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 传承 创新

2016-07-02 05:03
曲艺 2016年1期
关键词:曲种流派曲艺

文 王 宇



传统 传承 创新

文王宇

中国曲艺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群众基础,是表现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和欢迎,曾经花团锦簇,硕果累累。进入新时期以来,面对文化多元化、艺术多样性、传播多渠道的趋势,曲艺面临着严峻挑战,很多曲种日渐老化衰落,有的甚至面临濒危,如何在危机中寻找出路,突破瓶颈,曲艺发展的路在哪里,都必须在实践中加以探索和解决。回首曲艺的发展历程,我们就会发现,任何一个曲种无不承载着中华美学的精神,它们互相依存、密不可分。在曲种的多样性、表演技艺手法的多流派,书曲目的创作以及独特的教化传播功能上都体现出中华民族抱诚守真、抑恶扬善的优良传统,滋润与滋养着人们的情感和心灵。因此, 重提曲艺的民间性、民俗性和民生性, 回归曲艺的优良传统,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变”,有所创新,是曲艺在自媒体时代,走出困境,继续向前推进的一个重要途径。首先是曲艺书曲目创作。如同戏剧强调剧本是“一剧之本”的重要性一样,曲艺的书曲本也是表演的根基与核心。优秀的传统曲艺经典作品无一不是故事性、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结合。第一是故事性,这些作品都有一个好的故事核心,讲求布局,结构完整,情节跌宕起伏、一波三折,合情合理,起承转合铺排得当。不论是帝王将相、文人学子还是挑夫走贩、市井乡民、不管男女老少,个个人物鲜活、个性鲜明,栩栩如生。尤其是以长篇大书为主的评书类曲种,所说演的内容多为历史朝代更迭及英雄征战和侠义故事,如《三国演义》《水浒传》。除此之外,“烟粉、灵怪、传奇以及士马金革、发迹变泰”等小书题材也屡见不鲜。这些以章回式、叙述体的方式编排情节的连台本,悬念不断,吊足了观众的胃口,使其屡屡欲罢不能,特别是那些反映当地社会风情习俗、本土名人名士或民间传奇、里巷新闻故实,敷演积累出的一批乡土故事,地方风采浓郁,深受欢迎,曲艺也由此繁盛起来,充分体现了曲艺独特的民间性与民俗性。二是思想性。曲艺自诞生以来,就注重高台教化,寓教于乐的作用,在如“王祥卧冰”等二十四孝的故事,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岳母刺字,苏武牧羊等故事的敷演中,以说唱的形式,不着痕迹地传播着“忠、孝、诚、信、礼、义、廉、耻”,温良恭俭让等优良的传统美德,在凡人小事中显现真善美。以古鉴今,古今辉映,提升民众的道德修养,这是曲艺宣传正能量的强有力手段。评书中兴的民国时期,曾记载:当时“撂地”说书人说《三国》,便万人空巷,把街道围得满满的。书中蕴藏的无数思想内涵、道德评判,善恶美丑就这样广传遍地,曲艺的教化功效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三是艺术性,包含了文学性、音乐性和表演性。由于曲艺主要是通过说、唱,或似说似唱,或又说又唱来叙事、抒情,所以它的语言必须适于说或唱,一定要生动活泼,洗炼精美并易于上口。好的作品不一定是引经据典,用词高深,但一定要晓畅通顺,富有韵味和节奏,雅俗共赏,才能吸引观众,留住观众,从中得益。如相声大师侯宝林《关公战秦琼》《卖

侯宝林与郭启儒表演相声

在曲种的多样性、表演技艺手法的多流派,书曲目的创作以及独特的教化传播功能上都体现出中华民族抱诚守真、抑恶扬善的优良传统,滋润与滋养着人们的情感和心灵。布头》《空城计》等最具有代表性的相声作品,都明白如话,通俗易懂。评书类则在故事的说演上,使用“关子”和“扣子”作为根本的结构手法,使其表演滔滔不绝、头头是道而又环环相扣,引人入胜。说唱的作品从曲情需要出发,更重视音乐板式的变化、旋律的强弱、节奏处理的灵活,统筹安排,进行调度。而不同流派、不同演员对一部书(或节目)的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等,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尤其在“评议”方面,因人而异,具有很大的可变性,优秀的作品往往就是精心构思和不断创作的过程,是经典的榜样。如福州评话《林公案》系列中的《珍珠被》《秦瑞云》《虾米俤》等都是经过数代评话先生根据临台演出情况和自身表演特色多次加工修改,最后由专业的曲艺作者在思想性、艺术性和文学性上进行进一步地润色整理和提高,成为经演不衰的评话经典书目,保留至今。这些流传下来的传统书曲目,都具有民间口头文学的特征。它汇集了人民群众的智慧,既是历代评书艺人的心血结晶,也是群众性的艺术创作成果。

