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露琪亚
多棱镜下
——观照数字化时代背景下的曲艺
文|露琪亚
随着时代发展,数字化世界与现实世界发生着越来越密切的联系,双方的交互作用日益加强,信息数字化传播、多媒体的迅猛发展对人们的生活产生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在当代中国,很多传统的生活方式随之悄然改变——当今时代背景下,评书、鼓曲唱曲等等,这些慢条斯理、惯于在剧场和舞台呈现的,适应国人传统生活节奏的曲艺艺术门类能否顺利驶入依靠多媒体技术架设的快车道?
一快一慢,内容与形式两者的悬殊似乎提出了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时事造英雄,在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面前,还真就出现了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们……
2014年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方言剧《茶壶就是喝茶的》经过修改重排于2015年5月7日晚亮相济南市群星剧场。该剧一经问世即成为街谈巷议的焦点,上演首日吸引到众多戏剧界、曲艺界人士前往观看。全剧大量运用相声组织包袱的技法手段,更穿插多段山东琴书以丰富舞台表现。这次修改重排,较之前版本在叙事手段上发生了变化、艺术表现力增强,尤其是“低头族”设定的加入引人瞩目。这个群体既游离于剧情之外,所讨论话题又与剧情息息相关——他们的穿着、语言、行为、状态无形中把整个社会背景铺陈于戏中,推动了剧情,增强了观赏性和多层次的艺术张力。
作为一种新的尝试,在收获好口碑的同时,针对该剧创作经验、曲艺院团的生存发展、曲种的传承与保护、不同艺术门类的跨界融合等话题也引发了角度各异的思考。然而有趣的是,更多人在观剧后将思考的焦点不约而同地指向了——在今天的数字化时代背景下,人们的欣赏习惯不可避免地呈现出“快节奏”趋向和“多元化”分野。曲艺在坚守艺术本体的同时,是否也是时候探索更多的可能性?这不仅仅是为了解决曲艺院团当下的生存问题,更是为了艺术走进更加广大的视野和更广阔的舞台。
对于编剧来讲最艰苦的往往不是新创作一部作品,而是对以往的作品进行大刀阔斧的修改。创作过《泉城人家》《老汤》等跨界剧目,并且执笔本次《茶》剧创作的国家一级编剧王宏坦言:从十六岁起就进入济南市曲艺团,一待就是十六年,曲艺潜移默化的影响早就融进了骨子里。不论走到哪里,血液里流淌着的“曲艺情结”都让他不可能忘记自己是“曲艺出身”:“我从小就对曲艺的表演方式非常熟悉,割舍不去。我想我写话剧也一定要有自己的特点,我给自己找的特点是——一定要走‘世俗’路线,讲述老百姓的日子。和老百姓的日子有关系的东西一定是平民化的,是人们司空见惯的,甚至是带有一点儿讽刺意味的。我写话剧一定加入自己的个性,那么我的个性当中当然包含着曲艺的血脉。曲艺的滋养潜移默化地融入到话剧当中,发生着某种化学作用。一方面,这种创作对曲艺有好处,它发扬光大了这种民间艺术形式;同时对话剧也有好处,曲艺的融入给话剧开辟了全新的语言体系,提供了新的语境。观众来看演出,在里边发现一些曲艺的东西,他们会感到新鲜。另外曲艺的叙事和曲艺的抒情是话剧做不到的,它可以把假定性发挥到极致。比如我们看到剧中尾声处将情绪推向一个高潮的山东琴书《养儿难》,曲艺演员就可以直接说主人公当时抚养一双年幼的儿女有多么艰难,而这在话剧中可能几场戏都说不明白。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觉得曲艺扩展了话剧的表现力。假如全依赖话剧手段怎么表现这个‘闪回’?恐怕很难,即使说了也很难打动人,而恰恰是曲艺擅长的假定性、抒情性、叙事性突破了话剧的一些限制。”
