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学素养的四个维度

2016-06-30 11:01吴成业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6年6期
关键词:小数文本教材

吴成业

核心素养的提出,对教师的教学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小学数学学科而言,教师的教学素养包括文本解读、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和教学研究。下面笔者以《小数的初步认识》2002版与2013版教材片段为例,初步探讨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素养。

一、文本解读能力——教学素养的前提

文本解读素养是教学素养的基础,决定着后续的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的效果。就《小数的初步认识》而言,2002版与2013版的教材编写变化很大,教师应学会从教材编写变化的角度去解读文本,最终为教学设计的完成奠定基础。

对于《小数的初步认识》而言,这一课的教学重点在于如何使学生理解0.1的形成,2013版教材和2002版教材均非常注重教学过程的体验性,用米制系统进行教学。但二者处理教材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主要体现在2013版教材增加了线段图,以图形结合的方式让学生突破对0.1米的认识。把1米平均分成10份的线段图,为学生用小数表示米和分米的关系提供直观支持。

许多研究表明,小学生对小数概念的理解存在较大的困难,《小数的初步认识》主要是让学生具体感知小数,因此,在教学中要借助一定的媒介进行教学。《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数学知识的教学,应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关联。”2013版教材借助线段图,让学生在分数与小数之间打通思维通道,学生显然明白“把1米平均分成10份,表示这样的1份是0.1米”。显然,在图形结合的教学方法下,学生的学习更直观、更有效。

二、教学设计能力——教学素养的关键

教学设计能力是在文本解读基础上设计总体的教学进程、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包括教学目标设计能力、教学内容设计能力、教学方法设计能力,它是教师教学素养的核心。针对2013版教材,笔者进行了如下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设计

准确地界定教学目标,关系到教学设计达成的有效性。教师应在解读文本之后,初步解读出课时教学目标,为教学内容设计奠定基础。《小数的初步认识》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初步体会小数的含义,能认、读、写一两位小数;通过观察、分析、概括,经历小数的探索过程,让学生增强团结合作意识、交往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就2013版教材教学片段而言,关键是让学生了解0.1米的形成,最终为抽象出0.1创设条件。因此,这里教学设计的重点在于0.1米概念的形成过程。

2.教学内容设计

教师教学素养的重要基石在于教学设计能力,很多教师的课堂演绎能力不成问题,但是教学内容设计却非常一般,这其实是该教师教学素养一般的体现。高明的教师,其教学内容设计必有独到之处。对于2013版教学片段,有位教师是这样层层递进、循序渐进地设计(以课堂实录的形式):

师:你能在1米中找到1分米吗?

生1:把1米平均分成10份,表示这样的一份。

师:谁能再说说看?

生2:把1米平均分成10份,分得的一份就是1分米。

师:像这样的1分米是从1米里面平均分成10份,表示这样的1份。那我们还可以说它是1米的十分之一。谁来说说1米的十分之一是怎么来的?

生3: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一份就是1米的十分之一。

师:你讲得真棒!1米的十分之一,也就是十分之一米。谁能说说十分之一米是怎么得到的?

生4:也就是1分米。

生5:把1米平均分成10份,分得的一份就是十分之一米。

师:数学上也可以把十分之一米写成0.1米。现在你能说说0.1米是怎么来的?

生6:把1米平均分成10份,这样就分成了10小段,每一小段就是0.1米。

师:谁能说得更好一点?

生7:把1米平均分成10份,一份就是0.1米。

师:刚才我们在1米里面找到了1分米、十分之一米、0.1米,谁能说说他们在得到的过程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8:都是把1米平均分成10份,表示这样的1份。

3.教学方法设计

教学方法是教学素养的保障,图形结合方法是数学教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方法设计时,教师要学会结合图形促进核心问题的解决。在本课教学中,教师通过简单大方的课件,将学生紧紧地吸引住,每一个教学问题在多媒体课件的铺垫下,实现“动静结合”、“虚实相间”。“把1米平均分成10份,表示这样的1份”“1米的十分之一”“十分之一米”、“0.1米”依次呈现,对于教学重点的突破起了较好的引领作用。

三、课堂教学能力——教学素养的核心

课堂教学能力是教学素养的支撑点,教师教学素养的硬道理就在于课堂教学。课堂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会思考、会回答”,而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设计“跳一跳摘得到”的问题与润物无声的提示语,下面就以笔者在执教上述教学设计时的课堂教学表现来窥视教学素养:

教师先进行引入环节的教学:我们先从1分米=( )米开始研究,一起请图来帮忙(课件出示图)。自然,这个图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接下来教师抛出一个问题:你能在1米中找到1分米吗?这个问题直接、简明、扼要,一下子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找出1分米后,教师让学生多次表述“把1米平均分成10份,表示这样的一份”,这就是教师教学中加强学生印象的素养!这时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原来我们学过还可用什么数来表示的呢?”学生经过回忆,得出:像这样的1分米是把1米平均分成10份,表示这样的1份,那我们还可以说它是1米的十分之一。然后把“把1米平均分成10份,表示这样的1份”这段话平移缩下来,在多媒体课件上变成“1米的十分之一”。显然,从1分米到“1米的十分之一”,是学生学习的一个跨度,教师的教学素养体现在这里,为了加深理解,教师在这里预设请三个学生说“1米的十分之一”是怎么来的。

理解了“1米的十分之一”后,那么“十分之一米”的概念就水到渠成了。教师在这里设置了讲授式教学:“1米的十分之一,也就是十分之一米”;又通过“谁能说说十分之一米是怎么得到的”来加深学生对概念的印象。

接着教师设计了“十分之一米还可以写成0.1米”的环节,然后追问:“现在你能说说0.1米是怎么来的?”让学生在不断表述中加深理解。如果仅仅停留在这样的环节,那是不够的,教师设计了“刚才我们在1米里面找到了1分米、十分之一米、0.1米,谁能说说他们在得到的过程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这一问题,试图让学生得出“都是把1米平均分成10份,表示这样的1份”这个本质规律来。

显然,教师的教学素养在于灵活、完全地体现了教学设计的意图,并加入自己对课堂教学的理解与决断,显示了较好的课堂教学素养。

四、教学研究能力——教学素养的体现

教师教学素养的归宿在于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教师不但要学会文本解读、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更要学会反思教学,从而在反思的基础上实现教学素养的提升。叶澜曾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由此可见教学反思乃至教学研究的重要性。教师的教学素养不但体现在教师能对自己的教学片段进行反思,而且能形成案例论文参评或发表,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从而促进教学素养的提升。

教师的教学素养,需要教师通过文本解读来把握教学的要点,通过教学设计体现教学的意图,通过课堂教学落实教学的目标,通过教学反思实现素养的提升,唯此,教学素养的提升就有了扎实有效的根基。

(作者单位:浙江省永嘉县瓯北第一小学)

猜你喜欢
小数文本教材
小数加减“四不忘”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我国古代的小数
小数的认识
小数的认识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