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部门如何实现转型增效

2016-07-04 16:09刘宝林
学园 2016年3期
关键词:研究

刘宝林

【摘 要】在教育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教研部门的发展相对滞后,已很难适应新的教育发展和改革形势的需要。教研部门要扭转不利局面,发挥其更大的功能和价值,必须从搞好顶层设计、找准教研方向、转变工作职能、完善各项制度等方面入手,重新科学定义和架构这一部门,攻坚克难,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和内涵发展,从而实现教研部门的转型增效。

【关键词】教研部门 转型增效 研究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6)03-0113-02

李克强总理在祝贺第三十一个教师节时说,最重要的教育资源不是楼房、不是课桌,而是教师。可见,办好让老百姓满意的教育,最根本、最重要的因素还是教师。而担负着引领、研究、指导和服务广大教师专业成长的教研部门,是我国教师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作用、职能的重要性已成为教育人的共识。但在教育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教研部门的发展相对滞后,已很难适应新的教育发展和改革形势的需要。教研部门如何实现转型增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 搞好顶层设计是教研部门转型增效的前提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谋事要实就是要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使点子、政策、方案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事物不是静止的,它永远处在变化之中。目前,我们沿袭的教研模式还是苏联模式。虽然说过去教研部门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从当前教研部门建设和发展上看,整体比较薄弱,发展不均衡,不能完全适应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需要,亟待进一步改进、加强和发展。新形势下需要重新审视教研部门,教育行政部门要搞好调研,做好顶层设计,重新科学定义和架构这一部门,摒弃陈旧的观念、世俗的偏见、落后的方式和脱离实际的东西,赋予其新的职责和使命。

教研部门究竟要办成什么样,如何实现新的突破?对机构定准位是最基本的前提。第一,它不是“养庸”机构,应是教学研究机构。教研员要立足课程与教学实践进行学术研究,关注前沿教育研究趋向,关注身边的名师经验,总结实践反思,教研员既要有“高原”之型,还要兼具“高峰”之势,要能立足教育前沿和教学实际,定期拿出自己的研究成果、指导成果、服务成果。第二,它不是“养老”机构,应是教学服务机构。教研员要成为本学科的“活样本”,必须切实转变作风,深入基层学校、深入课堂和一线教师中,及时为教师指导和解决一些实际困惑。第三,它不是“养闲”机构,应是质量监测机构。从教研部门的职能看,绝不是一个轻闲的地方,每一名教研员都要有事可做。庞大的基础教育中各学校的教学质量、育人质量如何,由谁来评估?如果行政部门来做,精力肯定不够,把学校教学质量、育人质量、办学质量监测工作,放手让教研部门来做是最适合不过的,通过赋予其新的职能,让教研员真正依责“动”起来。

二 找准教研方向是教研部门转型增效的关键

只有找准教研方向,教研部門才能转型增效,发挥更大的价值,在区域教研中起到引领作用。从教研的现状来看,教研必须做到四个关注:一是关注理论前沿动态,进行超前引领。教研员应该密切关注与教育教学和学习有关的最新理论研究成果,关注教育研究权威机构的最新工作动态,关注来自课堂教学一线教师的教研经验,经常参加各地教研工作研讨交流会议,超前学习,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引领教研工作走向。二是关注一线教学需求,进行超前研究。随着教育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中小学校教室大都安装了互动电子白板,有的学校引进了智慧教室、云教育,还有新的高考制度改革即将到来,高中教学将会出现选课、走班等新情况,这些新生事物必将改变传统的教学形式和手段,要求教研部门超前研究,根据教学需求及时进行教研指导。教育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也催生了网络教研这一新生事物,实体教研与网络教研相结合,实施线上线下教研互动,将成为教研工作新常态。三是关注教学难点问题,进行超前指导。要从备课、授课等教学过程的细节入手,理清教师教学中经常遇到的实际问题,破解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教学预设与生成、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课业负担与学生乐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等问题,都要密切关注,加以研究、指导和解决。教研员要把更多的精力投放在课堂上,由过去关注教师的教,转变为关注学生的学,注重课堂观察和过程性评价,指导教师进一步优化教学中的双边关系,处理好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融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四是关注偏远薄弱学校,进行超前服务。教育发展存在一定的不均衡,特别是城乡接合部、边远乡村存在薄弱学校,缺少教育资源,缺少优质师资,更加需要我们教研员经常深入到这些学校去指导,多为他们创造条件进修学习,通过教学研究,提供给薄弱学校适合的发展路径,增强指导力,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

