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虹 耿发展 陈丽萍
[摘 要] 当今社会环境复杂,政治关系略为紧张,市场变化莫測,而近年来兴起的大学生创业这个话题却广受关注,不仅国家,社会人士对此大力推广,学生以及学生家长也相当支持。从学生受到的教育到国家的针对性扶持政策,各种因素都可能对大学生创业的过程造成重要的改变。就此话题,对当今大学生创业环境进行分析,指出大学生创业中不可避免的一些问题并相应提出解决方法,让大学生创业在国内拥有更长远健康的发展。
[关 键 词] 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创业环境;解决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16-0128-02
创业是极具挑战性的社会活动,从另一种程度上来说,其本质是对当前社会价值观的一种选择和取向,体现了一种强烈的创业理想和持久稳定的创业信念。当前阶段,我国政府出台的一些对于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已经惠及毕业两年内的高校毕业生,所以在本文中对创业大学生的定义不仅包括了在校大学生,而且也包括毕业两年内的高校毕业生。大学生的思维模式对于市场,是一股新生代的潮流。大学生创业能够缓解当前阶段形成的普遍就业困难的问题,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高等教育的不断完善,有效实现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而对于大学生自身来说,从事创业活动利于其个体的综合发展,对其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具有很好的培养作用。但是当今社会仍然存在很多难以调控的因素,对大学生造成或好或坏的影响。我们应认清大学生的创业环境,并作分析与改善。
一、当今大学生创业中的有利因素
(一)政府的大力支持
政府对大学生创业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政府的支持下,大学生创业的社会认可度逐渐提升,并且受到了社会人士广泛的支持。政府推出的一系列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和计划,使大学生创业的起步变得更容易。政策的范围涵盖了教育、金融、培训、服务等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政策有教育部的《关于做好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中央六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实施2010高校毕业生就业推进行动大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通知》,人社部的《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等。从近几年的数据来看,这些政策使我国大学生的创业人数较之以往有了明显增长,这对创业氛围的营造,大学生就业水平的提升以及我国创新型经济的发展都有推进作用。
(二)青年群体综合素质高
大学生创业者普遍文化程度高,学习能力强,在经验积累的过程中,更容易走上正确的创业发展方向,创立自己独具一格的产品风格,更易适应市场的变化。在创业的过程中,青年大学生的活跃思维,创造力以及丰富的想象力在高素质高文化水平的基础上将会得到更好的发挥。促使大学生能更快地发现并掌握市场变化。
二、当今大学生创业环境中的不利因素
(一)环境造成的自身素质缺乏
由于国内长期实施应试教育,学生的个性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导致创新意识缺乏,观念也以求稳为主。大学生长期处在校园之中,缺乏社会阅历,容易看法单一,对于市场的敏感度会相对较低,这是大学创业需要克服的首要问题,而高校中创业文化教育和技能教育相互脱节,也是导致这种现状的一个因素之一。
(二)大学生创业政策落实不到位
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法规措施都是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增强其创业能力,进而促进创业活动的开展。目前,大学生创业政府支持体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软环境和硬环境。软环境是指政府为其提供的一系列的优惠法规和措施;硬环境是指大学毕业生从风险投资机构所能获得的创业支持。然而,国家对大学生创业提供的优惠政策法规和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很难落实在大学生创业者身上。国内大学生创业的宣传现在存在着响应范围广,而理解程度不够深的问题。从大多数高校对大学生创业的响应来看,实际落实程度远远不够,大学生很难从高校的创业教育课程中获得有关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优惠,就算了解也不够透彻。从某种方面来讲,高校只是响应着文件政策,而缺乏实际落实。
(三)高校的创业教育不足
国内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使创业教育的开展面临不同程度的困难。我国开展创业教育起步晚,近几年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加,许多高校在鼓励其毕业生创业的同时,也提供一些必要的创业教育服务。但这些创业教育服务往往缺乏系统的理论支撑,所授内容脱离实际,缺乏创新。另外,高校的创业教师资源远远落后,大多数高校并没有正式的创业指导老师,而且课程多数是演讲式的,大学生很难从高谈阔论中得到有帮助的信息。大学生创业教育不是一门普通的课程,仅靠书本和知识的传授,远远达不到效果。创业教育更应该注重精神教育和实践操控。纸上谈兵的创业教育,会让大学生无法应对市场的瞬息万变。
