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勇
不要失去洞察任何一种看似疯狂的社会风潮的能力。因为所有让人看不懂的群体行为,最终都只是人最隐秘的内心世界的投射。
有时候,我们会有一种感觉:这个世界好像越来越让人看不懂。
比如,在一家视频直播网站上,有一个胖子在直播睡觉。每天,都有几万人在线观看,不停地发着“弹幕”。你都搞不清楚这么“无聊"的事情居然都有人花时间来围观,送礼物,而那么多闲人又是从哪儿钻出来的。
又比如,一家弹幕网站做了一次网络直播实验,在连续十几天的直播中,主播们除了最常规的唱歌跳舞外,甚至还有发呆、吃饭、画画、打游戏、扎帐篷睡觉等行为。看这个直播的,不是几万人了,而是3000万!
我一直在提醒自己:不要失去洞察任何一种看似疯狂的社会风潮的能力。因为所有让人看不懂的群体行为,最终都只是人最隐秘的内心世界的投射。
一种欲望就是一种产业
有人告诉我,“直播”已经成为2016年互联网最火热的“风口”。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它会让网红和投资人赚大钱。“赶紧啊!”它好像对所有有“主播”潜质的人发出了召唤。
很惭愧我做不了主播。
所以我干的事情,是去揭一揭直播这个娱乐现象、商业现象,是怎么和社会心理勾搭起来的。
一种欲望即是一种产业,而对欲望表达的引导、包装,即构成了一种商业模式。这一点我相信很多人都清楚。但直播迎合的到底是什么样的欲望?哪些心理可以构成以直播方式来进行的娱乐?除了网红们洞若观火之外,这个社会的很多人,包括精英,就不一定清楚了。
对于直播那么火爆,我看到了很多自以为很懂的人的评价,无非是说现在的年轻人空虚、孤独。好像这么一描述,就能解释了。
可是先让我们回忆一个故事吧。
2011年10月13日下午,广东省佛山市,两岁女孩小悦悦被汽车撞倒并碾过,7分钟内,18个路人经过,但无一人救助,最后被一个拾荒阿姨救起,但还是在8天后去世。
事件发生后,大家都指责路人“冷漠”。“冷漠”好像就是对这起事件的悲剧性因素的一种解释了。
可惜这是很肤浅,从而不靠谱的解释。“冷漠”只是内心里发生了什么之后,所表现出来的“心理-行为特征”,它并不是原因。只说“冷漠”没有提供任何洞察性的解释。如果给予另一种情境,比如某个“不捐款就会有巨大的道德压力”的情境下,我相信这18人立马不再冷漠,而是会变得充满爱心。
同样,说现在的年轻人空虚、孤独也没有什么意义。谁没空虚、孤独过?而空虚、孤独,并不一定就会去看直播。我的意思是,离开了特定的心理情境,以及社会情境,说那18人“冷漠”和说现在的年轻人“空虚”、“孤独”只是一种智力上偷懒的做法,它离真相十分的遥远。
我需要对年轻人为何喜欢看那么“无聊”的直播一探究竟。
方法很简单,我注册了两个账号,去了国内两家比较火的视频直播网站,然后,点击头像是美女的主播的房间,溜进去看了一下。
没有多久我就发现有点点熟悉。我不知道你是否玩过大概在1999年到2001年比较火热的聊天室?它想起来竟然有些古老了,挺有年代感,有全国性的,也有各个地方的“信息港”的。那个时候,几乎是吃过晚饭后,很多人就直奔聊天室而去,有在“公聊”刷存在感、装B、等着钓异性网友的,也有已经成功聊到中意的异性而“私聊”的。它的火爆,事实上一点也不亚于现在的直播,只不过当时没有什么商业色彩,而且上网的人相对不是多数而已。
说穿了现在的直播,就是一个有视频、有主演的聊天室,外加了几个很有互动色彩、商业色彩的设置:送礼物、发弹幕。正是从这里,我发现了它的玄机。
不能和自己相处
我还记得,当初很多人之所以那么迷恋上聊天室,一个心理动机就是聊天室的世界太新鲜了,比之现实世界的沉闷,它刺激太大。我们想看一看,自己会不会通过混聊天室,而让自我和他人、世界的关系有一种新的可能。
而这种心态的心理背景,当然是我们在现实中,对自我和世界关系的某种无能为力或不满意。上聊天室既是一个新的突破口,同时又是对现实受挫的一种治疗。
现在看直播呢?跟聊天室不一样了,是去窥探主播愿意展示出来的一切,是去发弹幕和送礼物的。所以它实际上更加关注的不是你通过某一个媒介去修改你和世界的关系,而恰恰是让你去寻找、释放你那个似乎不太舒服的自我。在聊天室,无论你玩得多high,一个人装B也好,玩网恋也好,逻辑上,最终都要指向现实,但直播室恰恰是可以取代现实的另一个社会空间,它不会有走到现实这样的逻辑。
直播那么火,其实暴露了一个深层的心理:在今天,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已经失去了和自己相处的能力。
我观察过很多人,从00后到70后都有,发现他们几乎要一直不停地做些什么,无论是看书,看电视,玩微信,还是做家务,总之绝不能停下来,安静地面对自己,一停下来就充满了焦虑。这种现象就是在逃避和自我相处。他们的那个自我似乎让他们害怕。
