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预防医学会
福建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与控制学科发展报告
福建省预防医学会
[摘要]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老龄化进程的推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呈快速上升趋势,已成为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该报告回顾了20世纪70年代至今福建省慢性病预防与控制学科的发展历程,概述了福建开展慢性病监测与调查、慢性病干预与管理、精神疾病防治管理、重点慢性病信息管理、能力建设与科学研究等工作的现状及取得的成就,并提出了今后慢性病预防控制学科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展望。
[关键词]慢性病 预防控制 成就 展望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性病”)是一组发病潜伏期长,一旦得病不能自愈,且很难治愈的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病程长,流行广、高负担、致残致死率高,导致的死亡人数已占我国总死亡人数的85%,导致的疾病负担已占总疾病负担的70%,成为我国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
福建省自20世纪70年代开展慢性病防治工作,在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下,经过各有关部门和单位以及广大慢性病防治工作者几十年的艰苦努力,积极做好慢性病综合预防控制,学科也得到发展,我省慢性病防治工作取得了初步成绩。
1.1慢性病监测与调查
建立和完善慢性病监测系统、开展慢性病监测与调查是动态掌握慢性病发病、患病、死亡及危险因素的流行状况和变化趋势,确定慢性病预防控制优先领域,制定政策和评价干预措施效果的重要基础。经过多年努力,我省已初步建立了常规的死因监测、肿瘤登记报告、心脑血管事件报告,以及每3年一次的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慢性阻塞性肺病监测等。通过这些监测系统,掌握了我省居民的死因、主要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肥胖、血脂异常等)患病及其危险因素、恶性肿瘤、心脑血管事件以及慢阻肺等发病水平及其变化趋势。
1.1.1死因监测
死因监测工作是通过持续、系统地收集人群死亡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死亡水平、死亡原因及变化趋势和规律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死亡资料分析产生的期望寿命、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幼儿死亡率等健康指标和死因统计信息是反映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水平和文化发展状况的重要科学指标,可为国家制定社会经济发展政策、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和卫生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是医学、人口学、社会学等科学研究的基础信息。
1.1.1.1死因回顾调查
我省死因监测工作始于1976年,在卫生厅的统一领导下,全省所有县市参加了1973—1975年的全国第一次死因回顾调查,奠定了我省死因监测工作的基础。此次调查地区年平均人口2114.18万人,除莆田市(只抽查1/5人口外),其他县市都是全人口调查。调查显示,我省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为124.62/10万(占19.74%),为城乡居民首位死因;恶性肿瘤死亡率为91.38/10万(占14.48%),居第2位;传染病的死亡率为90.14/10万(14.28%),位居第3。
1989年,我省在全国率先进行1986—1988年的第二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调查地区年平均人口数307.25万人,占全省1/10以上。调查14个县市,分别是福州、厦门、三明3个市的城区(城市点),长乐、莆田、惠安、南安、长泰、漳浦、 永定、沙县、宁化、松溪、福安(农村点)。本次调查采用分层抽样法,经验证,资料具有全省代表性。调查结果显示,我省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25.23/10万(占21.76%),为第1位死因;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为104.94/10万(占18.23%),为第2位死因;脑血管病死亡率为81.81/10万(占14.21%),为第3位死因;传染病死亡率降至33.76/10万(占5.86%),列居第7位。
2006年,我省梅列、惠安、建瓯、永定、蕉城等5个国家疾病监测点和长乐、同安两个肿瘤高发点参加了2004—2005年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本次调查由于抽样原因,不具有全省代表性。
1.1.1.2死因常规监测
1989年,我省将第二次参加死因回顾抽样调查的县区纳入死因监测的常规工作,监测点几经变迁,至上世纪90年代中期形成较稳定的规模。2003年起,稳定为14个(全纳入卫生部的全国死因统计点),监测人口430万人,占全省人口数的1/10以上,每年向卫生部上报监测数据。这14个点基本上能反映全省的情况,不足之处是南平市没有监测点,有4个点是进行辖区10%人口的调查,影响了资料的代表性。