因此,旧书新写、老书新讲,赋予时代精神和风貌,使之重焕光彩,是传承曲艺艺术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那些新中国成立后,取材于历史演义、优秀电影、小说的作品,经过舞台实践和时间考验,仍有一定艺术生命力和吸引力的新创作书目,应该进一步加工提高,使之更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成为新一批的曲艺代表作。对这些物质性内容的传承和弘扬,就是对曲艺艺术的发展。

同时,中国曲艺历来就有宣传政治时事、传播社会风貌的传统,以福州评话为例,抗战时期评话讲报、时装书反响甚大;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大讲现代书,宣传政策时事,满城百姓照样津津乐道,有些书目还百听不厌、书场爆满。这说明群众不是拒绝现代书目,而是我们缺乏好的表现现代生活的故事。同样,反映社会风情习俗、本土名人名士或民间传奇题材的书目也因地缘的亲近感,而深受欢迎。所以我们要大力鼓励和支持创作表现时代新风貌的现代题材的新本子、新段子,从凡人小事入手,辅以新兴的网络语言、流行词汇或表达形式,以小见大,写好故事,传达向上、向善的正能量,弘扬优秀传统美德。这其实也是对曲艺的一种传承和发展。

其次是表演技艺。中国众多的曲种虽然有各自的发展历程,但都具有鲜明的民间性、群众性,往往以“一人多角”的方式,通过说、唱等技艺与手段,把各色人物和各种故事,表演出来,具备坚实的说功、唱功、做功和高超的模仿力,各自独立存在,独具个性。不仅如此,同一曲种由于表演者之各有所长,又形成不同的艺术流派,即使是同一流派,也因为表演者的差异各有特色,这就形成曲坛上百花争艳的繁荣景象。但由于曲艺传统的口传心授“嘴盘嘴”的教学的传承方式,艺人学艺时只能是生搬硬套,追求“一招鲜走天下”,以致有的艺人一辈子只靠一两部书目讨生活。而出于竞争和生存的残酷性,旧社会的艺人都存有“教会徒弟,饿死师父”的守旧观念,最拿手的看家绝活一般不会轻易教授。而且由于缺乏较为精准的文字记录和较为系统的整理总结,在每一次传授的过程中,许多技艺其实已经不知不觉打了折扣、不那么到位了。艺术精华在一代代的传承中就必然逐渐减弱乃至丢失,流派艺术失传也就不足为奇了。往日曲艺所带来的意境和意味,已经变淡,变没有了,曲种的美感与享受也很难体现了。传统的曲艺表演简便易行,只要有一两个人,一两件伴奏的乐器,或一个人带一块醒木,一把扇子(评书艺人所用),一副竹板儿(快板书艺人所用),甚至什么也不带(如相声艺人),走到哪儿,说唱到哪儿,与观众直接交流。在进入新时期尤其是自媒体时代,曲艺向歌舞化、戏曲化、晚会化靠拢,动辄讲求时尚化,动用高科技的舞美灯光包装,乐队的编制日益扩大,有的多达十几人。在伴奏或配器上上,加入大提琴、古筝、古琴等近来“时髦”的乐器,唱腔上美声、通俗、和声屡被糅合,曲艺的本体特征被异化、被削弱,甚至形成了所谓的“新曲艺”。另一方面,以往来自曲艺演员对现实生活的观察、体验与积累,以及对历史生活的分析、研究和认识而展示出来的坚实的表演功底也随之被弱化,代之以皮毛或噱头甚至不堪的手法,曲艺艺术的很多规矩、法则都面临着严峻挑战,曲艺的衰退就不可避免了。为此,一方面要录制健在老艺术家的经典书目表演音像,并利用现有的已故流派艺术家的音像资料为后学者提供学习和传承的范本。在专业曲艺团队和艺术学校曲艺班,进行原汁原味的原生态传承,给予动态的持续性保护。另一方面,曲艺艺人要认真继承前辈大师技艺,在最初模仿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优势和特点,有选择地采取“拿来主义”,努力探索、磨练、融合,发现和形成自己的风格。并大力鼓励演员在本流派的基础上,打破门户,转益多师,多方博采,敢于突破,创新,发展出新唱腔、新技巧、新流派,“青出于蓝胜于蓝”。另外,还可以组织进行各门派技艺的比赛、展演,将最具代表性、最特色、最经典、最出彩的部分进行展示,不仅可以发扬光大本流派的艺术,同时促进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兼容并蓄,共同推动曲艺艺术向前发展。传统曲艺艺术形式千姿百态、丰富多彩,回归本体,坚持初心,强调本真,“万变不离其宗”。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是曲艺前行的方向,也是对中华传统美学精神的大力弘扬。

(责任编辑/张茵)

猜你喜欢
曲种流派曲艺
思诗史为曲艺批评与创作赋能
曲艺名城张家港 曲苑魅力扬四方
俄罗斯藏学研究的主要流派及其成就
赵建忠《红学流派批评史论》序
双簧
容轩读印——明代流派印(下)
媒体时代曲艺批评应以曲艺活动为中心
浅谈曲艺的创作与表演
百川何以争流
——关于戏曲流派传承的再讨论
浅谈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的曲艺传承与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