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祥东
摘要: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互联网+”的提出,将对更大程度促进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但是由于我国农村的特殊性,互联网在农村的普及程度并不高。加快农村地区的互联网普及可以有效的提升农村地区的电子商务的发展,而且能够有效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互联网 农村经济 电子商务
作为二十世纪最重大科技发明之一,互联网无疑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生产力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全球范围内,政治、经济、文化等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受到了互联网的深刻影响,社会生产生活和信息传播也得到了极大的促进。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应用,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国家提出“互联网+”的概念,我国未来互联网对传统产业的改造进程将大大加快。由于农村地区相对落后,居民的互联网意识相对较弱,因此互联网在农村地区的市场潜力巨大。而且通过互联网的普及,可以有效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对农村而言,互联网改变了角落边沿村落和外部世界之间信息不对称状态。
我国农村普遍存在分散性特征,因此很难有一个统~的市场。即便是日常的生活用品商店,也都是小规模的商店。而农民的衣服、家用电器等都要到县城去购买。这不仅仅使得农村生活购物不方便,而且减少了农场的就业机会,使得农民多样化比较苦难。即便是农村的土地种植作物,由于信息渠道闭塞,农产品销售渠道受限,因此大规模种植经济作物的市场风险较高,限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对农村而言,互联网电商的发展将有利于克服农村经济的弱点,有效的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潜力。互联网改变了角落边沿村落和外部世界之间信息不对称状态。产品流通,包括农产品流通,首先是需求问题。互联网的互联互通的功能,将封闭、落后、边远、需求范围不大的乡村,和中国和世界连接起来。互联网互需互惠的功效,让农民的生产经营有的放矢,收入增多,增添了新的经济活力。对于农村,尤其是边边角角的村落,林区、海岛、草原、高原山野、沙漠绿洲等等,都可以用互联互通互需互惠的机制,为闭塞的资源寻求机会,为闭塞的农村引来活力。对农民而言,在互联网电商环境下,农民将有更多的就业以及创业的机会。由于电子商务中的网上商店,成本较低,许多农民可以直接通过网上开店从事电子商务工作。由于成本低,门槛低,而且经营风险不高,所以电子商务引入农村可以大量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到2015年底,睢宁县已有网商18500余人,开设网店21000多个,带动就业11万人。山东曹县的大集镇,电子商务发展起来以后,先后有2500多名外出务工农民、160多名毕业大学生返乡创业,带回了技术和先进理念,推动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在大集镇注册的近200家服饰企业经营者中,80%以上是35岁以下的大学生或青年农民。
互联网引入农村,除了解决农村就业问题,还可以充分开发农村市场的潜力。农村存在的信息闭塞问题,通过互联网的公开信息,可以及时快速的了解市场行情,针对性的种植经济作物。另外,农作物可以选择通过互联网开发销售渠道,联系收购商。不仅仅能够有效降低了农业经营风险,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农民的农业经营的积极性,给农户带来更多的经济收入。对农户而言,在商机和实惠的比较中,在观察、模仿和体验中,学会了上网发信息、接订单、讨价还价、成交,发货等。通过模范引导作用,更多的村民加入到电子商务体系中。对农民而言,他们不但关注现在的需求和供给,还要关注将来的需求与供给。通过互联网,他们可以知道消费者的需求,尽可能去革新自己的产品。
互联网在农村普及会存在困难,首先农民通常思想比较保守,害怕风险,有的文化程度并不高,特别是老一代农民不会使用电脑进行网上交易。农村地区的互联网基础建设投入力度不够,网络线路铺设及传输设备构建严重不足,制约着互联网在农村地区的普及与应用。另外,电子商务的配套经济体制在农村地区并不完善,例如发达的物流配送系统是电子商务发展必不可少的,而农村地区的物流并不发达,很多农村基本上没有物流网点。因此,物流网络不完善也严重限制了电子商务在农村的发展。为了有效的通过互联网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我们认为政府应该努力做到:
第一,加大农场互联网技术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完善农村的互联网线路和服务器,为农村地区的互联网普及创造充分的硬件条件。
第二,为了有效实现互联网对农村的改造,要加强对农民的教育普及程度,提升农户的文化水平,使其有能力使用互联网搜寻信息以及能够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流沟通。在农产品电子商务方面,尤其要重视对农民的培训教育。当他们掌握了新的知识和技能,就能够自动地在相关领域发挥作用。
第三,完善农村地区的电子商务配套体系,构建农村物流网络,鼓励大物流公司开发农村市场,并通过补贴或减税的形式增加农村的物流网点。为了节省成本,可以通过政府组织搭建物流平台,然后通过和物流公司合作,由其缴纳服务费用或者租赁费用,来维护农村物流网点的运营。
虽然互联网可以有效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但从根本上讲,农村的发展动力主要来自于农民,来自于农民的主动性。互联网只是一个工具,只有切实提高了农民的素质,才能有效的驾驭并使用互联网,来改造升级农村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