2004年,全国疾病监测系统由1990年建立之初的145个监测点调整至161个,我省梅列、惠安、建瓯、蕉城和永定5个县(市、区)被纳入其中,开始开展覆盖全人群全死因监测,覆盖我省250万人口。
2007年,在考虑了全省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人口构成、疾病谱、既往的工作基础和成本效益,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新增台江、思明、涵江、将乐和长泰5个县(区),连同5个DSP点构成我省疾病监测系统,覆盖人口约420万人,报告模式也由单机版改为网络直报。
2013年,国家对原卫生部死因统计点和中国疾控中心的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进行整合,扩大国家死因监测点的覆盖面,在10个原省级疾病监测点的基础上新增了长乐、连江、仙游、宁化、丰泽、石狮、漳浦、新罗、延平、屏南等10个县(市、区)组成福建省疾病监测系统,这20个国家死因监测点覆盖全省960万人口,约占全省人口的26%,在地域、人口和经济上更具有良好的省级代表性。
2014年,经过努力,厦门市、福州市、三明市、南平市和龙岩市已实现覆盖全市的死因监测。
近30年的死因监测分析结果显示,我省居民疾病死亡谱发生了很大变化。2014年我省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数据显示,恶性肿瘤上升为首位死因,死亡率157.07/10万(占28.77%);呼吸系病死因降到了第4位,死亡率为60.93/10万(占11.16%);传染病在死因中的位次已降至第10位后。1.1.1.3 医院死亡病例网络报告
2003年“非典”疫情之后,我国加大了对公共卫生领域信息化的投入,原卫生部要求2004年4月起,全国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死亡病例必须实行网络报告。由于风俗习惯、经济状况等原因,大部分死者及其家属选择在家“终老”,在医疗机构死亡比例不足10%。因此,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的死亡数据不能代表全人群的数据,但该数据可作为全人群死亡数据的重要补充。
1.1.2肿瘤登记报告
肿瘤登记是一项按一定的组织系统进行经常性的收集、储存、整理、统计分析和评价肿瘤发病、死亡和生存资料的统计报告制度。为掌握我省恶性肿瘤流行情况和分布特征,通过“全省范围内以医院为基础的肿瘤登记”与“肿瘤登记地区以人群为基础的肿瘤随访登记”两个系统,我省逐步建立了具有本省特色的肿瘤登记报告体系,两个系统互相促进、互相补充,提高了人群肿瘤登记的数量和质量。
1.1.2.1以医院为基础的肿瘤登记报告
1988年,以医院为基础的肿瘤登记报告体系初步建立,2005年,省卫生厅制定《福建省癌症预防与控制规划纲要(2004—2010年)》,提出完善癌症信息登记系统;2007年,省卫生厅下发了《关于开展恶心肿瘤随访登记报告工作的通知》(闽卫函〔2007〕571号),在全省范围内建立由福建省肿瘤防治办公室、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报告医院共同组成的恶性肿瘤新发病例报告网络,在全省二级以上医院开展恶性肿瘤住院患者发病登记报告工作。
1.1.2.2以人群为基础的肿瘤登记报告
以人群为基础的肿瘤登记是国际公认的有关肿瘤信息的收集方法,是反映癌症发病和死亡水平的重要基础数据。我省人群肿瘤登记报告工作始于1988年,在胃癌高发现场长乐县(现长乐市)成立肿瘤登记处,开展人群肿瘤发病与死亡登记报告工作。2009年起,我省的全人群肿瘤登记点陆续增加。截至2014年,我省开展全人群恶性肿瘤登记报告并上报数据资料的有思明、湖里、集美、海沧、同安、翔安、长乐、建瓯、惠安、涵江、永定、永安、长泰等13个县(市、区):覆盖527万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14.2%。肿瘤发病报告按照国际惯例,延后三年进行统计。
我省肿瘤登记地区2011年新发恶性肿瘤病例10506例,粗发病率为269.12/10万,男性新发恶性肿瘤病例6470例,粗发病率为328.07/10万,女性新发恶性肿瘤病例4036例,粗发病率为208.94/10万;居我省肿瘤登记地区2011年恶性肿瘤发病第1位的是胃癌,其次是肺癌、肝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消化系统肿瘤是我省肿瘤登记地区最主要的恶性肿瘤。
我省肿瘤登记地区2011年恶性肿瘤死亡报告6418例,粗死亡率为164.40/10万,男性恶性肿瘤死亡报告4408例,粗发病率为223.51/10万,女性恶性肿瘤死亡报告2010例,粗发病率为104.05/10万;居我省肿瘤登记地区2011年恶性肿瘤死亡第1位的是肝癌,其次是肺癌、食管癌、胃癌和结直肠癌。
1.1.3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监测包括对主要慢性病与一些不良生活习惯的行为学监测。2004年9月至2005年5月,我省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惠安县、蕉城区、永定县、仓山区、 荔城区、长泰县、思明区、建阳市、清流县首次开展福建省成人(18~69岁)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监测。共完成36个乡镇/街道、108个村/居委会、3780个居民的问卷调查和体格测量(包括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和血压测量),收集了慢性病相关的主要危险因素(吸烟、饮酒、饮食习惯、体力活动等)、精神与健康状况和有关卫生保健服务方面的资料,掌握了我省居民吸烟、饮酒、饮食习惯、体力活动、超重、肥胖、高血压等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现况。