人们常说,“当局者迷”,然而,面对曲艺团演方言剧所引发的争议和质疑声,不少有直接观剧体验的曲艺人却有着极为清醒的认识:他们并不认为将来曲艺非得走话剧路线,但也并不否认这种新的尝试的确为面临生存压力的曲艺院团提供了一种思路:“在数字化时代,我们如何去感染观众、启蒙观众,似乎是更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我们不要狭隘地去固守自己的疑虑,而是敞开胸怀,发挥曲艺的特长,看看世界会怎么样?原来为了坚守所谓的曲艺我们刻意让曲艺元素去贴近戏剧,而今天的尝试则把它们有机融合在一起,明确定位‘我是部喜剧’,但是以我们曲艺元素去丰富它,使二者自然而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用新的尝试丰富我们、强化我们、提升我们,化他为我,不是很好吗?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曲艺团的新尝试,以长远、历史的眼光来看是非常有益的。我认为我们应该开放胸怀,开明心智,去拥抱和呵护新生事物,要明白所有的艺术和事业都是靠人的观念更新和素养提升去进步的。”曲艺评论家孙立生如是说。
无独有偶,近年来,不仅仅出现了曲艺结缘话剧创作的实例,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声音”的苏州评弹也走进了不少先锋艺术青睐的LIVE HOUSE,受到万千文艺青年追捧。秉承“越中国越时尚”“音乐回归现场”理念的世界音乐品牌“新乐府”不少跨界音乐创作即取材于中国戏曲、曲艺等传统艺术以及民族民间音乐。其受欢迎程度通过一个举例可见一斑。据《北京晚报》报道,“新乐府”品牌所制作的第一首小样问世3分钟后即引来投资……
事实雄辩地证明,当传统艺术遇到数字化时代,通过与其他艺术门类的碰撞与融合,同样能够迸发出令人迷醉的艺术火花。
乍一听“疯狂”这个形容词,懂曲艺的朋友们恐怕要连连摇头、感到困惑了:在曲艺的众多曲种当中,用句时髦话讲,“评书”恐怕要算是“高、大、上”的代名词了,如此文化内涵深厚的艺术怎么就能跟“疯狂”沾边了?简直风马牛不相及。可是你们知道吗?在两位“80后”的携手努力下,《海贼王》《火影忍者》等等属于二次元的动漫经典得以破天荒地走进了评书这门传统曲艺艺术的殿堂。这在当年绝对称得上让大多数人瞠目结舌的“疯狂”之举。
谢岩,83年生人,众多《七龙珠》《海贼王》《火影忍者》等少年向热血动漫忠实拥趸的同龄人。从当初的中国曲艺网主编到如今自行创业的北京集贤弘艺文化中心理事长,他已经在大量的从业经验积累中成长为一名资深戏曲曲艺策划人。
2012年,由谢岩策划的评书《海贼王》在考拉电台社区一经推出便引发无数“围观”。大家都觉得这种新形式“太好玩了”。有网友留言:“从来没想过评书还可以说这个。”在考拉电台上,评书《海贼王》的点播量已达几十万次,并且经常有网友在线焦急询问更新时间。牛刀小试的成功并不是“一拍脑门”、一蹴而就的事,事实上早在上大学期间谢岩就萌生了将自己喜爱的动漫作品《七龙珠》改编为评书的念头。当他把这个想法在微博上发布之后,网友的反响很强烈,热情程度甚至远远超出了他最初的想象。然而,本来水到渠成的事情却由于他忙于一个京剧普及项目而不得不暂时搁置下来。这时候一位与他志同道合的伙伴的出现让事情发生了转机——谢岩在大学组织兴趣社团时的骨干张准主动找到他说想把与《七龙珠》同样经典的动漫作品《海贼王》录制成评书。没想到两个青年人的想法冥冥中竟如此不谋而合,于是打造第一部动漫题材评书《海贼王》就这样被提上了议事日程。为了提高效率,当时谢岩建议由自己负责评书的推广,而张准则负责评书的创作和录制工作,两人各司其职,默契合作。动漫评书《海贼王》推出后立即获得了极高的关注度,几十家媒体都专程采访了此事,在互联网上也引起了一阵轰动。很多年青人正是通过这部书才知道有评书这个传统的曲艺样式。
这就是动漫评书诞生的缘起,听起来异想天开,然而却在客观上取得了理想的效果。一切的成功绝不仅仅源于偶然,事实证明这条路行得通,在谢岩看来一切其实在意料之中:“这是一条经过很多老先生验证的路。比方说袁阔成先生最初火遍全国不是因为《五女七贞》,也不是因为《三侠五义》,而是因为他的《红岩》《平原作战》。一个时代需要一个时代的东西。我相信所有人听了《海贼王》之后首先会承认它是评书。形式无疑是评书的,至于说什么内容我想应当鼓励打开思路。从评书诞生之日起发展到现在所说的内容一直在变,这一点上老先生们是亲身践行者,他们率先做出了榜样。”多方考察话剧等舞台艺术新时期的成功模式之后,受之启发,对于动漫评书这个亲手策划打造的新生事物,谢岩希望它承担起评书艺术的“科普”工作——吸引到更多在信息接收媒介上更偏重于选择互联网、新媒体的潜在受众,使之成为日后可能培养成熟的曲艺观众。在如今市场选择比重逐渐加大、市场实现资源配置功能逐渐强化的背景下,这么做无可厚非——“动漫评书的题材与新鲜的传播媒介的结合更容易被青年人所接收和关注,很多人就是看过这些评书的入门级作品之后再去找经典欣赏,这是新时期符合人们生活习惯和心理走向的选择路径。”
