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国山
个性是在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的。先天的遗传因素是个性发展的自然前提。而后天因素中的社会环境因素和教育因素,在个性发展的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其中,教育因素在人的个性发展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体育教学中,学生不像在其它教学中那样,被固定在课桌前.而是拥有一个广阔的活动空间,可以尽情游戏、运动和竞赛,他们的身体直接参与活动,其思维活动与机体活动紧密结合,因而个性也就在其中得到充分展示与发展。体育运动过程中,身体运动施加给机体感受器的刺激会在大脑中引起主观意识感受,即心理感受。如果在一段时间里,机体反复多次地感受某种运动形式,就会在个性上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体育教学中,学生们不仅可以广泛地参加社会交往活动,提高对社会的适应性,得到他人的尊重,还可以从体育运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从而证明自己的能力,增强其自信与自尊,使个性得到充分的调整和发展。
一、创设个性化教学环境
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要提高教学效果,发挥学生的个性能力,教师就要掌握教育教学规律,积极刨造一种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环境。每个学生由于个体生理素质的差异,以及后天生活环境和教育条件的不同,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他们的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活 意志力和认知能力等都有所不同。但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忽视学生个性化的存在,过分强谓拄能教学,不能从真正意义上散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谈不上发掘每个人内在的个性潜能。我们应看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互动,它不但直接关系着课堂教学的效果,而且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个性的发展。
二、努力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
在体育教学中,支配学生身体运动的自我意识,渗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道德和民族精神等因素的影响。体育教师应有目的地培养其自我意识,用高尚的社会影响因素作为支配他们参加体育运动的内驱力,为个性培养和发展创造一个理想的体育环境。在教学中,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尽可能激发其自我活动的能动性,并给予充分信任和尊重,提供更多的自由,变学生被动参加体育活动为主动追求。自我意识是意识的核心内容,标志着个性的形成与发展的水平程度。作为教师应该努力培养学生们的自我意识,为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张扬提供最广阔的时空舞台。
三、有意识地渗入心理训练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有目的地给学生心理施加影响,使其身心状态能经受胜利、失败、挫折、反复等顺境与逆境的不同承受力,达到能自我调控程度。使身心达到最佳状态,以满足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增进身心健康的需要。
8按学生的个性分组进行教学。学生的性格类别也同样影响着教学效果。性格可分为两种:内倾型和外倾型。如忽略了这种个性差异的存在,运动量和运动强度
的安排做不到合理化,就会造成前者“吃不饱”后者“吃不消”的情况,结果会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进而影响教学效果。为使高质量的教学效果和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得到统一,按学生性格类别组合学习小组。对此,在教学中,教师可按内、外向型两种性格,结合其运动技能而分组教学,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四、重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体育活动的主要途径是实践,教师应努力满足学生的身体实践活动。上课提倡精讲多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开发学生的组织能力、创新能力和丰富的想象能力.如在篮球半场教学比赛中,教师只需做些:安排场地。建议比赛的形式,具有激励比赛兴趣的规则。以及当学生急于想得到技术和战术的指导时,及时地给予点拨。作为活动的主体:学生各队将根据每个队员特长进行分工,运用已掌握的篮球技术和战术与对方决战,以求得到胜利,这样的教学,不仅让学生得到了技术和战术的实践空间。更让学生的体育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五、培养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的认识需要的心理表现,它是指一个人,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是个性形成的前提,积极探索、认识和掌握新事物的动力。兴趣具有激发功能、指向功能、维持和调节功能。所谓激发功能,是指对某一事物的兴趣使人对该类活动的刺激特别敏感;指定功能,是行为者的活动总是与兴趣有关;维持和调节功能,是指从事活动时,由于兴趣的作用而使活动坚持不懈地进行下去,遇到困难也会自觉克服。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性格、兴趣出发,利用合理的教材内容和充足的场地器材,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育实践,激发学习兴趣,从而使高质量的教学效果和学生个性发展得到充分的统一。
六、重视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心理学认为,能力直接影响活动效率。是活动顺利完成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的综合.而创新能力,直接影响人的创新行为效率,是创新行为顺利完成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综合。创新是个性的最重要表现形式,在体育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特长、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使其个性在体育活动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七、按学生的个性分组进行教学
学生的性格类别也同样影响着教学效果。性格可分为两种:内倾型和外倾型。如忽略了这种个性差异的存在,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的安排做不到合理化,就会造成前者“吃不饱”后者“吃不消”的情况,结果会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进而影响教学效果。为使高质量的教学效果和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得到统一,按学生性格类别组合学习小组。对此,在教学中,教师可按内、外向型两种性格,结合其运动技能而分组教学,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提倡发展学生個性化教学,并使其逐渐完善化,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体育教学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并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教师要注意加强学生思想中的积极、向上、健康、创造性等方面个性的发展,以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