2007年,梅列区、惠安县、建瓯市、永定县和蕉城区5个国家级疾病监测点参加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进行的第二次危险因素调查,每个监测点调查320人,全省调查1610人。调查对象为15~69岁的常住居民,个别地区还对吸烟的知识和态度以及空腹血糖进行了检测和调查。此后每三年为一轮,在5个监测点完成国家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常规监测任务,每年完成3000个常住居民的问卷调查、体格测量、生化检测。2011年完成了对2010年3000例调查对象的追踪调查工作,2012年完成了流动人口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的监测任务。我省在2004年、2010年进行了监测人群的扩大,获取了省级代表性的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的相关患病数据,基本掌握了我省城乡居民主要慢病的流行状况和变化趋势,2013年起,省级代表性的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工作成为常态化。
2004年至2013年间,我省18岁及以上成人总吸烟率在34.0%到35.3%波动,男性从76.1%下降到68.2%,女性从1.8%下降到1.5%,农村居民的吸烟率一直高于城市;调查人群饮酒率从52.8%下降到45.1%,2004年人群过度饮酒率为5.8%,2013年居民危险饮酒率为3.0%,有害饮酒率为2.4%;调查对象进行休闲性活动的比例从21.3%下降到18.3%,2004年每日业余静坐时间3小时以上的比例为23.6%,2013年平均每日静坐时间为5.0小时。
2004—2013年,我省居民超重率、肥胖率分别从 20.1%、5.1%上升到26.5%和9.4%;高血压患病率从13.5%上升到20.4%%,男性从15.3%上升到23.6%,女性从11.6%上升到17.2%;高血压知晓率从28.4%上升为36.6%,治疗率从22.6%上升为93.7%,控制率从8.3%上升为35.1%;2011年首次获取的我省城乡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为8.0%,其中男性为8.5%,女性为7.6%,城市居民糖尿病患病率高于农村居民;糖尿病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分别为33.9%、95.1%、40.0%;2013年获取的我省城乡居民高胆固醇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患病率分别为9.0%、17.8%、12.5%。
1.1.4其他监测
1.1.4.1心脑血管急性事件登记报告
为及时获得完整、准确的居民心脑血管事件发病水平,动态了解发病变化趋势,2011年起,我省在已创或在创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开展心脑血管事件报告工作。2014年,长乐市、思明区、石狮市被确定为全国心脑血管事件监测点。各监测点辖区内所有医疗机构需对诊治的急性心梗(I21-I22)、心源性猝死(I46.1)和脑卒中(I60-64)病例(户籍人口)进行报告,报告方式为改造HIS接口配置直接进行数据交换、批量导入或手工录入三种。通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集心脑血管事件病例,掌握我省人群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水平、人群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为制定心脑血管疾病防控对策、开展防控效果评价提供依据。目前,心脑血管事件登记报告系统工作正有序进行中。
1.1.4.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监测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是一类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呈进行性发展,多与肺部对有害颗粒及气体的异常炎症反应相关。慢阻肺病情长期牵延,不断加重,不但影响个人身心健康,而且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在我国,慢阻肺也是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2012年,全国死因监测数据显示,非感染性呼吸系统疾病仍然是第3位死亡原因,而慢阻肺所占比例高达91.4%。目前,我省缺乏人群慢阻肺患病情况和流行趋势的数据。2014年,慢阻肺监测纳入中国居民慢性病与营养监测体系,台江区、建瓯市、宁化县和漳浦县4个监测点被纳入监测范围,对辖区内抽样40岁及以上居民2400名进行问卷、体捡和肺功能检测,掌握慢阻肺及其相关因素的流行情况与变化趋势,为制定慢阻肺防控政策提供科学依据。该项监测工作有望实现每三年一轮的延续,同时在条件成熟后,还将通过扩点实现省级代表性监测数据的产出。
1.2慢性病干预与管理
从上世纪90年代同安、长乐肿瘤高发点调查起步,逐步发展到今天面向全省以提高居民健康意识为主要目标、以加强高危人群和慢病患者管理为主要手段的全面健康促进,我省慢性病干预工作走过了一段艰难历程。当前的干预工作重心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展开:一是针对一般人群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通过全民健身活动、支持性环境建设、健康指导技术推广等手段改善人群的健康生活方式;二是加强慢性病高危人群的发现与干预,通过首诊测血压、单位体检、社区筛查、癌症筛查、早诊早治等方式发现慢性病高危人群,强化追踪管理,研发并提供针对性的健康支持性工具,营造合理膳食、戒烟限酒、适量运动的支持性环境,降低高危人群的慢性病个体风险;三是深化慢性病患者的管理与自我管理,通过专科医院规范化诊疗和社区基层医疗机构规范化管理的协同,开展慢性病患者的一体化管理,积极创造条件推动慢性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控制慢性病危险因素,降低慢性病的疾病负担。
