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成尚
【摘 要】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对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的补充与拓展,应立足于学校本位理念和学校文化,并促进学校长足发展、彰显学校办学特色。在实施中既要注重课程的目的分析、目标设置、内容审定、课程落实、评价管理及资源开发,更要注重课程实施促进学校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成长。同时,正确把握课程的意义即课程核心价值又能促进校本课程发展与优化。
【关键词】校本课程 彰显特色 促进成长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6-0050-02
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三级课程,而学校课程则由学校开发与管理。在实践中,校本课程开发展示出蓬勃的生命力,继承、规范和发展学校的活动课、选修课和兴趣社团活动等,具有浓厚的本土气息和地域色彩。在实践中,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发与实施,既能促成并彰显学校特色,也能促进学校教师与学生成长和发展,其中学生的个性发展是校本课程开发的终极目标。
一、校本教材促成并彰显学校特色
一个学校的特色,决定于学校的教育哲学思想,体现在学校的校园文化。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确立就是在保证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前提下,给学校发展一个空间,让学校根据自己的客观现实确定办学哲学、凝练学校文化,确立学校独特的发展方向。
1.立足地域特色的校本课程能重新定位学校功能。传统的教育理念认为学校必须顺应现存的社会价值规范和文化传统,学校的任务就是传承文化。课程改革下的教育理念注重素质教育质量,也突出学校的社会功能。夷陵区是宜昌市最大的城区,县城小溪塔是夷陵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标志性建筑夷陵楼是代表夷陵历史、人文的标志性建筑。宜昌市上海中学就座落在夷陵楼下,沐浴着夷陵的和风蕙雨,传承着夷陵的历史文化。经讨论与研究,上海中学开发学校的校本课程,编辑系列教材《夷陵味》、《夷陵人》、《夷陵风》,就是让我们师生站在夷陵楼下,响当当地说“让我们师生做个真正的夷陵人”,其实就是立足地域特色确定学校校本课程的功能,也是进一步明确学校办学的功能。以上海中学所处的夷陵区为基地而开发的课程,学校和教师是课程开发和决策的主体。开发校本课程,其意义不仅在于改变自上而下的长周期课程开发模式,使课程迅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建立一种以学校教育的直接实施者(教师)和受教育者(学生)为本位、为主体的课程开发决策机制,使课程具有多层次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能力。校本课程现实意义,是为夷陵人尤其是为夷陵的孩子们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爱国就是从爱家开始的,只有教育孩子从小热爱家乡,才能培养他们良好的家乡情怀。
2.开发、实施与管理校本课程能重新发挥教师自主潜能。
新课程改革前的传统的课程模式,学校只能执行国家课程,校长上请下达强化落实,教师按部就班注重落实,学生循规蹈矩必须落实。学校在课程管理上的主要任务实际上也就是确保课堂教学按计划进行。三级课程的实施,特别是校本课程的开发,能实现以学校整体发展为目标和学校所有学生的整体学习为基础的自主管理,能充分发挥学校内部的自主潜能,能让校长、教师、学生、家长、社区代表及校外专家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与管理,围绕学校的办学理念或者是哲学思想,专家校长教师家长学生及社区代表共同探讨、研究、审议,能在校本课程与校本教材中更好地彰显学校特色。上海中学首先成立专门的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委员会,依据国家关于校本课程的意见,严格编写学校校本课程大纲。同时聘请省内闻名的校本课程专家彭敦运教授宏观指导开发与实施,在讨论的基础上组织材料编写校本教材,学校组织有热情有能力的教师成立编委,进行审议、修改、补充与编印,印刷出版七至九年级教材《夷陵味》(共25课)、《夷陵人》(共19课)、《夷陵风》(共21课)。三册教材既考虑了宏观,又关注了微观,尤其关注内容的本土性,以图辅文,尽量让教材具有可读性。在遴选地方性资源时,我们注意了它的先进性与教育性,力求使每篇文章既富含夷陵的基因,又符合整个社会主流文化的价值观;既悦纳不同的民间文学,又看重网络文化的影响;既提倡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又兼顾了师生的研究性学习。
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小组考虑学校建校与校名的特殊性,多方征求意见确定学校的“和合”特色文化,而校本课程及教材充分体现了学校的特色文化,实际也是更好地彰显学校的特色。
二、校本课程促进学校师生共同成长
所有的课程实施就是一种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教育就是要使施受教育双方得到充分而自由健康的发展,不仅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不同需求及其个性发展,也应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
1.校本课程的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成长奠基。校本课程开发必须以学生的的需要出发点,必须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校本课程的开发主体就应当有学生自己,让学生从自己的的需要出发,精选对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以利于学生自己的成长。同时学校开发小组非学生主体成员更要从宏观与理论上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学习经验,进而在实施中强调学生发展的主体性、主动性和差异性。
