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如东县掘港镇环镇幼儿园 于金莲
科学活动:神奇的压缩
江苏省如东县掘港镇环镇幼儿园 于金莲
设计意图:在“我居住的房子”主题活动中,有孩子提出“节约空间”的问题。对呀,将有限的空间,通过合适的方法放进更多的物体,这是一种生活技巧,也是一种节约方式!节约空间的方法有很多种,于是,我和孩子们便开始了其中的一种关于压缩的探究之旅。
[活动准备]1.靠垫、压缩袋、整理箱、胶带、绳子、剪刀等。2.一段关于压缩袋使用过程的视频。[活动过程]一、运用多种方法将靠垫变小,初步体验物体的压缩。1.玩“将靠垫变得小小的”游戏。(幼儿玩中探索)2.请幼儿说出并示范将靠垫变小的方法。3.师小结幼儿将靠垫变小的方法:挤、压、折……二、看图示整理靠垫,感知相同空间内物体形状变化与数量的关系。㈠出示图示1:把靠垫放进3只整理箱里,每只整理箱放4只靠垫,最后要盖上盖子。幼儿分成3组,按图示1要求操作,轻而易举地放进去了。㈡出示图示2:放进2只整理箱里,每只整理箱放6只靠垫,也要盖上盖子。1.先请幼儿猜猜能不能放得下,然后从先前的整理箱中拿出靠垫重新分组操作。(幼儿在操作中发现每只整理箱放进6只靠垫根本盖不上盖子)2.请幼儿想出将6只靠垫放进一只整理箱并盖上盖子的方法。(用绳子、胶带、松紧带等工具将变小的靠垫捆住)3.老师提供幼儿所需的工具,幼儿两两合作将靠垫变小固定住,然后再尝试放进整理箱。(幼儿探究后发现,每只整理箱放进去6只靠垫可以盖上盖子了)4.师小结:将靠垫变小后,用绳子、胶带等将它们捆住就能放进整理箱里去了。小朋友们不仅完成了任务,节约了一只整理箱出来了,还会了一种本领,叫压缩。5.请幼儿说说他认为什么是压缩,还有哪些物品可以压缩。㈢图示3:将所有的靠垫放进一只整理箱里。1.请幼儿先猜一猜,接下来会是什么图示。2.出示图示3:放进一只整理箱里。提问:你们认为可能吗?然后请教学详案教案备注[课时建议]1课时[活动目标]1.通过操作、比较,感知相同空间内物体形状变化与数量的关系。2.能运用挤、压、捆等方法压缩物体,体验压缩的神奇。3.在感受压缩给生活带来的便捷中,激发对周围事物探究的兴趣。重点:掌握几种压缩方法。难点:运用压缩的方法将放在3只整理箱的靠垫放进1只整理箱。明里看是运用游戏的方式将靠垫变小,实则是将压缩的方法蕴藏其中,为下面的环节巧妙地作了铺垫。用整理箱收纳靠垫,与日常生活中的收纳习惯吻合,这一环节承上启下,过渡自然。在幼儿还鲜有收纳经验的情况下,运用看图示的方式,让幼儿了解收纳的要求,并将即将出现的问题隐藏其中,顺理成章地让幼儿想出把靠垫变小固定住的办法解决问题,为下一个环节中更高难度的收纳要求增强信心。先让幼儿猜会出现怎样的收纳要求,然后再出示收纳要求的图片,这样旨在与幼儿的心里承受出现反差。看似“刁难”,其实是幼儿学习的助推器,诱发幼儿敢于探究的勇气,最终体验到收纳成功的快乐!
老师雪中送炭般地出示压缩袋,幼儿在看一看、试一试的过程,亲历压缩袋装的神奇变化,从而感悟:只要肯动脑,凡事都有解决的办法。幼儿从先前的2只整理箱中拿出靠垫放进一只整理箱中。(幼儿在操作中发现根本不可能的事)3.鼓励幼儿想办法:有没有办法让靠垫全部放进去呢?4.出示压缩袋,提问: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有什么本领呢?5.看视频,了解压缩袋的本领与使用方法,然后提问:如果用上这个压缩袋,能不能将所有的靠垫全部放进一只箱子里呢?(幼儿探索,结果全部放进去了)6.请幼儿说说生活中为什么要有这样的压缩。7.师小结:“压缩”最大的功能就是节省空间,今天靠垫个数没变,可是整理箱却从3只最后变成了1只。在家里用上压缩的方法,就可以让家里的橱柜、箱子能放进去更多的东西。压缩不仅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同时节约空间也是一种美德哟!三、认识生活中已经压过的缩物品,再次体验压缩的神奇。1.出示没有使用过的压缩毛巾、压缩面膜,请幼儿猜猜会是什么。2.请幼儿将老师刚才出示的物品人手一份放到水盆里去探究一下,看看究竟是什么。幼儿在惊奇、诧异中再一次感受到“压缩”的神奇魔力,感受“压缩”带给生活的方便。[活动延伸]继续发现生活中的压缩,并与老师、同伴分享。
反思:
1.道具的选择——取舍彰显智慧:压缩的技术方法越来越多地用在了现代生活中,如饮料瓶、易拉罐、棉被、衣服、木耳、茶叶等等物品的空间体积变小方面,而老师单单选取了靠垫这一工具作为孩子们的学具。其实,这是老师与孩子们经过多次实验后的最终决定。这不仅是因为靠垫大小适宜、柔软安全、人手一只容易提供、探究后能明显看到其大小的变化,而且还因为这样的压缩经验更贴近孩子的生活,在生活中容易迁徙,给生活带来真正的方便。
2.环节的设置——简约而不简单:活动过程中,就只围绕将同样多的靠垫如何一步一步地放进越来越少的整理箱这一条主线来进行。看似简约的过程,其实并不简单。前一个活动环节都是为下一个环节做准备与铺垫,环环相扣,而且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孩子们不知不觉地行走在压缩这条道路上,看似越走越难,其实孩子们是越走越感兴趣,最终出乎意料地到达本次活动的目的地。
3.活动的效果——一切皆有可能:在本次活动中,孩子遇到一次又一次的问题,然后一次又一次地动脑筋想办法,再一次又一次地进行探究,把本以为不可能的事是变成了可能,是不是培养了孩子敢于探究的勇气呢?也许正如布鲁诺所说:“科学是使人精神变得勇敢的最好途径。”特别是第三个环节中,孩子猜想老师提供的几种已经压缩好的物品是什么时的答案跟正确答案相距甚远,当他们自己探后发现了真相时,那种诧异、惊奇是不是一下子激起了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呢?爱迪生曾说:“惊奇就是科学的种子。”一切皆有可能吧!
适龄目标:大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