1.2.1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2011年1月,根据省卫生厅的安排,三明市梅列区率先开展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试点工作,试点县区以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为基础,积极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慢性病防控氛围,通过实施人群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开展重点人群早诊早治、加强高危人群、慢病患者管理与自我管理等多项措施,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2012年以来,随着省卫生计生委的积极推进以及地方政府对慢病防控工作的日益重视,各地积极开展示范区创建,示范区试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与推广。截止2015年5月,我省已有3个设区市建成4个国家级示范区,6个设区市建成11个省级示范区,另有6个县区正在创建省级示范区。
示范区创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以点促面,成功打破了我省慢病防控工作薄弱的局面,不但提高了辖区内居民的健康意识与健康水平,其成功的经验和做法起到了良好的引领示范作用,为全省慢病防控政策措施的出台提供了先行先试的经验,为其他条件落后县区慢病防控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用的选择与参考。示范区创建工作的下一步重心是在继续支持有条件县区开展创建的基础上,转入进一步提升已创示范区建设上来,起到更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1.2.2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
2008年,根据卫生部的统一部署,我省启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该行动以“和谐我生活,健康中国人”为主题,提出了“我行动,我健康,我快乐”的口号。近年来,在省卫生计生委的积极部署及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活动已覆盖全省90%县区。行动地区结合当地特色,积极开展“健康单位”“健康社区”“健康食堂/餐厅”等健康示范创建工作;探索性地开展“健康步道”、“健康主题公园”等支持性环境建设;开展快乐十分钟、无烟单位创建等特色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重点人群生活方式干预;加强健康指导员培训,积极推广健康指导技术。至今全省共有76个县(市、区)启动了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覆盖率达90%;累计创建各类健康支持性环境达704个,其中健康步道47条、健康主题公园17个,健康知识一条街10条,健康餐厅/食堂188家,健康单位94家,健康社区109个,健康学校17家。
通过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的开展,为社会大众搭建了改善不良生活方式的平台,随着下一步行动向广度与深度的继续推进,平台的覆盖面与影响面将进一步增强,健康步道、健康主题公园、健康自测小屋等支持性环境更加便利可及;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的健康生活方式理念将深入人心,人群健康意识的提升将为我省慢病防控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2.3高血压、糖尿病社区防治
从1997年起,我省在梅列区、思明区、台江区、丰泽区、芗城区的5个社区开展慢病综合防治示范点,取得了初步的经验。2009年扩大到鼓楼、台江、集美、城厢、丰泽、芗城、新罗、梅列、延平、霞浦等10个县(区)的13个社区,开展社区高血压、糖尿病综合防治项目试点,实施以社区为基础,应用健康促进和行为危险因素干预、规范治疗和管理的三级预防综合防治策略,促进社区慢性病防治工作。
2008年,厦门市思明区开元社区开展“健康体重与血压管理关键技术”社区应用项目,收集社区35岁以上居民2524人的疾病相关信息,进行身高、体重、腰围、血压、空腹血糖、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生化指标体检,资料经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筛查分析后,进行分类干预管理,对一般人群加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对慢性病高危人群进行风险评估、高血压患者危险分层与疾病管理,进行个性化的生活行为方式干预和疾病管理,并对效果进行评估。
1.2.4慢性病患者管理
1.2.4.1慢性病一体化防治管理
2004年,在厦门市思明区中华社区、厦港社区开展中国糖尿病管理模式探索项目试点。通过建立患者信息数据库、实施糖尿病临床防治指南、加强患者教育、开展患者的定期随访,与厦门市第一医院开展了糖尿病人双向转诊,探索实行社区—医院一体化的糖尿病防治和管理。建档管理615例糖尿病患者,随访人次数1687次,实行规范的动态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规范管理糖尿病患者,减轻病情,预防和延缓并发症,减少医疗费用。项目实施后,社区医生、护士、慢病防治专业人员的糖尿病防治知识和技能明显增强,糖尿病患者治疗和管理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2011年底,在总结近些年慢性病防治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国内一些成功做法,结合我省实际情况,探索慢性病一体化防治管理,针对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重性精神疾病4种主要慢性病进行科学管理,明确了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基层医疗机构、疾控机构在慢性病防治的职责,探索在慢性病预防、治疗和管理中的分工协作机制,医防结合,优势互补,建立“医院—社区”一体化的慢性病防治管理模式。
