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初探

2016-06-30 02:49梁淑荣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15期
关键词:教学改革初中数学教学

梁淑荣

【摘 要】 当前,在全面实施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新形势下,作为数学教师,在数学实践中,科学地把握数学教学改革的正确导向,努力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推动数学教育沿着健康、持续方向前进,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推进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时候,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已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同,新教材融趣味性、实践性、科学性于一体,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受到全社会的关注。然而在教学中发现学生数学基础差,但绝大多数智力并不差,往往是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没有主动学习的动机。

【关键词】 教学改革;初中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5-00-01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新的理念说明:在教学中,教师将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向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指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转变;数学教学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经历一个数学化的过程,是学生自己建构与重构数学知识的活动。

一、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注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一方面提供更多的机会增加学生的独立活动,不仅课本让学生自己阅读,定义让学生概括,解题思路也启发学生独立探求,疑点难点,让学生讨论解决,总之,凡是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一定让学生自己亲自去解决,从而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另一方面,注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过程中,通过整体把握和分层推进,让学生充分参与新知识的学习过程,并通过组织多层次的训练,使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了解和掌握各类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各种疑难问题。

二、指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在学习方法上,不同的年级不同的学习内容采用的学习方法也不同。如:七年级学生从六年级升入中学对学习方法缺乏认识,所以首先对数学学科的研究对象和特点等内容作以介绍,然后再讲中学数学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了解学好数学必须具备的条件,这是七年级指导的中心;对于八年级和九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学习经验,学习也出现了较大的差异,所以开展互教互学活动,同时定期召开各年级学习方法经验交流会,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毕业班学生由于进入总复习和升学考试阶段,学习紧张,心理压力大,需要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学生总结适合自己个性的学习方法。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逐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从而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质的转变。

三、创设情境导入,激发学习的兴趣

著名教育家顾冷沅说“在课堂教学范围里对教师最有意义的是学习动机的激发,也就是要使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感兴趣,对有了兴趣的学生就会认真的把它学好。”这样趣字当头,乐在其中,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注意力始终有一种吸引力。为此,备课时就根据学生实际水平的差异,在课堂上设计一些难易程度不一,深浅有别的问题,为学生营造一个平等、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创设情境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注重导入。

数学知识是抽象的知识,数学学习大多是枯燥的活动。特别是上课铃响后,由于刚刚结束上一节课的学习,加上课间休息,此时,学生大脑皮层上的兴奋正高,如果教师设计新颖别致、有引人入胜的初中各年级课件教案习题汇总导语,就能把学生的无意注意引向有意注意,瞬间就能把学生的心牢牢抓住。通过实践,与学生生活相贴近的情境容易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就会带着积极的情感,愉快的投入学习,认真听课。

四、加强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在抓好基础知识的同时,要注意强化数学思想的教学,从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例如,学生学会了解各种方程的方法后,解应用题就是把实际问题转化归结为方程的知识来解决,不少同学都能总结出如下的规律:列方程解应用题实际上都是求一个或几个未知数的解,只要设法利用已知条件建立起含有未知数的方程或方程组,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这就是方程思想。通过对学生进行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指导,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学生对数学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五、引导学生进行课后反思

加强题后反思习惯的培养,课上结合习题给以指导,给时间让学生进行反思,并对反思的结果进行交流,互相学习,不断提高题后反思的能力和自觉性。逐渐地,学生做完题后能够会反思了,也有了些主动性。一节课上四班的孙燃同学在对一个题进行反思后,再做此类型题时很快就解出来了。

在学生有了题后反思的初步能力后,我要求学生对学过的一章进行章后小结。可能是体验到了题后反思的好处,学生的积极性很高。除了个别同学抄书外,70%的同学写出别具特色的小结。如张廷同学每次小结都采用重点、难点、疑点等程序。刘倩把每一章的易错点总结得特别清楚。赵江静、李平然等同学总结的知识结构条理比较清楚。40%的同学能够自己出章检测题。这样做要比老师讲复习提纲、出达标检测题学生做要好得多。学生在交流复习小结时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比较高;并且学生在做其他同学出的测试题时也很有兴趣,热情也很高;也敢于大胆质疑,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如在学完了整式的加减这一章后,我从学生出的十几套自我检测题中选择一套有特色的,学生做时的积极性,参与的主动性都很高,其中有一道需要整体代入的题曾引起学生间激烈的讨论,有的同学说题出错了,不能做,…;经过激烈地争论,学生认识到此题可解;当时的情景我还记忆犹新,相信学生也会还记得。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能力,也可以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

如果在教学中,教师能注意刺激学生的探究欲望,指导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能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当好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和合作伙伴,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探究能力肯定就能得到发展,全面提高数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潘存秀.浅谈初中数学理想课堂中有效教学[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10):132-133.

[2]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02):963-964.

[3]黄根发.中学数学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2012.(12):321-322.

[4]张志公.数学创新设计,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16):652-653.

[5]郭丽华,陈福珍.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初探[J];贵州教育,2012(06):745-746.

猜你喜欢
教学改革初中数学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