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蕾 王帅
[摘 要] 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是国家最宝贵的资源。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高校只有总结出学生就业难的根本问题并找出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才能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就业。
[关 键 词] 应用型本科院校;就业问题;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16-0079-01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毕业生就业态度不端正
部分毕业生在选择就业单位时因过度地考虑到大城市、事业单位等因素,而不愿意到基层、西部等地区就业。甚至有些毕业生好高骛远,不分析自身的现实条件而一味地追求过高的要求。也有一部分毕业生毕业时,由于优越的家庭条件而不急于找工作。
(二)缺乏实践动手能力
我校毕业生在基层就业和中小企业就业的比较多,许多企业在招聘毕业生时希望能马上上岗或经过简单的培训后能迅速适应工作岗位。而不少毕业生理论知识较扎实,但缺乏实践操作能力,出现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
(三)小部分毕业生诚信缺失
当前大学毕业生中存在着一些诚信缺失的现象。小部分毕业生在毕业后频繁换工作,在求职材料中,夸大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个别毕业生缺失职业道德和個人修养。这些毕业生诚信缺失一方面影响其自身的就业,另一方面也影响到用人单位对我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满意度评估,影响学校的整体声誉,对学校的发展将产生不好的影响。
(四)校企合作力度有待大力开发
我校坚持以服务社会为己任,多年来紧密围绕徐州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主动与企业联系,建立合作关系。但部分专业没有有效地与用人单位建立人才培养共建关系,缺少长期固定的就业基地,学生无法将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真正结合起来,不能根据行业发展进行能力调整和提高,削弱了我校部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应对策略
(一)领导高度重视,理念前行引导
学校高度重视就业工作,面对当今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态势,学校结合自身开设专业发展实际情况,成立就业指导小组,配备专职工作人员,搭建个性化教育平台,推进开展学生参与学科竞赛和创新实践活动,培养提高大学生实践创新和就业能力,以促进学生就业为落脚点,紧贴地方行业发展实际,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应用型人才。
(二)架构贯穿四年的就业保障
1.加强就业创业指导
学校以就业创业为主线贯穿学生四年的学习生活,以土木工程学院为例,根据不同年级特点和需要,开展了“起步土木——新生教育:培养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爱在土木——专业教育: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情系土木——毕业教育:培养学生对职业的归属感”系列活动。针对学生多元发展需要,邀请专业教师、企业专家、创业成功校友来校指导学生认知自我,帮助学生掌握求职、择业、创业的知识、方法和技巧,为学生顺利就业、实现人职合理匹配奠定基础。
2.深化校企、校地、校政合作
加强与行业、企业的深层次、多方位合作,形成资源共享、人员互动、双向介入、互利共赢的人才培养合作运行机制,为毕业生就业奠定良好基础,充分挖掘校友资源,为毕业生提供岗位。
3.发挥网络平台优势,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
建设就业网站,专人管理,做到就业服务全天候、多功能、广覆盖。充分发挥省安全协会网站、校园网络媒体和校友资源的作用,广泛开拓就业市场,建立起千余家用人单位的信息库,对岗位需求信息分类整理,有针对性地发布信息。
(三)不断反思总结,创新教育方式
1.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定位,必须要由社会市场需求来决定
学校的办学方向、培养目标和定位,必须要与社会市场的需求接轨。以此来制订教学计划,进行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制定培养模式。以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为重点,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满足社会市场的需求,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
2.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提高就业能力
学校要时刻关注各行业动态,不断地进行教学改革,缩短学校的培养与单位用人机制之间的差距,从各个环节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良好的综合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拥有的,而是日积月累的积累和锻炼。因此,学校应该加大教育教学制度改革的力度,通过多种途径加大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进而提高毕业生的就业层次。
3.积极引入企业文化,开展毕业生职前教育与培训
很多用人单位感觉到,大部分刚毕业的大学生缺乏应有的职前教育与培训,尤其是企业员工基础职业素质的培训。企业需要的是“真正实用”的人才,而高校毕业生基本都处于一种半成品状态。因此,应该从一入学就进行系统教育,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就业质量,给毕业生提供较高起点的就业前景。
参考文献:
李梁.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土建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