通过二级及以上医院“HIS系统”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居民健康管理系统”导入的慢病管理软件提取慢性病有关信息后与居民健康信息管理数据中心的数据交换,实现对辖区内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主要慢性病和重性精神疾病发病与管理的信息收集。各级疾控机构主要负责慢性病管理信息系统辖区内慢性病与相关危险因素信息的收集汇总、统计分析,建立慢性病人信息数据库。对辖区慢性病流行、行为危险因素及管理效果进行综合分析,开展慢性病信息报告管理。
目前,我省慢性病一体化防治管理工作正逐步推进,截至2015年6月底,全省已有119家医疗机构实现信息报告,累计报告4种慢性病233783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接收患者24894例进行随访管理。省疾控中心每季度对全省数据进行整合分析,编撰《福建省慢性病报告与管理信息分析》10期,提交有关领导与部门决策参考。
2012年,省卫生厅充分发挥三甲医院诊治慢阻肺、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主要慢性病的学科优势,在省立医院、福建医科大附属医院、协和医院、省肿瘤医院、省口腔医院、福州市第四医院分别成立了省慢阻肺防治中心、省癌症防治中心、省高血压防治中心、省糖尿病防治中心、省口腔卫生防治中心、省精神卫生防治中心、省冠心病防治中心等7个慢性病防治中心,配合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挥各自职能与优势,相互合作,实现医防结合,提高慢性病防治水平。
1.2.4.2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管理
2009年,国家制定并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将高血压、糖尿病纳入项目内容,按项目为城乡居民免费提供,所需经费由政府预算安排。2009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15元,2014年达35元。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09年版)》要求,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实施,对35岁以上人群实行门诊首诊测血压和糖尿病高危对象筛查,对确诊原发性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定期进行随访,询问病情、进行体格检查及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等健康指导。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及其他专业防治机构加强对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业务指导、规范培训,卫生行政等有关部门建立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制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得到了广泛的开展,推进了各项慢性病防治工作在基层的落实,提高了慢性病规范化管理率,取得了显著进展和成效。截至2014年底,管理高血压患者253多万人、糖尿病患者76多万人。
2011年,我省开展了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将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管理列入评估考核内容。全省各地市积极开展示范区创建,构建了慢性病综合防控体系,完善了慢性病结合综合防控策略,结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加强了慢性病患者规范化管理,提高社区高血压和糖尿病管理率。截至2014年年底,设立思明、集美、海沧、湖里、鼓楼、长乐、丰泽、武平、梅列、永安、延平11个国家或省级示范区,累计管理高血压患者66多万人,糖尿病患者33多万人。
1.2.5癌症早诊早治
从2008年到2011年,先后完成了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和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对重点人群、重点癌症的筛查,以期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高癌症患者生存期。
1.2.5.1乳腺癌
(1)城市妇女乳腺癌筛查
2008—2009年间,对厦门、漳州两市35~69岁城市妇女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临床手检、钼靶X线、超声、病理等筛查,任务数38000人,实际筛查人数34822人,通过筛查确诊乳腺癌26例,其中早期癌9例。
(2)农村妇女乳腺癌筛查
2009—2011年,每年对福清、闽侯、尤溪、永安、屏南、霞浦县、连江、罗源、仙游等的农村项目点35~59岁农村妇女进行乳腺癌筛查,通过流行病学、临床手检、超声、钼靶X线、病理等方法开展筛查工作,任务数36000人,三年实际筛查36652名农村妇女,其中确诊乳腺癌19例,早期癌9例。
