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县人民政府 钱洪文
扎紧粮食篱笆墙筑牢耕地保护线
安吉县人民政府钱洪文
近年来,安吉县人民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土地资源管理各项规定,按照“保障保护、节约集约、依法依规、维权维稳、有责有方”的思路,扎实做好土地整治、耕地保护、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等工作,连续15年实现了耕地占补平衡,为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平稳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形成耕地保护工作的强大合力
成立了由县长为组长、分管常务副县长为副组长,县级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保护耕地和造地改田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国土资源局主要负责人兼办公室主任。各乡镇(街道)也全部成立相应的工作组织,并定期分析,研究对策,从而在全县形成了耕地保护的强大合力。
2.强化责任落实,形成耕地保护工作的强大动力
严格落实乡镇政府耕地保护工作第一责任人责任, 把耕地保护目标责任考核结果作为履职评价和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每年都层层分解上级下达安吉县的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有量任务。全县15个乡镇(街道)、187个行政村、2000多个村民小组分别向县、乡镇人民政府、村委递交了耕地保护责任书。基本农田全部按地块将保护责任落实到户,全县共发放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卡20.9万份,登记造册2.2万册,实现了责任到人、责任到户,从而在全县形成了耕地保护的强大动力。
3.营造工作氛围,形成耕地保护工作的强大推力
通过“4·22地球日”“6· 25土地日”等主题活动,运用网络、电视、报纸等对耕地保护工作进行广泛宣传,营造耕地保护的良好氛围。在全省率先运用有线电视台设立国土信息公开栏目,应用“村村通”信息平台,使14.5万户家庭通过有线电视查看国土管理有关信息,让“阳光国土”走进千家万户。真正把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从“一家管、大家用”转变到“大家管、大家用”上来,把耕地保护的监管从“单打独斗”转变到“共同作战”上来,从而在全县形成了耕地保护的强大推力。
农整后土地
1.突出规划引领
紧紧抓住土地利用规划调整完善全省试点的契机,结合国土遥感监测影像、农用地分等定级、坡度分析及地力等级等数据,摸清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的不同潜力区,按照潜力等级,将高等级潜力区内优质耕地优先划入永久基本农田。通过规划调整,禁止建设区由原规划的19%提高至52%,规划建设占用耕地比例由原规划的65%下降至51%,坡度6°以下优质基本农田净增加10260亩。
2.加快项目推进
积极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自2010年9月开展以来,全县已累计投入资金45亿元,实施农整项目43个,签订农房搬迁协议9300余户,累计拆除农房9400余幢,已复垦建设用地9580亩,有利保障了全县社会经济发展对用地指标的需求。大力实施垦造水田,不断加大政策激励引导,垦造水田补助标准由原来的3.5万元/亩提高至13万元/亩(旱改水补助标准确定为8万元/亩),在提高垦造水田补助标准的同时,降低垦造旱地的补助标准,以一升一降的形式,切实提升垦造水田实施主体的工作动力。自标准提高以来,共计实施垦造水田项目52个,面积1800亩,同比上升25%。全面完成高标田建设。科学编制《安吉县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实施方案》,加强部门衔接,有效整合各类涉农项目,实现资源共享,避免重复投入,举全县之力推进此项工作。截至目前,共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21.04万亩,提前超额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
3.狠抓整治质量
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推进,实现耕地数量与质量双提升。通过人大监督、政府监管、纪检监察、群众监理,对整治项目规划设计、施工进度、工程质量、资金使用进行全程监管,确保造出量足质优的优质耕地。落实新增耕地耕作主体,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相结合,在调整产业结构上下功夫,引导农民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努力实现规模化经营。注重项目后期管护,落实管护责任,确保项目发挥长期效益和综合效益。2012年12月,安吉县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开展了建设占用耕地表土剥离再利用工作,专门出台了《安吉县建设占用耕地表土剥离再利用管理暂行办法》。工作实施以来,累计投入财政资金3000余万元,完成表土剥离项目36个,剥离面积2499亩,剥离优质表土约45余万方。优质耕作层表土的运用,缩短了土壤熟化时间,极大提高了土地整治新增耕地质量,这项工作得到了国土部和省、市领导的高度肯定。
乌山石矿复垦后
1.保护措施进一步夯实
通过出台《关于进一步落实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安吉县生态审计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完善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机制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文件,从制度上、程序上、机制上加强统筹协调,凝聚合力,齐抓共管,形成了政府领导、部门协同、公众参与、上下联动的耕地保护工作新格局。通过各项措施的落实,牢牢守住了安吉县45万亩耕地保有量,38.6万亩永久基本农田和27万亩标准农田这条红线不动摇。
2.资金保障持续加大
在全市率先出台《基本农田保护激励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落实2000万元财政奖励资金对全县38.6万亩永久基本农田实行有偿保护,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和基层组织基本农田保护积极性,努力实现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五年来,共计投入财政资金10.38亿元,用于各类涉农项目建设。
3.监管措施形式多样
结合全省“两路两侧”“四边三化”“三改一拆”等专项整治工作,狠抓拆除复垦,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实现全县187个行政村执法巡查全覆盖,做到“发现在萌芽,解决在初始”。积极推广基本农田视频监控网等技术手段,采用卫星遥感预警监测、动态巡查等措施,对重点区域、耕地集中连片区域和土地违法违规行为高发地区实施重点监测。坚持重大典型违法违规案件挂牌督办制度,对占用耕地重大典型案件及时进行公开查处、公开曝光。通过努力,2014年度卫片执法下发图斑全县涉及违法用地面总量明显减少,土地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
下一步,安吉县将以全省耕地保护工作会议在安吉召开为契机,全面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深入开展“611”耕地保护工程,实施藏粮于地战略,扎紧耕地保护的“篱笆”,严格资源保护,努力以更小的土地资源消耗支撑更大规模、更高质量的经济增长,为建设“两美”浙江,全力打造“两山”重要思想实践示范县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