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2016-06-30 04:18杨臻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15期
关键词:设置思维课堂教学

杨臻

【摘 要】 提问是教师教学的一部分,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有效的课堂提问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所在。通过师生在课堂上的提问与回答的互动,让学生获得普遍进步,实现个体的充分发展。有效的提问能驾驭参差不齐、瞬息万变的学情,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既能让学生有所悟、有所获,又能使学生感受到一种身心的愉悦和享受,从而使课堂教学事半功倍。提问是每堂课必需的环节,是一种集设疑、激趣、引思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教学艺术。在教学工作中师生艺术有效的对话便成为课堂教学的理想追求。因此一堂课的好坏其关键之一就是课堂提问是否有效,尤其是现阶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就显得更为重要。如何在教学中有效提问呢?

【关键词】 有效提问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5-0-01

提问是教师教学的一部分,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有效的课堂提问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所在。是通过师生在课堂上的提问与回答的互动,让学生获得普遍进步,实现个体的充分发展。有效的提问能驾驭参差不齐、瞬息万变的学情,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既能让学生有所悟、有所获,又能使学生感受到一种身心的愉悦和享受,从而使课堂教学事半功倍。提问是每堂课必需的环节,是一种集设疑、激趣、引思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教学艺术。在教学工作中师生艺术有效的对话便成为课堂教学的理想追求。因此一堂课的好坏其关键之一就是课堂提问是否有效,尤其是现阶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就显得更为重要。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总是会出现问题设置不当、提问不够精准等不足致使课堂效果大打折扣。基于课堂提问现状,对什么是有效提问?如何在教学中进行有效地提问进行了以下几点思考。

一、问题设置要难易适中

古人曾说:“学贵有疑。”“提问”是课堂上教师激发学生思维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引领学生进行深度质疑,启发心智,到达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效方式。课堂提问设计要体现启发性、导向性和示范性。随着年级的提高,提问要逐步从“学什么”转到“怎么学”。然而在课堂中,教师的提问还存在着指向不明、难易失度、层次不清等问题。曾听了人教版七下《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第二节平行线的性质的同课异构的几节课堂展示课。执教的老师在复习引入环节多数以提问式设计了“平行线的判定”的问题,力图“承上启下”,但由于问题设计梯度不同,导致效果大相径庭。其中一位教师对问题难度把握不到位,提问内容过于简单,教师基本自己复述了上节课的内容,只是象征性的使用了,诸如“是不是”、“对不对”之类的提问,学生不假思索地、随口附和,表面上营造了热烈的课堂气氛,实质上流于形式,华而不实,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这节课的高度,学生并未真正得到提高,极大地损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同类型的提问重复出现,“学生不用跳起来,就摘到了苹果”。学生没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就把问题轻易地解决了,给学生形成一个误区,认为不需要努力也可以把知识学好,或者说学生在学习上会有依赖性,即使不学,不动手,不归纳。老师也会给我整理好。很大程度上消磨了学生探索新知的意识。也会极大的打击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就无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当然教师设置的问题难度要适中,既不能设置太容易,也不能设置太难,如果提问脱离学生的认知范围,或者所提问题与知识内容没有实质性关联,思维跨度过大,过偏或过于笼统,会使得学生无从思考,这样也会打击学生的答题积极性。也就是说:教师所提问题,要能让学生经过思考、努力、交流、合作,把问题解决,这样即激发了他们探究、解决问题的积极性,更促进了使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答不出,这是常有的事。原因往往是难度过大,也就是所提问题梯度过大,学生望而生畏,这时,教师应想方设法“化难为易”,以避免陷入“启而不发”的境地。给学生一个螺旋式上升渐进的提问过程,引领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已经爬到了一个很高的台阶。

二、问题设置要因人而异

课堂提问是启发教学的重要方式。究竟对学生怎样提问?这便要因人而异。教师在提问时要了解学生的学习程度,做到心中有数,由于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不同,故而需要的问题也不同。对一些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在问题设置时要稍微简单一些,可以设置一些比较简单的题目,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这远比学生学会知识更为重要。在不断地提问暗示下,学生学习兴趣不断被强化。学生就会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就可以学会知识。因此,在选择学生回答问题时,应该面向全体,因人而异:难度较大的问题由优等生回答,一般的让中等生回答,较容易的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回答,比较专业的问题则让这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回答。力争做到给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回答问题,使学生获得应有的自信,能积极参与到课堂之中,各有所获。孔子早在两千年前就提出“因材施教”的思想,现在它仍是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应用于课堂提问中,则应该因人施问。“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则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对学生的正确回答或接近正确的回答,要予以肯定并进行表扬,对于不完整或错误的回答,也要从尊重学生的角度出发,找出积极因素,要树立学生的信心。这样,每一个问题对于回答的学生来说都属于跳一跳才能摘到的苹果,而每一个学生都有得到老师提问并得到肯定性评价的机会。对偶尔回答不好的学生,除充分肯定其可取之处外,要注意在较短时间内再给他一次答问成功的机会。实践证明,这样因人设问的方法对培养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对破除中差等生对提问的畏惧心理有很好的效果。

三、问题设置要恰到好处

恰到好处的课堂提问会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合理的问题设置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检查学生获得知识的情况,还能调节课堂气氛,沟通师生感情。对学生恰到好处的提问,能使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认识自己学习上的优点和有待改进的地方。恰到好处的提问对课堂教学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但可以提高教师授课的吸引力、集中学生听课的注意力还可以激发学生求知的积极性。因此问题设置要恰到好处,要问到点上,一针见血。将问题设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温故知新;设在学生兴趣的共同处,活跃气氛;设在学生思维的集中处,激发思维;设在学生思维的障碍处,突破难点;设在教材知识的点睛处,升华内容。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越来越低。学生在小学时回答问题很踊跃,可是上了中学,上课举手发言不积极了,课堂讨论气氛也不够热烈了,这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障碍。布鲁纳说:"向学生提出挑战性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发展智慧。"恰到好处的提问,不仅可以引发探究欲望,而且发散思维,使情绪处于最佳状态,有利于主动学习。因此,恰到好处的课堂提问,在当今以学生为主、培养创新思维的今天就显得尤为重要。

四、问题设置要准确规范

课堂的提问必须是严谨的、准确无误的。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必须注意用数学术语去讲课,坚持用规范流利的普通话进行教学,语言必须符合语法规范和数学用语规范。教师的数学课堂语言在准确规范的前提下,还要干净利落,清晰简明,抓住重点,不拖泥带水。教师要善于通过自己精炼的语言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入浅出,一环扣一环,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让学生易于掌握,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相反,如果教师的语言重复罗嗦,则容易引起的学生的反感,吸引不了学生的注意力,这样课堂效果肯定不好。

总之,巧妙运用课堂提问的艺术,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要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有效的提问;要立足课程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的提问方法。只有善于提问,精于提问,有效提问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新课程教材教法》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试用版)》

《教书育人》2008.12

《中学数学》2014.9

《语言艺术》2015.1

猜你喜欢
设置思维课堂教学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本刊栏目设置说明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地铁出入段线转换轨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