1.2.5.2子宫颈癌
2008—2009年,在霞浦县对30~59岁的适龄妇女进行子宫颈癌筛查,主要通过流行病学调查、醋酸染色肉眼检查(VIA)、碘染色肉眼检查(VILI)、阴道镜、病理等进行子宫颈癌筛查,任务数5500人次,实际筛查人数5656人次,通过筛查诊断发现CIN III(原位癌)6例,浸润癌1例。
1.2.5.3食管癌/贲门癌
2009—2010年,在同安、惠安、涵江、长乐等项目点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内镜检查和碘染色、病理检查等方法,对40~69岁当地人群进行食管癌/贲门癌筛查,任务数9000例,共筛查6903例,筛查出原位癌(重度异型增生或高级别上皮内肿瘤)及癌症患者49例,其中早诊病例29例。
1.2.5.4鼻咽癌
2009—2010年,在闽侯县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头颈部检查及EB病毒抗体检查等进行初筛、阳性病例进行鼻咽镜、活检和病理检查等方法进行筛查,筛查人群为30~59岁闽侯上街镇当地常住居民,任务数为诊断性阳性1500人,共筛查13042人,筛查出诊断性阳性1521例,鼻咽癌6例,其中早期病例3例。
1.2.5.5肝癌
2009—2010年,在厦门同安筛查当地35~64岁男性和45~64岁女性常住居民,通过流行病学调查、血清HBsAg检查作初筛查,阳性者联合应用血清甲胎蛋白(AFP)和B超作进一步检查,共筛查3381人,筛查出诊断性阳性人数513人,肝癌病例1例。
1.3精神疾病防治管理
从2005年开始在福州台江、闽清开展精神疾病防治管理工作后,逐步向全省推广,2015年已覆盖全省所有县区,成为全省性的常规工作。经过十年的实践与拓展,在综治、公安、民政、残联等部门配合下,通过专科医院规范化诊疗、基层医疗机构康复与管理、疾控部门协调管理,我省摸索出一条适合本地实际的精神疾病防治模式,取得了较大的社会成效。截至2014年,全省累计复核诊断并建档立卡严重精神障碍患者109102人,其中99226人纳入了规范化管理,管理率达90.95%;累计对5943年例次贫困患者提供免费药物治疗及相应的专项化验和免费复诊,对2245例次肇事肇祸患者进行应急处置,为贫困患者提供1186例次紧急住院治疗,解锁、救治关锁的重性精神病人57例。
精神疾病防治管理工作的全面开展,降低了我省重性精神疾病肇事肇祸发生率,减轻了恶劣的社会和经济影响;有力地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2013年《精神卫生法》以及相关法律规定的陆续出台,防治工作得到了更加有力的支持与保障。随着精神疾病防治工作的全面覆盖,精神卫生资源不足、基础薄弱、能力不足等缺陷愈发明显。2015年我省选取厦门市作为精神卫生综合管理试点,通过政策引导,完善工作体系,加强多部门协作,创新患者服务等措施,以全面提升精神卫生综合管理质量与水平。通过成功经验的总结与推广,我省精神卫生工作总体薄弱的局面得以改善。
1.4信息管理与应用
随着国家疾控体系信息建设快速发展,我省慢性病信息建设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全人群死因监测、恶性肿瘤发病登记报告、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慢性病一体化防治管理等一大批慢性病相关信息先后在全省启用,为我省获取慢病基线数据及下一步的针对性干预打好了基础。当前我省慢性病信息应用主要有三类:一是疾病报告系统,例如全人群死因监测、伤害监测、恶性肿瘤发病登记报告、严重精神障碍发病报告等;二是疾病管理系统,例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软件平台、慢性病信息管理系统、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系统等;三是慢性病工作信息平台,例如全民健康生活方式信息管理平台、慢性病综合管理示范区信息管理系统等。信息系统绝大多数由国家构建全国统一的服务平台,各级疾控依托平台开展业务管理。
慢性病信息建设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主要有:一是信息建设归口不同,导致信息建设重复或交叉重叠、基层医生重复报告、资源不足与资源浪费并存的问题;二是服务平台多数由国家建设,容易出现系统超负荷、不稳定,出现问题反馈不及时,维护困难等问题;三是数据标准制订滞后,导致不同系统之间数据共享利用困难、系统升级困难等问题;四是相同的工作由于信息建设归口不同、平台不同,导致管理考核指标差异甚至矛盾,降低了信息的可信度与准确度。基于上述问题的考虑,按照卫生部《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2011—2015年)》的要求,我省从2013年开始筹划建设省级慢性病信息管理平台,考虑建设统一的慢性病信息门户,按照疾病报告、管理、工作信息采集等需求整合并建立分类的信息平台,实现数据采集、信息审核和分析等功能模块,建立省级数据中心集中管理,全面采用最新数据标准,实现与国家各相关系统的数据交换与共享。目前平台建设工作正在推进当中。
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省内医学院校及专业防治机构长期重视防治与科研相结合,选择一些慢性病高发现场,开展慢性病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积极申报各类科研课题,在慢性病流行、预防等方面进行了防治合作和科研探索,提高慢性病防治的科技支撑能力,推广慢性病预防、早诊、早治等适宜技术。同时加强学科骨干和青年人才培养,使其在业务和素质上茁壮成长,成为慢性病防治学科的中坚力量。自1992年来,先后获得国家、省、厅级科技进步奖10项,与国内外有关单位、机构合作申报各类科研课题21项,取得了一定成绩,见表1、表2。
表1 福建省慢性病预防控制学科主要获奖情况
表2 福建省慢性病预防控制学科主要申报课题情况
