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桂云(山东现代学院 山东 济南 250012)
大学思政教育教学的实际状况及应对策略探讨
于桂云
(山东现代学院山东济南250012)
摘要:现当今,教育改革如火如荼地开展,随着时代的发展,作为大学基础性课程之一的大学思政教育也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做出相应的改变,然而当今大学思政教育教学中存在着许多问题,面对这些问题,相关工作人员要立足于当前的实际,制定针对性、多方位的应对策略,推进大学思政教育与时俱进,优化大学思政教育教学,保障其在大学教育中的基础性地位,发挥其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的引导作用。
关键词:大学;思政教学;实际情况;策略
大学思政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大多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一)未形成良好的教学环境。
大学思政教学中,通常一个老师教几个班级,甚至更多,导致教学的可研究性以及细节性得不到很好的体现,很多必要的环节无法实施,再者,思政课也的时间也被压缩,其地位与其他基础课程相比差很多,很多高校一个星期的思政课一般只有一节,相关教育决策机构对待思政教育教学只是嘴皮子上的重视,未能在实质上对其进行一系列的优化设计;教学内容方面,思政教学内容呈现零散化、碎片化,并且被无序压缩,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教学混乱;从社会大环境方面来看,社会中的很多行为与思政课程中所倡导的很多理念背道而驰,可能有时候一个学年的思政教学会被一个“我爸是李刚”的热点社会实践所摧毁,于是前功尽弃,思政教育教学没有一个良好的内部以及外部环境,这是大学思政教育教学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
(二)教学内容低端重复。
大学思政教育教学中,教学内容比较低端,课程与课程之间的整合工作一直未能有效地进行,课程间甚至存在一些理论冲突的状况,教学内容比较低端,并且出现重复现象,很多教学内容与高中政治课本上的内容重复,大学思政教育教学内容与中学思政课本中有很多较差重复的地方,即使是在思政教学进行变革之后,这种现象还存在。
(三)教学系统不完善,教学内容缺乏合理性
大学思政教育教育体系和内容存在着不合理性,现当今,大多数高校思政课程采用的是各级教育编著的教材,这样对于教学体系会有一定的影响,会存在标准、要求以及规范上的很多差异,比如说教材、教学等上的差异,这些差异需要经过诸多方面的转换才能加以调节,就目前教学内容情况而言,仍然有很多问题存在,比如说思政教学与学生个人实际发转状况相脱节,教材讲述的用语、文本的抽象性和实践的具体性如何解决等问题,都亟需相关人员去思考,这些矛盾都需要一些对策去缓和解决。
(一)思政教育教学中应该遵循的原则。
在思政教育教学中,有着四项要遵守的基本原则,第一就是实践原则,即使将中国实际和世界实际相互结合,教学内容的设计要立足于实际,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第二则是逻辑原则,即要注重各个课程中内在的联系,优化课程设计时要以自身内在逻辑作为基本出发点,不能把思政教学作为一个独立的体系,要尊重各个课程中内在的规律以及联系;第三则是课程性质原则,对思政教育教学的定位要准确,思政课程不同于其他的专业课程,其具有独特的学科定型,其传授的不是一项专业技能,而是一种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教给学生如何去思考问题,如何明辨是非以及价值,如何追求科学与人文结合的境界,其特殊性使得其无法以评定专业课程的原则去评定,其具有政治性、思想性以及理论性;第四而是内容定位原则,思政教学与其他专业课程的目的不同,其目的是更多地教学生如何做人,这样话对于思政教学就要进行独特的设计。
(二)对思政教育教学现状的相关建议。
1.探索新型的教学方法。
思政教育教学中,要积极采用先进的方法,积极探索新型方法,比如充分利用比较的方法来探索解决现实不足的策略,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比较理论与当今现实,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来反推理论的发展;比较教学内容和体系,促进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变,发挥内容优势,促进教学的发展;比较学生与社会其他人群的思想状况,了解学生实际心态;在比较法的指导下,指导教学内容的优化,尊重思政课程与其他各个课程中的联系,理顺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关系,注意其中的基础和逻辑传承,来对我国思政教学体系进行合理、科学的分析,促进我国思政教学问题的解决,推动思政教学教育工作的发展。
2.注重教学设计,做到全方位、多样化的教学
思政教育教学中,不仅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在教学设计中,绝对不能仅仅局限于教学内容,更要注重教学实际,不仅仅要关注“知识”,更要关注的是学生的能力、思想以及情感,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个人情况发展,关注学生的思想状况和生活,在教学设计上兼顾理论和实践,将理论传授和学生个人发展实际相互结合起来,做到全方位、多方面以及多样化的教学,促进思政教育教学的发展,切实解决当今思政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思政教育教学的质量。
思政教育在大学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大学生具有引导作用,其教学质量关系到我国大学生良好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的形成,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及个人追求有这直接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思政教育教学也暴露出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比如教学氛围欠缺、教学内容不合理以及教学系统不完善等问题,对此相关工作者一定要立足的实际,遵循思政教育中的四个原则,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设计,完善思政教学体系和机制,切实提高思政教育教学质量,为我国社会发展、国家进步提供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卢军.高校思政课教学“进头脑”状况调查分析——以长江大学为例[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6:23-28.
[2]张琴,鲁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教学策略简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05:158-160.
[3]邵雅利.大学生思政课学习倦怠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3,02:70-73.
[4]傅德田.“思政课”教学内容优化分析:问题、原则与策略[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2,02:32-33.
[5]黄爱宝,高明.思想政治理论课“大思政”教育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5,02:50-53.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7-0194-01
作者简介:于桂云(1987-),女,山东济南,山东现代学院基础班政治教研室教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