既然不能和自己相处,同时又不能让自己感觉到在害怕自我,压抑着它的表达,那就必须有一个突破口,最好有一个热闹、舒服的社会空间,去让大家表达“自我”。很幸运,直播室正好具有这样的功能。它可以让你在成为观众时,也通过发弹幕、送礼物而成为演员。你的“自我”绝对是拿得出手的,充满了幽默、机智和魅力。你和这样的一个“自我”在一起,在他人的围观中,会非常舒服。
第二种深层心理可称之为“替代性满足”。
尽管年轻人一直在引导甚至改变这个社会的商业模式和审美趣味,但不得不承认,他们在这个社会中所掌握的资源,还不足以让他们在表达“自我”时挺有控制感和力量感。比如有的人是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但你在这个社会当中算什么?权呢?钱呢?说话有多少人听?这样的事实很打击人。现实的社会空间,对他们的自我还是构成了压抑的。既然如此,那就需要找到另一个社会空间去完成自己体现存在感的梦想。
不仅“吊丝”是这样,有些“土豪”其实也是如此。他们有一点身家,平时也咋咋呼呼人五人六的样子,但冷静想一下,也就只能在穷人面前显摆,在这个社会当中他们同样什么也不是。而且,显示其存在感的方式,比如炫富、砸钱,是有道德和现实风险的。他们同样需要一个可以获得替代性满足的社会空间。
第三种深层次的心理,是“可亵玩”。
说起来这种心理好像有点low。确实如此。我们这样去想一下,这个社会中的很多人,是以原子化的状态存在的。但大家当然不愿意只是以原子化的状态存在,而希望能跟某些人粘连在一起,有亲近感。最好,粘连在一起的时候,大家都有自在感,有心理优势。但在现实当中是做不到的。看电视、现场去追星能不能做到?能做到一半,看电视始终还是不真实,而现场去追星,毕竟机会不多,也不能挨近。最终,看电视可以“亵玩”,但只能远观,而追星则无法“亵玩”。
可是看直播呢?某一个美女,某一个网红,某一个你熟悉的明星就出现在你面前,你通过视频能直接捕捉到他(她)现在的一举一动,你可以看见他(她)而他(她)看不见你,你在心理上可以对他(她)为所欲为,尽情地发泄、实现你的各种欲望。你的自我无须压抑,你完全具有心理优势,还有什么比这更爽吗?
“第二剧场”
这些深层的心理可谓干柴,主播相当于一根火苗。但要借助某个机制,火才能燃起来。
这个机制很有意思。
其内容是:大家在看直播时,主播的表演相当于“第一剧场”,他(她)召唤出了观众们来某个空间里看演出,这个空间就构成了一个剧场;好,你和一大帮人一起看,所有人都进入了这个剧场。
但在这个剧场里,你无论做什么,意淫也好,送礼物、发弹幕也罢,又构成了“第二剧场”,你是演员,而其他所有人则是观众,你做什么都会有人看到,或感觉到会有人看到。于是,你看直播时,也感觉到它成了你表演的舞台。
电视,还有类似于papi酱们的一个弱点是,它没有构成“第二剧场”。你无法想象你在看电视、视频时,很多人也在看你。
你骑行走川藏线,你去大理丽江装中产小资,其实都是把它们视为一个剧场,想象着会有无数人在看你。没有观众,就没有装B。
这就是那么“无聊”的直播都有人看的秘密:它把所有观众都转变成了演员。直播的内容无聊不无聊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好像所有人都看到了“我”的表演,“我”和一大帮人好像一起热闹地窥探、发现一件什么重要的事情。它构成了“我”获取存在感的仪式。所以“我”感觉挺爽。
我在看一些文章的时候发现,凡是道理讲得很透,很有逻辑性和学术性的文章,不仅阅读量很低,而且下面没几个评论。但很多其实并不深刻和有逻辑性的文章,因为装知识B,阅读量却相当高(10万+级别),而且下面评论一大堆。为什么呢?仅仅因为大众智商不够,读不了深刻的文章,而喜欢知识鸡汤之类吗?
这是一个重要原因,但并不仅仅是这样。
我发现真相是这样:你说得太深刻太有逻辑性了,你都说完了,那大家还说什么呢?你根本就没提供我说的机会呀。另外,你说得那么好,智商上已经对大家形成了碾压之势,看你的文章,我实在没有智力优势、心理优势,我看你的干嘛呢,找虐啊。我看你的文章,不就是想找点牛B的感觉嘛,可你并没有提供给我这个机会。
这是大众和作者签订的一个心理契约:我承认你的牛B,或许你比我牛B(否则我就没有理由看你的文章了),但是,你不能只是在那儿证明自己牛B,你也得让我有表达、体验自己牛B的机会。你不给我这个机会,那你就一个人玩吧!
所以,流行的绝对不是深刻的文章,而是提供给大众装B的文章,无论是装知识B还是别的什么。一些网红深谙这一点:要满足大众表演、装B的天然渴望,最重要的是提供给他们感觉,而不是真相。
直播以提供了个人生活的真相为表面的吸引点(它甚至把细节放到不厌其烦的程度),但真正提供的其实是感觉。大众要的其实永远只是感觉,那些跟被压抑的心理欲望联系在一起的感觉。
在这个意义上,我发现,网红和娱乐资本其实也是另类的心理治疗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