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颦一笑总关情

2016-07-04 00:04张丽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13期

张丽

摘 要:形象对于诗歌情感的把握以及艺术魅力的体现具有重要作用。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包含两类:一类是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另一类是诗人在作品中所刻画的人物形象。

关键词:抒情主人公;人物形象内涵;鉴赏人物的方法;答题步骤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3-273-01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诗歌是其中一颗耀眼的明星,而形象则是诗歌作品中最基本、最关键的要素。读陶潜“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可见其鄙弃官场、归隐田园之志向;读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可知诗仙之自信与狂放;读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可知子美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热肠。形象对于诗歌情感的把握以及艺术魅力的体现所具有的重要作用,由此可见。

高考古诗歌试题中鉴赏人物形象始于2008年广东卷,在此之后,2009年天津卷,2010年福建卷、山东卷,2011年四川卷、山东卷,2012年湖北卷、江苏卷、安徽卷,2013年辽宁卷、重庆卷,2014山东卷都有此类题目。因此,把握诗歌人物形象的内涵,演练人物鉴赏的方法及答题技巧,对于我们现阶段的高考语文复习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认识诗歌人物形象的内涵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包含两类。一类是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如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中刻画出的蔑视权贵、傲岸不羁的李白形象,“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归隐田园、寄情山水的陶渊明形象。

另一类是诗人在作品中所刻画的人物形象。比如韦庄《菩萨蛮》中这样写道:“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词人把当垆的女子比作月亮,在人们的印象中,月是柔和的,不像烈日般炽热醒目,月光朦胧而淡雅,却在不知不觉间装饰了人们的梦境。这里的女子也如月色一般,没有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的绝色,没有“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惊艳,静静地伫立在垆边,素手轻扬,一抹雪色转瞬即逝。江南山水晕染出的清雅灵秀之气扑面而来,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此外,如《念奴娇》中潇洒从容、指挥若定的儒将周瑜,《琵琶行》中色艺双绝的歌女等都是人们熟知的古诗典型人物形象。

当然,不管是哪一类形象,我们在鉴赏的时候都要深入挖掘:作者抒写自我,描绘自己的生活现状,抒发自己的生活理想,或喜或悲,主旨要明确;作者刻画他人,描摹他人的一颦一笑,目的何在,态度如何,或褒或贬,观点要鲜明。

二、鉴赏人物的方法

1、关注背景,知人论世。诗人表现的思想情感往往离不开他所生活的时代和社会背景,离不开他的生活经历,所以分析诗人形象和情感要注意关注背景、知人论世。对作者背景的关注来自两方面,一是资料的积累和储备,积累知名作者的生活经历、诗歌风格并熟记于心;二是关注诗歌的标题及相关注释,这些方面往往会提示我们作者写作此诗的生活境遇、思想状态。

2、关注人物形象特点,抓住刻画人物肖像、神态、语言、动作的语句。古典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不如小说中的形象丰满、完整,它往往以片段的形式表现出来,可以是人物的一个眼神、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一组人物的语言、声音,或是一个典型的细节。通过精当的描写,以简练的笔法刻画人物的形象,表现人物的性格,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

例:分析《诉衷情》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诉衷情

陆 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戊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词中“关河梦断”、“心在天山”描绘心理,“鬓先秋” “泪空流”刻画神态,“觅封侯”“戊梁州”摹写动作,再结合陆游的身世及注释,一个壮志未酬、报国无门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的英雄形象便出现在我们眼前。

3、借助诗中意象(人物所处的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意象是诗歌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它以一种静态的生命形式来呈现动态的思想情感。每一个意象、每一组景物都或明或暗地寄寓作者的情感。所以,通过对意象的分析,对意境的品味,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人物的形象。

例: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寻陆鸿渐不遇

皎 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

这里的“带郭”“野径”“桑麻”描绘了陆鸿渐家的环境,远离喧嚣,幽静荒僻;“菊”这一意象自陶渊明来就作为隐逸的象征;“山中去”“归来每日斜”这两个动词词组点明了陆鸿渐的行踪。这样我们就可以认识到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隐士。

三、规范答题的步骤

人物形象鉴赏的答案一般由三部分构成:

1、说特点。答题之时首先用一句话概括人物形象特点,通常为表示人物性格的一两个词语再加上人物的身份所组成,简而言之,即性格特征+身份。

2、析例句。人物的形象特征在诗句中是如何表现出来的,综合表达技巧的运用,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出来。

3、明主旨。抒情主人公在诗中的思想感情如何?作者刻画人物形象的目的何在?他对人物的态度怎么样?答题的时候要用明确的观点表达出来。

明白这三个步骤之后,我们就可以试着拟一下答案了。比如上文中陆鸿渐的人物形象分析,我们就可这样回答:步骤1: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隐士形象;步骤2: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步骤3: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说到这里,关于诗歌人物形象的鉴赏与答题技巧的讨论似乎可以结束了。但是,作为一门基础化人文化的学科,我们不仅仅要从实用的角度去教会学生思考和答题,更要引导学生从精神层面上去感知、去交流、去碰撞并产生火花。

形象,是作者情感的载体,是诗人对现实生活的反思,对未来理想的诉求。所谓“蓬首朱颜皆心语”,所谓“一颦一笑总关情”。鉴赏形象,不仅仅是如何分析如何答题,还能够透过那一个个鲜活的形象去愉悦审美,陶冶性情。

我们尊重陆鸿渐寄情山水、隐逸田园的人生选择,我们敬佩陆游渴望投身边旅、矢志报国的热忱,同时我们更应学习苏东坡身处逆境依然乐观豁达、迎难而上的人生态度。人生的诗篇正在展开,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在阅读古诗的过程中塑造一个独一无二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