三、有利于当今大学生创业环境改善的措施
(一)政府政策的扶持
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包括鼓励、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和创业保障政策。当前阶段,必须不断建立健全这方面的相关政策,可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全覆盖式”的创业教育,完善大学生创业财政金融支持政策,完善商务支持政策,集聚社会资本,形成创业集群效应,在全社会培育创业文化激发创业活力。
政府应该出台一些操作性强且行之有效的扶持政策。创业扶持政策主要包括为创业刚刚起步的大学生提供创业经营场所和免费的创业培训,使创业登记和注册的手续简单化。为在创业初期的大学生提供有期限的税费减免以及贴息贷款等优惠措施,解决大学生融资困难问题。在创业中期,可以为经验不足的大学生提供咨询服务,引导创业方向。在创业后期,为大学生提供创业补助,并切实落到实处。地方政府需要积极执行各项政策,使大学生全面且深入地了解创业政策,在创业过程中运用创业政策争取更大的帮助。
加强政策宣传力度,首先要加大对扶持政策的宣传,使得接受创业教育的大学生形成创业意识,营造良好的创业外部环境。其次,普及完善税收政策、贷款流程和审核标准等基础性知识。再次,建立专门的服务机构,提供完善的咨询和培训服务。政府应该建立一个独立的、专门从事大学生创业指导的服务机构,使其服务贯穿于大学生整个创业过程。全国青联和共青团共同创办的创业教育机构,就是典型的例子,其主要目的是推动创业教育的发展,为创业的大学生提供创业教育的课程以及交流平台。该服务组织可以将各届大学生的档案信息收集起来,重点关注想要创业和已经创业的学生群体,建立他们相关的电子信息档案,以定时和不定时相结合的方式将其聚集在一起,交流经营管理经验,建立一个专属于创业者的交流平台。
加大政策执行力度,保障大学生创业政策的实施。推进服务组织“社会化”发展。为了推进在公共领域中更加高效地完成创业指导服务,政府应设置奖励措施,以奖励方式,鼓舞大学生创业者以及专业人士探索一套指导创业的新策略,进一步完善服务职能以提高服务效率。政府在引导的同时,更要与各级就业服务机构形成良好的配合状态,分层落实各类政策,设立起创业服务中心、创业服务站等组织机构。这些机构无论规模大小,都应该拥有一批具有专业素质的服务人员和为咨询提供便利的专门场所,同时,各级服务机构应不定期邀请创业指导专家组,提高政策落实的质量。此外,鼓励社会力量创办可以交流创业意见、交换心得的俱乐部,或是专门从事咨询服务的公司。
(二)教育措施的完善
有利于大学生创业措施中的重点,应当是教育。大学生创业中最薄弱的环节,是大学生严重缺乏经验,然而经验只能靠自己实践摸索来总结。因此,在一切硬性条件达成的前提下,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更应该注重实践。各高校首先要加强创业精神教育,增设创业相关课程,努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其次,应加强创业师资队伍建设,鼓励高校教师参加校内外的相关培训,积累教学经验,也可以聘请校外专家为在校学生开设课程,引入校外资源共同提升师资队伍的创业指导能力。再次,应多开展创业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目前在高校中,创业类的学生活动在数量和形式上都不占有优势,高校应更多地通过学生活动、项目立项的形式鼓励学生参与其中,营造创业氛围。在对学生创业项目的培育过程中,应开展分类指导,例如在创业的前期应让大学生熟悉工商、税务等与创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了解国家的相关扶持政策;在创业的实施过程中,可以提供一定的场所或资金支持,在实际演练中提升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在后期,应帮助学生寻找更多的平台和资源来推广创业项目,使其能刚好得完成从学校向社会的过渡。
(三)个人创业意识的提升
政府和高校的种种政策与教育措施归根到底都是外部条件,如果个人缺乏创业意识,再良好的创业环境都无法培育出成功的创业典型。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能体现在创业环境的营造方面。研究表明,创业者的亲人是否拥有创业的经历对其创业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大学生社会交际圈内人员的创业经历对大学生的创业动机能产生直接影响。这些环境对大学生的独立判断力、职业生涯的发展规划可以起到积极的引導作用。高校可以鼓励有创业意向的学生增强与家人的沟通,争取家人的支持,同时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也应多接触亲友圈中有创业经历的人,多向其了解真实的创业情况,为今后的创业提供经验积累。作为创业者个人,应培养起从社交圈中获取有益信息的能力,有效利用周边环境增加与外界的接触,通过不断的观察、实践来提升个人的创业素养,未雨绸缪,为个人今后的发展打好基础。
综合而言,大学生创业需要一个良好的、完善的、健康的、可持续的创业环境,需要政府、高校在创业环境的建设中共同努力,但根本上更需要大学生创业者自身的积极努力,在大学期间不断提升职业技能,不断实践,在实践中完善知识储备,增加经验积累。
参考文献:
[1]于波,孙官耀.新形势下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2(15).
[2]张锡钦.探索就业创业教育体系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J].药学教育,2012(4).
[3]曲悦.刘颖迪.刘桂荣.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具体方式分析[J].时代金融,2012(23).
[4]王慧,李秉桓,赵红雨.大学生创业意愿及创业技能提升战略研究[J].信息系统工程,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