根据福建省预防医学会第四届理事会第十次常务理事会会议决定,经过积极的筹备工作,省预防医学会2013年9 月26日在厦门市召开“福建省预防医学会慢性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学术交流会”。会上,选举吴兆燊为主任委员,缪剑影、洪涛、周策、李文燕、李跃平为副主任委员,林曙光等60名代表为委员。邀请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常务副院校长,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李立明教授,省肿瘤医院应敏刚院长、福建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张文昌院长分别做“慢性病的社会决定因素”、“当前福建省慢性病预防与控制若干问题的思考”、 “福建省肿瘤防控体系建设”的专题讲座。
2014年11月27~28日,福建省慢性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在建宁县举办第二次学术会议,全省各地的专业会员100多人参加进行学术交流和研讨。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城镇化、工业化和人口老龄化加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为主的慢性病发病呈上升趋势,加之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慢性病患者带病存活时间延长,使得我国慢性病患者人群日益庞大,已成为我国城乡居民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我国正处于健康转型期,慢性病行为危险因素高度流行,造成慢性病发病率逐年攀升,疾病负担、经济负担加剧,已引起政府的高度关注。“十二五”规划提出“人均期望寿命提高1岁”的指标,为我国慢性病防控提供了重要发展机遇,也给慢性病防治带来了巨大挑战。我们要抓住机遇,把加强慢性病的防控作为改善民生、推进医改的重要内容,采取有效措施,共同努力应对慢性病。
3.1建立慢性病综合防控机制,落实慢性病防控措施
慢性病的发生发展与遗传、环境、社会等多因素有关,与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因素密切相关,防治需从传统的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目前慢性病现有的防治工作正面临着一些问题:干预措施更多停留在个体水平上,如针对个体的健康教育、行为强化干预、疾病管理和治疗等,忽视了社会环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干预措施主要是医学干预措施,忽略了政策、法律、经济等措施在慢性病干预中的作用;慢性病控制仍以卫生部门作用为主,忽略了政府的作用和其他部门的协作;有关慢性病防治的政策还不够,力度不强,没有形成政策支持性环境;社会大众对慢性病预防知识不足,戒烟、限酒、减盐、少油、增加身体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难以自觉践行,干预效果差。改变不良生活方式不能仅靠知识传播,慢性病患者的管理也不能仅靠临床治疗,减少慢性病的发生需要结合社会经济与文化环境的转变,通过社会环境的改善促进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的形成,针对人群的主要危险因素,如吸烟、饮酒、不合理膳食和身体活动不足等,应从国家层面采取全面、联合行动,这是减少主要慢性病发病率的一个具有成本效益和可持续的解决途径。在加强慢性病防控知识宣传的基础上,慢性病的防控应加强营造社会支持环境,从与慢性病危险因素相关的社会决定因素出发,建立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的慢性病防治体系,树立大卫生观念,进一步明确政府和相关部门与社会组织的慢性病防控责任,把防控慢性病纳入到所有政府部门的政策中去,逐步形成全社会综合防控的氛围。近年来开展的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和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已成为慢性病防控的抓手,促进慢性病防控模式的不断发展,对慢性病的综合防控也产生了积极影响和显著成效。今后我们还将继续深入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和示范区建设,扩大覆盖面,深化内涵,全省县(市、区)实现行动100%覆盖,示范区达25%。
3.2加强卫生体系内部各机构之间的协调与配合,提高专业防治队伍服务能力
慢性病防控工作的开展需要各个机构间相互协调与合作,虽然我省疾控机构、专业防治中心、医疗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等都在开展慢性病防治,但还没有形成一个有机协调的体系,各机构的防控工作均按照各自的防控需求分别进行,缺乏部门和机构间的交流,导致获得的成效和数据无法及时共享,难以形成工作合力。相对传染性疾病而言,慢性病防治工作起步晚,体系与工作机制不完善,人员缺乏,技术力量薄弱,这些因素影响与制约着慢性病防控工作。因此,在卫生系统内,应建立和完善由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协调,疾控机构业务牵头,医院和专病防治机构技术支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实施主体,分工明确、上下联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慢性病专业防治体系,加强临床医学与公共卫生整合,促进慢性病防控关口前移。
学科要发展,人才是重要的因素,要积极充实疾控中心慢性病防控人员,使其占各级疾控机构专业人员的比例达5%以上,形成一定数量的慢性病专业防治队伍。通过举办各类培训班与学术交流活动,开展继续教育,进行慢性病防治技术规范化培训等方式,加强各级疾控中心慢性病防控人员能力建设,提高慢性病防治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同时要加强学科带头人和技术骨干培养,造就一批慢性病防治专家,提升学科创新能力。
