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志国
以爱迪生和特斯拉为主角的直流电、交流电之争,是能源界的一桩公案。
拿直流电相关专利到手软的爱迪生,死活都要保证直流电在电力行业的霸主地位不被撼摇,而特斯拉则宁可“舍得一身剐”,也要把“皇帝”拉下马,非得证明交流电比直流电有优越性不可。于是,能源江湖耳闻能详的那些脸谱化情节迅即踵至。
资源动员能力更强的爱迪生,使出浑身解数“妖魔化”交流电。首先,发起舆论攻势,编撰专门的出版物、在媒体刊登署名文章从安全角度抹黑交流电。其次,通过电击大象、猫、狗等动物致死的实验激发公众对交流电的恐惧感。最后,借助纽约州政府将绞刑改作电刑的机会,通过推动交流电为行刑电椅提供动力,限制交流电用途并丑化交流电的公共形象。
而曾经跟着爱迪生打工的特斯拉毫不示弱。他先以牺牲个人专利收益分成的条件与西屋电气公司联手,在爱迪生压制他的过程中“以牙还牙”。例如,当爱迪生鼓动电椅使用交流电的时候,请当时美国最好的律师提起诉讼加以阻止。关键时刻,更不惜代价,为交流电“立名”“正名”。1893年,在芝加哥世界博览会上,交流电同时燃亮10万白炽灯泡的壮观场面,即其得意之举。同样的场合,为了证明交流电无碍安全,他还“以身试险”,特别组织记者会,亲自登台向公众演示“魔术”,交流电的电流通过身体点亮电灯甚至熔化电线后,“本主”安然无恙。
观察者通常认为,特斯拉与爱迪生“扳手腕”,取得了一边倒的胜利:由于可以通过升降电压让远距离输电变成可能,交流电迅速走红,成为输电距离超过1公里的主力输电技术。世界最早的较长距离输电工程,尼亚加拉瀑布水电输电至42公里外的水牛城的项目,在爱迪生带队竞标的情况下,最后关头仍然是交流电技术胜出。
爱迪生黯然告败,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摩根投资的爱迪生电灯公司更名爱迪生通用电气公司没两年,便再度更名为通用电气公司,亲手创办的公司,“脸面上的关联”竟也荡然无存。不但如此,出于盈利的考虑,许多类似芝加哥爱迪生电气公司一样的爱迪生独自投资的电力公司,也纷纷在承接的电力工程中相继选用了交流电技术。
但是,市场的胜利不等于科学的胜利,一时的胜利不等于永远的胜利。今天,科学家们达成的共识是,倘若输电距离超过600公里,直流高压输电更有优势。原因在于,距离一长,交流输电为了保持电压的恒定,必须进行无功补偿,补偿装置多了,费用势必水涨船高。直流输电就不存在该类问题。此外,交流输电带来的谐波和频率不稳定问题,直流输电中也不存在,将高压交流电转换成120伏特的居民用电,造成的能量损耗要比同等的直流电系统高出大约5%。
可见,爱迪生和特斯拉的直流电、交流电之争受到关注,较多因为两位站在前台为人熟知,而非无与伦比的重要性。
直流电的代表人物除了爱迪生,还有比利时的物理学家格拉姆、英国的物理学家开尔文;交流电的代表人物除了特斯拉,还有英国的物理学家约翰·吉布斯、费朗蒂,法国的物理学家卢西恩·戈拉尔,俄罗斯的物理学家多布罗·多沃夫斯基,以及特斯拉的美国合作伙伴西屋创始人威斯汀豪斯。
与他们比较,法拉第电磁感应之发现,皮克西电机之发明,摩根对电力事业之重金投入,赖特电表之发明,英萨尔开创电力管理模式之创造,对电气化生活的推动,作用更突出。
爱迪生和特斯拉,均非不可替代。两人的交锋,也许仅仅属于个人恩怨。
1929年10月21日是爱迪生发明电灯50周年,以及发明白炽电灯15周年的纪念日,这天的纪念会上,80多岁的科学家老泪纵横:“我曾经犯了这么多错误,无颜面对这么多尊贵的宾客。” 不知道,这算不算爱迪生对特斯拉的道歉。
福特在爱迪生手下工作时,受到老板激励辞职创业后才拥有了更大的舞台。英萨尔做爱迪生的助手期间,从老板无所保留的信任中获得了长风破浪的机会和力量。所以,他们对爱迪生充满感恩。为什么特斯拉就没有如此的福报,是否有需要检讨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