上海中学校本课程开发的课程目标是课程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包括课程目标、培养目标、教学目标、学习目标等。其中课程目标是“尊重个性发展,促进终身学习,弘扬特色教育,提高办学品位”;培养目标是“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培养目标上确保一致的前提下,激励和促进学生正确认识自我,选择个性潜能发展的独特领域和生长点,主动学习,培养人文素养,激发学生的乡土情结,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培养和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教学目标是“满足教师发展的需要,促进教师更新教育观念,增强教师课程意识,提高课程开发能力,同时开发并丰富学校教学资源,培养师生知家乡、爱家乡、建家乡的情感,着地气地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学习目标是“校本课程和教材是学生学习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更是对学生学习经验和个性品质的改造。尊重学生个体的独特性和差异性,突出学生本位而不是知识本位,它重视学生自身独立的生命价值”。
因学校生源主力城区辐射夷陵,学生对家乡本土历史文化、风俗人情的了解不成整体与系统,因此在课程内容上考虑了学生的需要。课程开发与实施小组吸纳了部分优秀学生作为成员,小组的专家与教师成员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特别是采纳学生对于校本课程满足学生的需求等方面的意见。如第一册《夷陵味》校本教材分为三个部分:家乡地名、历史胜迹与土产名吃,共二十五篇文章,既独立成篇又自成体系。内容饱满、材料翔实,语言明白晓畅,通俗易懂,字里行间饱含着对家乡的热爱。教材极富“夷陵味”,遵循了地方课程、校本教材的编写规律;也富有“学生味”,因为更是学生喜欢的一种味道、滋味、趣味,当然,更是一种品味,品位。
2.校本课程的实施凸现教师课程意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新课程改革前,教师处于国家课程开发与实施结构的最底层,教师按规操作、缺乏创造潜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赋予了教师的课程决策权,因为教师就是课程编制者、实施者、评价者。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能帮助教师们厘清三级课程的关系、把握三级课程的联系、形成校本课程意识、构建校本课程理念、确定校本课程的目标、理清校本课程的结构、探索校本课程的实施与评价,等等。更为突出的是教师要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就得不断地学习,提升教师的参与意识与学习能力,以更好地凸现教师课程意识。
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不同于教师的学科课堂教学,它高于课堂教学并且并非个人能力所能完成的,也不是个人所能评价与管理的,更不是个人能力所能够进行完善与优化的,因此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能增强教师的研究意识和能力、能增强教师们的合作意识。因为校本课程开发要求教师研究学生、研究教学内容,同时研究和思考学校发展的远景和文化的创生;也因为校本课程主张以学校为整体,集体协作共同决策和开发,要求教师们相互学习,共同研究问题并找出解决的方案。
上海中学的校本课程突出了开放的、动态的、民主的、科学的,力避封闭的、静态的、独裁的、经验的。我校的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础开发的,学校的所有成员以及学生家长和社区人士都参与校本课程中来,应充分发挥社区的作用,将国家和地方课程开出学校,开至社区,开到现实生活中去;教师就必须适应学生、家长与社区的需要,就必须去研究去探索,要尽可能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尽可能地尊重学生个体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同时更要突出培养学生对家乡的认识与热爱,强调学生本位而不是知识本位,尤其是重视了学生自身独立的生命价值和人的工具性价值。所有这一些,要求教师不断地学习、合作、研究才能真正实施,无形中提升了教师的各种能力与素养。
校本教材的评价与管理也能有效地提升了教师的能力。责任到人是落实手段之一,上海中学校本课程实施时间与内容是每周的校本课共两节,其中一节进行校本《夷陵味》的教学,本册书共25章,包括引言需要26 课时,则需要一年的时间进行教学。另一节进行《魅力夷陵》的教学。实施要求主要是依托教材进行课堂教学的设计与电子学案的制作,同时专家的指导下进行集体性的教学资源的开发。上海中学校本课程的评价着眼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能力提高,我校从指导思想、课程意识、课程能力、师生参与程度进行过程性评价。尤其是对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中师生创造性的发挥、学校特色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评价。把教师课堂教学活动和学期末学生素质的测评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定、教师量化考核、文明班级和先进教师的评优表彰,建立“学校校办(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领导小组)——年段校长——教务处”的管理体系和“教务处――教研组――学科教师――班级”的实施机制,进行规范化、激励化管理。另外,实施的过程也是不断丰富资源的过程、不断优化的过程。
教育是永恒的、也是发展的,课程也是永恒的、发展的。无论是本世纪初国家和地方政府大力倡导的素质教育,以及现在提到的对学生进行素养教育,还是每所学校不得不进行要强化的应试教育,沉下心来思考教育工作,是教育人,是培养人,大一点说是为国家培养人才,小一点说或者近一点说,是培养了解家乡、认识家乡、热爱家乡并将来建设家乡的人。基于此,上海中学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目的就是让师生成为真正的夷陵人。这也正是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最终目标,既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也促进师生的成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