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语文语法教学意义

2016-06-30 19:47李志霞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16期
关键词:实施方法语法教学

李志霞

【摘 要】高中语文教学中语法与文学情趣是不可或缺的两个部分。语法与文学情趣对语文学习的影响是深远的。教学中如果对语法教学与文学情趣的培养有足够的重视,在以后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都会感觉很轻松。

【关键词】语法教学 语法掌握 实施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6-0098-02

语言要达到其作为信息交流的媒介功能,在使用过程中就必须遵循其特定的规则。让高中生规范使用母语,是我们高中汉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要实现这种规范,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就必须使学生理解与掌握汉语语法。然而近年来,由于在认识上存在着误区,高中语文课程中的汉语语法教学目标的达成存在诸多问题。笔者结合自己的语文教学经历,欲就语法教学在高中语文课程中的意义与现状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以供各同仁斧正。

一、语法教学对高中语文教学意义浅析

语文的教学历来讲求人文性与工具性并重,而中学生在上述方面能力的缺失必将对学生将来进一步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这也偏离了我们语文教学者教学的初衷。造成以上现象的原因是广泛的,而语文中语法教学的缺失是其重要原因之一。

高中生不管是在求学阶段还是将来走上工作岗位,都离不开对母语的准确理解和使用。若不熟悉汉语的使用规则,必然不能准确掌握语言所传递的信息,必然影响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也就必然波及他们各项素质的提升。因此,向学生传授语法知识是必要的。高中生将来不管是继续升学或走上社会,都定然要使用语言。要使用语言,就必须能够把话听懂,把文看清,把言说通。要达成上述能力,掌握语法知识,了解汉语使用规则确是一条有效途径。理解了语言规则,才能保证学生听懂,说通,读准,写对。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具备了,他们才有可能在积累、领悟、鉴赏、应用、创新等方面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二、学生应了解母语的一些基本使用规则

在现有语言环境中,由于大量低劣影视作品以及网络语言的冲击,大量学生在汉语的规范使用上,呈现出支离破碎的现象,无论是对文本的理解还是写作表达等实践都令人堪忧。为学生补上语法知识,从小的方面说,有助于他们理解课文中结构复杂的语句,有助于他们准确接受文本所传递的信息,有助于他们解决试卷中的语言类试题,有助于他们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从大的方面说,有利于学生了解母语的一些基本使用规则,有利于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实践操作能力,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更有利于他们将来更好地走上社会,参加社会的各项活动。1951年6月6日,《人民日报》曾发表了题为《正确地使用祖国的语言,为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的社论,号召人们学语法、修辞和逻辑。就目前汉语言使用的复杂严峻形势来讲,这个号召即使在今天也有着积极 意义。

三、语法教学在中学语文课程中的具体实施

在现代文讲读中随文点拨,文字是思想的外溢。若不能理解句子、段落,生硬地谈文章的主旨,无异于痴人说梦;而语法知识的残缺,必定影响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例如在教学中,学生常常对鲁迅的文章感到头痛,原因在于鲁迅先生喜用长句,使学生常常抓不住重点。如《祝福》一文中有一个长句:“我独坐在发出黄光的菜油灯下,想,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的,看得厌倦了的陈旧的玩物,先前还将形骸露在尘芥里,从活得有趣的人们看来,恐怕要怪讶她何以还要存在,现在总算被无常打扫得干干净净了。”句子信息量很大,结构也较复杂,句意很难懂。若学生没有一定的语法知识储备,不能对“想”之后的宾语作出分析,就很难明白句中作为“玩物“的“祥林嫂“,鲁镇之人怪讶她的生,庆幸她的死等深层含义,也就无法明了作者笔下的悲愤之意。这些文意的解读离不开句子成分分析与句子顺序的还原等多种语法知识的运用。因此在有限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把语法知识的传递置于特定的语境之中,在学习经典现代文语言中学习语法知识,抓住重点,抓准时机,随文点拨。面对一篇经典的现代文文章,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短语归类,找出句子的主干,分析复句语法知识等各种训练。这些训练都将有助于学生对现代文的自行深入阅读与理解。对任何体裁的文本的理解,首先都是对语言的理解。要帮助学生对文本深入分析,就必须帮助他们熟悉语法知识的掌握与运用。它能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词、句、段,增强阅读理解能力和提升表达能力。在现代文教学中随文点拨语法知识,让学生在用语法知识分解语言中感受汉语语言的精妙,也在感受汉语语言的精妙中强化语法知识的掌握。

四、以文言文阅读促成语法掌握

课改之后,文言文在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比重得以增加。文言文又是现代汉语发展的重要渊源,因此,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若能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习文言文使用习惯,并适当地将其与现代汉语语法做比照,那么在语法学习方面一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文言文中状语后置为例。“秦晋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烛之武退秦师》),这句话中“无礼于晋”,“贰于楚”,用现代汉语来翻译,应为“对晋国无礼”,“对楚国不专一”。我们知道,在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但在文言文中,介宾短语做状语往往是后置的,即翻译时大多数时候要提到谓语前面去翻译,因此例句在现代汉语中的理解应该为“于晋无礼”,“于楚贰”。通过翻译前后的对比让同学们理解状语后置这一文言文使用习惯,进而体会现代汉语语法和古代汉语语法的异同,最终掌握现代汉语语法中句子成分与成分顺序的相关知识。在现代文与文言文的比照理解中,更能事半功倍地促成学生对汉语语法的理解与掌握,并最终提升学生在语言理解中的准确度,以及在语言运用中的规范性。

五、从语用题训练中强化认知

近年高考语文试卷中的语用题,如修改病句、对对联、句子扩展和压缩、仿写和变换句式等都涉及语法知识运用。因此语法知识的掌握有助于解答上述语用题。例如2013年福建卷中:18、下面文字有一句有语病,请先写出有语病句子的序号,然后加以修改。(2分)

①亚马孙研究所实施的“亚马孙生物圈——大气大规模”科研项目确认,②亚马孙森林正在经历向生物物理紊乱状态过渡,③农业生产的扩大和气候变化是造成亚马孙森林生态紊乱的主要原因。有语病句子的序号:修改:答题中学生若能有一定的语法分析习惯与能力,只需抽取②句中的主干,便可发现其成分残缺,删去“经历”,或是在“过渡”后补上“的过程”。答题的技巧看似简单,但若平时缺乏适当的语法训练,没有养成语法知识使用的能力,确也难以快速准确地完成。从能力到技巧这个过程其实是可逆的。也就是说,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若能有意识地加入这等语用题的训练,并辅以语法知识的渗透,是可以养成学生以语法知识解读文字的习惯与能力的。这种习惯与能力的养成,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准确理解与运用母语,可以帮助他们将来更好地走入社会,教育的最终目的也才能实现。

总之,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应加强语法知识教学,增强学生正确使用语言的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他们口头和书面表达的能力,实现我们语文教学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陈菊先:《语文教育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0页

[2]张立文:《儒学的人文精神》,光明日报出版社,2002年版,第4页

[3]第斯多惠:《德因老师培养指南》,袁一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14页

[4]刘勰:《文心雕龙》,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09页

[5]李练斌:《新课程实验与研究——新课程案例》,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5页

猜你喜欢
实施方法语法教学
现在时与现在进行时
初中八年级英语教学实践研究
“四大原则”助力初中英语语法教学走向高效
新课改背景下的英语语法教学误区及教学策略研究
翻转课堂在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语法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