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杰蔚华亮
(河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河北邯郸 056004)
全民健身融入“互联网+”行动计划初探①
王洪杰*蔚华亮
(河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河北邯郸 056004)
互联网的有效应用成为了全民健身发展的新机遇,也蕴藏着很大的互联网进驻空间,该文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我国目前全民健身面临的瓶颈以及“互联网+”与全民健身相融合的现状进行研究,探讨如何将全民健身融入互联网思维,运用“互联网+”对促进体育资源配置的优势,推动全民健身融入“互联网+”行动计划,为百姓提供更有效地公共体育服务,实现体育资源的优化配置,让现有的体育资源产生最大的服务效益“引导全民健身,科学健身”,推动全民健身的持续发展。
全民健身 互联网+ 国家战略 体育资源
1.1文献资料分析
阅读与全民健身相关的政策文件、书籍和部分期刊,通过百度搜索引擎,搜索了“互联网+”“全民健身”等关键词。
1.2互联网浏览调查
浏览了国家体育总局以及各省市体育局全民健身相关网站;主要媒体网站及产品:新华网、人民网、新浪网、腾讯网及新浪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综合体育网站:中国体育在线、新浪体育、华奥星空等。
2014年国家体育总局对我国6~69岁城乡居民体育健身活动状况进行抽样调查显示:达到“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的比例仅为31.2%。《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公报》显示,我国平均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12.45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46 m2。在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平均每万人拥有200多个体育场地,美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16 m2、日本为19 m2。在我国平均每个场馆开展的体育项目不足三项,体育活动场地黄金时段“摩肩接踵”,而非黄金时段“门庭冷落”。
以上事实说明,全民健身的社会效果还未充分展现,全民健身一方面面临着参与人数不多、场地不足等问题;另一方面,存在着机制不灵活、服务不足和信息不对称等问题。
2011年8月,全国首创的百姓健身类互联网服务平台“上海市全民健身电子地图”正式开通以来,与健身相关的“互联网+”项目近3年得到较快发展,功能涵盖健身数据采集、场馆查询与预订、赛事信息、健身指导等。
目前有互联网服务平台:如北京市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平台;有基于移动互联网平台技术的应用:如湖北的“去运动”;台网联动的软、硬件系统:如爱动健身云服务平台产品;针对不同人群的产品:如“泰山老年云健康服务平台”系列产品,青少年足球培训O2O产品“动吧足球”等。利用微信公众号、在线视频播放、智能健身设备、健身O2O类产品和微博社交运动的影响力也逐渐显现。此外,还有可穿戴设备、健身的相关APP等各型各类,互联网相关的健身应用也日益受到人们的欢迎。但是,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体育工程研究中心研究员李祥晨也表示,随着科技的进步,设备穿戴在身上成为可能,对于人体连续的监控、信息采集具有非常好的效果和意义,可以使锻炼更科学、更有价值。同时,这些可穿戴式设备或者App存在着“不准确、不可靠、缺乏服务”等问题。
2014年湖北省推出的“去运动”App仅上线4天就有4 000多注册用户,全省90多个体育馆,每天至少发放免费门票5 000张,以后可以达到2万张。该“产品”的推广将进一步解决百姓健身服务机制不灵活、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使健身爱好者能够及时、快捷、有效地获取全民健身公共信息服务资源,促进了健身资源的有效利用。
“互联网+”对全民健身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是显而易见。微博运动中心“奔跑2015”仅开通1个月,用户数达到120万,微博与浙江卫视、中国扶贫基金会联合推出的“阳光跑道公益健行计划”,实现了从电视到网络再到线下参与,真正推动了全民健身跑步。微博网友在节目开播后39小时内,就完成了原计划的20公里公益运动目标。而活动上线仅仅29小时,就已经有50万微博用户参与其中。2015年1月的厦门马拉松联合微博开启赛网联动模式,带动了厦门马拉松的传播数据呈现井喷态势。光是厦门马拉松一项赛事的提及量与提及人数就是去年最高数据北京马拉松的3倍。
5.1结论
目前全民健身面临发展瓶颈,体育资源不能有效利用;“互联网+”能够促进体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引导全民健身、科学健身,发宁波城市社区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
(3)文化养老视域下宁波城市社区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文化养老视域下城市社区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3]。因此在建设过程中既要与我国的基本国情相适应,又要考虑到当地的特点和老年人的特殊需求。从宏观上讲,社区体育文化养老可以使老人掌握正确的基本体育文化知识和基本的体育锻炼活动的基本技能的同时还能丰富老年体育文化娱乐生活;也可以使老年人的精神世界得到充实,在享受体育文化生活中人际交往所带来的情感交流(特别是对空巢老人)。鉴于体育文化的优势和作用,“体育”外延不断扩大以及社区老年人的文化建设需要,文化养老视域下城市社区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应抓好三个层面,即服务主体层面(老人)、政府和社会组织层面提供的保障层面、社区层面的支持。它们所提供的是国家对社区居民的福利性投入和公益性服务,是引导居民参与互助性体育运动的政策导向服务[4]。
另外,社区体育服务规范化的发展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社区体育服务评估指标[5]。其指标的建立应根据各自社区体育服务的特点,区别对待。在具体操作中,要遵循“用户满意度”的理念,这是在西方公共管理机构绩效评估中全新的价值取向。
3.1结论
(1)宁波城市社区老人参与体育活动意识较强、时间也较长,且活动方式多样。(2)宁波城市社区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中各部门分工不明确、社会力量支持不足、宣传力度不够、社区的体育场地设施等物质基础薄弱。(3)从服务、支持和保障三个系统出发,可以使老人掌握因平常忙碌,而无法接触的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丰富老年文化娱乐生活,是促进文化养老视域下宁波城市社区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发展的最有效途径。
3.2建议
(1)多渠道筹集社区体育服务资金和物质资源,引导非政府组织、社会力量投入到宁波城市社区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中,加强城市社区老年体育专项指导员队伍和体育志愿者队伍建设,呼吁更多志愿者投身到城市社区体育发展事业中。(2)社区自身要以社区各种文化体育服务资源为载体,加大社区体育文化养老支持网络的完善。同时,也要提高为老年人提供体育文化养老服务的工作者自身素质。(3)文化养老视域下宁波城市社区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建设过程中既要考虑到我国的国情和当地特点,同时更应考虑到老年人这一特殊群体的需要。
[1]黎文普,龚正伟.“文化养老”视域下社区体育文化养老路径探析[J].体育学刊,2014,21(4):46-49.
[2]庄永达.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宁波市城市社区体育服务体系构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
[3]岳超.大连市城市空巢老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
[4]范冬云.我国体育公共服务研究中几个问题的探讨[D].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2):6-8,12.
[5]戴健,郑家鲲.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研究述评[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3,37(1):1-8.
G8
A
2095-2813(2016)04(c)-0110-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12.110
王洪杰(1978—),男,汉,山东临沂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主要从事体育教学工作,E-mail:hongj-wa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