一种说不出的神秘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钻教材、吃透教材、精心设计,重新组织教学内容,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由近及远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知道知识的背景,也就理解了知识。例如在圆周率π的知识点教学中,教师还可向学生介绍一些我国古代科学家祖冲之研究的故事,用伟大科那種坚持不懈、勇于摸索的求实精神激励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放开手脚,给学生主动参与的机会

教师在教学中要采取多种方法调动学生参与数学学习活动,要多为他们提供一些活动的机会和思维空间。

1、看书的机会

教师要安排一定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看书阅读教材,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及解题方法、解题规律的掌握,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2、思考的机会

教师提出问题后,要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尽量让学生说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不要过早地替代学生回答,当学生思考后还不完整正确时,教师不能指责,可适当启发后让学生再思考回答,使解题的思路真正从学生脑中产生出来。

3、动手的机会

从某种角度上说,教学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课堂上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动手做一定练习,既有利于知识的理解,技能的掌握,经验的获得,信息的反馈、错误的矫正,也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外作业负担。

4、交流的机会

认识过程是个体与群体交流相结合的过程,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题,学生应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在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

三、学以致用,鼓励学生把知识用于生活实践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学校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能将所学知识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明确数学素质的培养目标,采取多种途径、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培养他们自觉地应用数学观念、方法去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①简单的科技小制作。如让学生制作“测量仪”等。②实验。可用一些数学模型和实验,验证学过的公式。③数学实践。教师首先要上好课本上的活动课,其次要挖掘现实生活中学生可以解决的实际问题。如统计学方面,像家庭每天扔塑料袋对环境的污染问题等。

通过这些实践,可使学生真正认识到数学知识是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

猜你喜欢
机会素质解题
用“同样多”解题
用“同样多”解题
给进步一个机会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最后的机会
给彼此多一次相爱的机会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