每日为大家推送一些戏曲和曲艺方面的相关知识,还有视频、音频的赏析,其中很多内容极其珍贵、难得一见——由谢岩和他的团队策划主办的“戏曲曲艺两门抱”微信公众号推出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就收获近万名粉丝,着实让人吃了一惊,不少人感到意外:原先一场演出门可罗雀、小众的传统艺术啥时候已经这么火了?答曰,事在人为——处理好感情因素和科学手段的关系,在数字化时代,传统艺术照样能骄傲地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主宰战争命运的战士们绝对是“以少胜多”:日益飙升的关注度背后,恐怕很少有人知道“戏曲曲艺两门抱”微信公众号的幕后英雄并非人们想象中的“高龄团”,而是一群自小就对戏曲、曲艺着迷的“80后”“90后”。别看他们年龄都不大,但团队中无论哪一位对传统艺术的感情可都不浅:他们手中不但积累了大量的资料,而且各自都有擅长的研究领域。比如说江洵,这位还不满三十岁的青年,从小就喜欢脸谱,机缘际遇有幸拜脸谱界泰斗张金梁先生为师,研究京剧脸谱艺术,如今已经是知名青年脸谱研究者。新编戏《天下归心》和《春秋二胥》,都请他参与了脸谱设计。来自杭州的胡靓对南派京剧情有独钟,曾在《百家讲坛》讲述京剧大师梅兰芳艺术事迹的学者、剧作家翁思再先生看到胡靓发表的文章后,通过电话联络发现胡靓是位年仅25岁的小伙子,不禁赞叹年纪轻轻便对南派京剧有着如此深入研究的青年人不可多得。“90后”的孙寅生、申子尧致力于京剧老唱片研究;知名网友筱灵通、雪飞、雪晗几位专攻京剧史料;韩花筱、亡灵儿、老贾三位主攻评剧研究;而佀童强、蒋卯卯、余江、张博则是名副其实的曲艺达人。这些青年研究者怀着对传统文化特别纯粹的感情,投入到事业中来,发扬钻研、分享的精神,以数字化时代下的科技手段为依托和平台,为传统艺术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鲜动力。
机会从来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有这么一群深爱传统艺术,为之“时刻准备着”冲锋陷阵的人们,加上技术手段助一臂之力怎么能够不如虎添翼?恐怕这样有内涵的公众号想不火都难!
单个人或单个机构即使再神通广大,所掌握的资源仍然是有限的。数字化时代,假如整个行业达成共识,协同力量,其所爆发出的能量将是呈几何倍数增长的。
目前,谢岩团队与考拉电台合作搭建的“相声小剧场平台”正是在做一件以整合全国范围内相声小剧场为目标的事。迄今与“平台”签约的相声小剧场,每周都会把提供演出的剧场实况,由专业团队进行整合分析以后统一放到考拉电台专门的频道里。由于考拉电台是一个拥有几千万注册用户的大平台,产生的传播效应可想而知。考拉电台相声小剧场负责人崔骏介绍:“相声小剧场平台是基于考拉电台搭建的一个全国的小剧场平台,其中包含13家全国知名的相声演出团队。每周会有几场演出,每次演出之后录音,然后把音频发给我,由我统一上传到考拉电台,这样可以保证每周一次的更新频率,维系稳定的关注人群。各个演出团队入驻考拉,可以让观众各取所需,足不出户就从考拉电台听到丰富的节目内容;考拉也可以打破地域的限制,对入驻团队进行面向全国的宣传,这是一种双赢模式。”
幸福来得就是这么快——从今以后,假如你身在北京,想听苏州的相声,那么再也不用耗时费力地安排行程,而是可以通过收听电台节目轻松实现愿望,随时随地欣赏到喜爱的相声。这种新兴模式无疑已经成为对传统剧场经营模式的一个有益补充。
“O2O”模式、同步直播、实验艺术……这一个个为数字化时代的新新人类们所耳熟能详的名词,正藏在新一代曲艺人的寻宝地图上,等待着他们去发掘和探索。多棱镜下,精彩未完待续——传统艺术正焕发它不竭的生命力拥抱今天,迎接明天。
(刘佳智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