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梦娇(河北金融学院公共外语教学部,河北 保定 071000)
大学英语教育中共通能力的培养
史梦娇
(河北金融学院公共外语教学部,河北保定071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的人才观和知识观都在不断地发生改变,在教育理论中,人们越来越关注共通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共通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大学的英语教学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共通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立足于文化哲学的视角,讨论在英语教学中共通能力的培养以及英语教学和共通能力之间的关系,增强学生对于语言文化的理解,改变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观念上让人们感受到英语教学的人文性的特点,这样才能够不断提高学生的共通能力。
关键词:英语教育;大学生;共通能力
我们所说的共通能力指的是帮助学生们建立相应的知识体系,掌握相应的知识内容并且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能力。这些能力既包括运用基本技术和数学的基本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团队合作的能力,个人的责任感等,还包括人的思维判断能力,创新能力,适应能力等多种帮助学生立足于社会的能力。立足于培养学生共通能力的视角对当前的英语教育进行分析,发现了以下问题:
第一,在教育理念中,存在一种“去文化”的教育理念,这种现象时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在吴国,有一段时间,我国的外语教学的入学水平非常低下,人们再教育的过程中首先考虑到的就是学生的技能训练,在教育的整个过程中,人文教育占有的比重非常小,这就造成了外语教学基本上没有什么人文基础,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也非常弱。对于国外的知识,学生们是知之甚少,对于中国的文化,更是处于一知半解的阶段。正式由于外语教学的这种固有模式,导致外语专业的学生没有“书卷气”。在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外语教育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在(《礼记·大学》)中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句话告诉我们专业教育要与素质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也就是,不仅要做到“专”,还要做到“博”。一方面,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有利于学生掌握英语的学习,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英语本身就具有文化性。但是我们需要自己去挖掘英语的文化性。但是我们在学习英语的时候,一般都会忽略语言背后蕴含的深刻的文化内涵,导致学生在学习英语的时候只是机械地记忆,这样根本就不可能真正地融入到英语的世界,不利于学生们与他人进行英语交流。如果想要实现跨文化交流,就必须充分理解对方的语言文化,只有达成共通,才能实现更好的交流。
第二,在我们当前的英语教学中,仍然存在着应试倾向不单单是在我国的英语教学中,在我国的教育中,应试教育是一个普遍的问题,即使是在母语教学中也存在应试教育的现象。不管是在我们的母语教育中,还是在英语教育中,都是“语”轻“文”。教师的课堂教学都是一个固定的模式,通过这样的教育方式,语言的丰富性和生活性就完全丧失了,我们把语言标准化,语言就丧失了它应有的美感,人文性也就无处可寻,学生最后掌握的不是一门语言,而是一些普通的应试技巧。在英语教学中,学生感受不到语言的亲切感,只是会觉得语言非常无聊,这已经违背了我们最初的教育的初衷。在我们的英语教学中,应付应试教育是我们的惟一的目标,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知识提高了自己的应试技巧,但是他们掌握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并没有提高,在学生当中,仍然存下很多哑巴英语的现象。我国的英语教育的水平非常低,如果我们把应试能力当做一种能力,但是我们并不真正需要这种能力。其实,就是因为存在应试教育,导致很多学生都是“高分低能”,只有在考场上,学生的英语能力才会体现出来,一旦回到现实生活中,学生们不会写,不会说。这些语言知识根本无法转化为一种能力,那么就更不用说是共通能力了。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英语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共通能力,我们可以抓住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要转变教师和学生的观念,树立人文观念,这是培养学生共通能力的前提和基础。人文素质的培养不仅仅限制在短语、词汇方面,还要深入到文化层面。我们只有深入地了解欧美文化,我们才能够掌握英语的应用。语言承载着一种文化,原因的运用正好体现了文化的主要特征。民族的语言是和这个民族的发展息息相关的。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了解英美国家的文化是非常有必要的。首先,在英语课堂上,教师要自觉地为学生介绍一些英美文化;其次,语言本身就是文化的缩影,通过原因可以看出某些词汇和短语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因此,要让学生走进生活,整体感知语言的魅力,注重理解语言的内涵,在情感上引起学生的共鸣,让学生真正地体会到语言的无限魅力,就像让学生对于李白和杜甫的诗产生共鸣一样,只有这样真真正正地走进语言的世界,那么学生才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
第二,学生要想提高语言的共通能力,就必须充分地了解自己的母语,加强对于母语的理解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在英语教学中的共通能力。但是我们当前的英语教学处于一种“邯郸学步”的状态。一方面,我们完全认同英语文化,使英语文化不断地深入到我国的文化当中来,而且很多时候我们都在不自觉地维护英语文化;另一方面,由于虚无主义的影响,导致我国的文化和西方文化无法站在同一条水平线上,同时我们丧失了学习英语的立场,很多中国人索然还在说汉语,但是所用的句式却是英语句式,我们学会运用越来越长的句子,好像只有这样才能够表达我们的深刻的含义。由于弱化了母语的学习,所以在理解英语的时候会遇到很多困难。所以,要想培养学生的共通能力,就必须加强学生的母语教学。只有学好母语,才有可能提高学生的英语共通能力。
参考文献:
[1]连利俊.大学英语教育的导向问题[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6(4)。
[2]王夏.关于我国高校英语教育未来发展的若干思考[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7)。
[3]王静.信息时代下大学英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6(8)。
中图分类号:H31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7-017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