三 转变工作职能是教研部门转型增效的重点

目前,教研部门的职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有的职能未能紧跟时代发展的需要建立起来,有的职能受行政上、体制上、机制上的多种因素制约,有的职能受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企业前所未有的冲击。其处境在各地是不一样的,在重视程度高、财力投入大的地方,就会好一些;反之,就差很多,甚至不能很好地发挥其作用。要想让教研部门更好地实施教师教育,服务广大一线教师,推进素质教育,必须尽快实现教研工作转型,从根本上转变工作职能,主动适应教育新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

一是由单研转向协同合作。过去,教研员是靠行政职能和个人权威开展工作,属于单兵作战、单打独斗。教研部门内部也是单线工作,缺少团队合作和部门间的合作,这种部门条块化分割的局限,尤其不利于多部门的协同创新,很难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由单研转向协同合作。这种协同,可以是教研机构内部部门间的合作,可以是教研机构与基层学校、企业、协会的合作,也可以是跨片、跨地区的教研区域合作。通过协同合作,最大化地发挥群体教研优势,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广泛交流,推动教育创新。二是由研究教学转向研究育人。传统观念认为教研就是教学研究,育人是德育工作的事情,这种观念下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研也是欠缺的。《学会生存》一书中说,教师的职责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在教育家的智慧里呼吸》一书中说,良好的教育其实很简单,就是人性、人格、人品的教育。所以,立德树人是要渗透到学校的方方面面,关注研究学生的品格教育,才是教育的根本,研究的根本。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性格爱好、脾气秉性、兴趣特长、家庭情况、学习状况不一的学生,如何精心引导和培育,需要我们的教研人员重点研究育人方略方法,围绕学生的德育和社会责任感等核心素养展开,不再唯分数论。教师的教学目标除了关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目标外,还要很好地、真正地关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充分发挥学科育人的功能,使教师冲破“分数至上”的枷锁,重新回归到“育人”的本真上来。三是由实体教研转向实网并举。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教研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网络教研兴起,混合教研出现,一些管理人员和教研人员信息化素养不足,产生了恐惧症、不适症、排斥症。为解决好这个问题,必须加大对教研员信息科技素养培训的力度,学会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平台,学会利用UC、QQ、微信等多种网络平台和工具,实施网上交流研讨,迅速便捷地进行教研,从而有效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四是由独立教研转向系统整合。以往的教研有一个相对独立的体系,但随着教育形势的发展,教研工作自身很难独立完成,出现了整合的趋势。所以,以网络平台为依托,建立教研、科研、培训的一体化机制势在必行。进行教研部门功能统整,活动内容设计统整,实施主题式、团队式教研,实施项目管理制度,重新构建多部门协同、线上线下、校内校外融合的新型教研生态,使新时期的教研更加科学规范、务实高效。

四 完善各项制度是教研部门转型增效的保障

一是政策保障制度。通过完善教研部门各项规划、方案、制度、规定等,进一步明确其工作的目标、职能、标准、范围和途径,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发挥教研部门专业优势,突出业务引领地位。二是人才保障制度。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优秀学科教师任教研员,工资待遇要高于学校教师的平均水平,为教研员专业成长提供特殊条件,这样才能吸引优秀教师进入教研员队伍,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三是经费保障制度。按规定标准,建立教研部门办公经费、研培经费纳入年初政府预算的制度,设立专项管理经费和活动经费,保证按时拨付到位,从而确保教研工作顺利进行。

总之,在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下,只有搞好顶层设计、找准教研方向、转变工作职能、完善各项制度,才能促进教研部门尽快实现转型增效,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责任编辑:林劲、李婷婷〕

猜你喜欢
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关于辽朝“一国两制”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基于声、光、磁、触摸多功能控制的研究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
关于反倾销会计研究的思考
焊接膜层脱落的攻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