3.3建立和完善慢性病监测系统,为防控措施制定与效果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监测系统连续准确地监测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病等的发生、发展趋势,以及相关危险因素在人群中的分布与变化。在现有监测的基础上逐步增加慢性病监测内容,努力提高监测质量,通过搜集国内外相关信息,了解掌握监测新方法、新技术等动态信息,利用监测系统收集公众健康、疾病、死亡、健康影响因素等信息,及时掌握其现状及变化情况,为疾病控制、人群健康保护和促进策略的确定及措施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3.4加强科研,开展慢性病基础研究和应用性研究
慢性病多为环境与基因交互作用的结果,是复杂基因疾病,需要应用新技术和新方法进行深入研究,从而更加全面、深入地认识疾病的因果联系。虽然分子流行病学在疾病研究中已经从对单个基因的研究转变到基因间的联合作用以及以通路分析为基础的研究,但所涉及的都是比较简单的分析,没有认识到通路之间复杂的内在关联和相互作用。目前已经有利用全基因表达谱分析和相关通路分析来回答环境暴露和暴露标志物及早期效应的研究。最新的技术和方法使我们能够进行遗传易感性 (DNA基因组)、基因表达(转录组)、蛋白质(蛋白质组)和代谢产物(代谢产物组)的相互作用研究,将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与系统生物学所采用的技术和方法相结合,即系统生物学方法。慢性病学科发展与研究也应与时俱进,努力从传统流行病学过渡到系统流行病学,要加强国内外交流合作,加强慢性病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转化医学研究,解决慢性病防治在病因和适宜技术选择、基层防治模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加大技术推广和科学普及工作力度,促进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和利用,全面提高慢性病综合防治能力。
3.5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慢性病防控能力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信息技术建设的发展,如何构建慢性病信息管理系统是我们面临的挑战,现有的慢性病有关信息系统分散在各级医疗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疾控机构,存在各系统彼此独立、系统间没有关联的“数据孤岛”等现象,达不到信息共享,无法发挥其更大、更广泛的作用。目前,国家人口健康信息系统建设已列入“十三五”发展规划,我省应充分抓住机会,通过构建以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为依托,医疗机构电子病例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电子健康档案为基础,疾控机构业务信息管理的慢性病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疾病的全程动态监测管理,从而提升慢性病的监测及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 顾秀英,胡一河.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与控制[M]. 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3.
[2] 福建省卫生厅.福建卫生30年[M]. 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3]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4[M].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5.
[4] 福建省卫生厅疾控处,等. 2013年福建省慢性病监测分析报告,2014.
[5]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报告2010[M]. 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12.
[6] 应敏刚.2014年福建省恶性肿瘤报告[M].福州: 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7] 马家奇.公共卫生信息资源管理及信息化规划方法[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课题组成员:
1. 李文燕,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
2. 林曙光,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报告第一执笔人;
3. 钟文玲,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
4. 李晓庆,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管医师;
5. 叶 莺,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医师;
6. 林 熙,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管医师;
7. 陈铁晖,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