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窑洞(外一篇)

2016-06-30 11:59张亚宁
雪莲 2016年11期
关键词:窑洞陕北村庄

陕北窑洞,就是镶嵌在黄土高原上的眼睛,忽闪忽闪的。

“来,来,回窑里坐下说。”当你走进陕北人家小院,就可以听到这样幸福满满的招呼。陕北民居以窑洞为主,好客的主人总是喜欢把熟悉的亲戚朋友,或者远方客人,招呼到自家窑里说话诉事,才算是尽到东道主的责任。很多来过陕北的人感慨地说:“早知道陕北这样美,何不早些日子来陕北看看,来了陕北不去看看或者住一次陕北窑洞,等于没来陕北。”

陕北窑洞,黄土高原上独一无二的存在。多少年来,陕北窑洞是一张特殊的标签,亮堂堂的名片,正如说起北京,与四合院紧密地联系起来,说起山西,以乔家或者某家大院为荣,当然,说起陕北,绝不会遗落别具一格的陕北窑洞。朴素而凝重的陕北窑洞就是勤劳朴实的陕北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人类以定居方式生活的一块活化石。走近陕北,在平川、沟壑,或高山、坡上,一院院,一孔孔,放眼望去就是一道道靓丽的风景,依山而建的窑洞像朴实憨厚的陕北汉子刚毅地矗立着,静静地守望着这块独天厚地的热土。

陕北窑洞,历史悠久。最早始于周代的窑洞为半地穴式,到了明末清初,仿土窑模式建起了石砌或砖砌窑洞。早期,勤劳的陕北人依山挖洞,用智慧修葺毛胚子,根据生活的需求建起院落,直至一个完整的院落呈现在眼前。风风雨雨几千年,陕北窑洞的修建技术和规模一直在进步,但原有的建筑风格一直恪守不变,犹如热情好客的陕北人的为人处世。一般一院地方有三孔窑洞居多,也有一孔或两孔甚至五孔七孔为一院的,很少有人修建四孔或者六孔窑洞为一院,意在避开四六不成材的俗语。所有窑洞中,正中间的一孔或两孔住人,一孔储藏粮食和储存农用工具及杂物,或用作其它。院前宽敞,可以种蔬菜或圈养家禽。院落收拾得干干净净,筑围墙,或栽棵树,种些多样花草,这一院地方就显得格外显眼。脑畔形式多样,皆以地形不同而千姿百态,主人也会将其合理利用,景象也就不一了。家底殷实的大户人家的窑洞,自然是建筑风格独特,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院落了。

一般常见窑洞有土窑洞、接口窑洞、石窑洞、砖窑洞。今在陕北依然能看到许许多多破损不堪的土窑洞,居住土窑洞的人少之又少。从陕北人起初挖洞只为安身,到建窑洞满足各种各样生活需求,这一发展史见证了陕北人的生活从贫穷落后迈向幸福大道的光辉历程,展现了陕北劳动人民和民间巧匠的审美追求。走进院内,几孔窑洞修建的整整齐齐,统一灰蓝色,勾出错落有致的洁白线缝,之所以说是勾出,是因为砖块或石块用石灰泥粘接,湿润那会用抹布或塑料袋子,轻轻地来回摩擦几次,便可见一目了然的痕迹,用不了有人去画去刻。你会发现窑洞的窗别具一格,陕北人亲昵地称为窗格格。窑洞内的全部采光均通过窗户透进去,每孔窑洞的窗户做工非常精致,千姿百态,均为雕刻的镂花空格,巧妙地镶嵌着形式美观的图案,洁白的糊窗纸衬托下,显得尤为美观。可见,民间巧匠是多么巧妙,蕴含着华夏祖先遗留给后人的智慧。窑洞布置就各不相同了,窑掌或靠窗户盘着炕,其他装饰就看细心的主人如何布置了。

窑洞的变迁经历了从原始穴居到人工穴居、半穴居。起初简陋的一两孔土窑洞保障了人的住宿和家禽的喂养,若能修起篱笆围墙足以说明这个家庭的富裕与勤劳。从简单的土窑洞,到在窑洞口装饰砖块或石头,称之为接口窑,再到用砖或石头箍的窑洞,叫砖窑或石窑。时下,陕北人的生活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窑洞成了陕北人居住的高雅居所,神圣的居所。修建起来的大都是砖窑洞和石窑洞,格外的壮观。数孔窑洞为一院,一院又一院的地方犹如重要的图标雕刻在黄土地上,即使一条条崎岖的山沟,一座座荒芜人烟的塬,有了窑洞有了人家,这块土地就有了灵性,显不得一点孤独。稀疏的窑洞群形成了一个自然村,或者一个行政村,可亲可敬的村里人世世代代生活在这块土地上,日日夜夜守护着窑洞。

陕北土窑洞以冬暖夏凉而闻名。朴实的陕北人就爱住窑洞,就像朴素的窑洞,谁都无法说得清楚陕北人祖祖辈辈居住在这块热土上的理由。这大概就是达尔文的适者生存的原理,或者说是海德格尔的诗意栖居。在阳坡,或在背洼山的窑洞,放眼去看,一孔孔独一无二的造型和错落有致的院落,吸引住了许多来陕北的客人,从不同侧面了解它独特的奥秘,甚至住进陕北人家,舒舒服服住一宿。热情好客的陕北人,只有你进了陕北人家的院子,他们都会亲热地说:“来,来,有事没事回窑里坐一会儿。”若是客人有急事要办,匆匆地离开,主人会遗憾地说;“你看你,来了一回我家,连我家窑里没进去坐一下。”你若是住下来,没几日,对普普通通的窑洞有了非同寻常的感情,迷恋上这块神奇而魅力的地方,惜其身居都市不知陕北这片世外桃源之美。祖祖辈辈的窑洞恩惠了陕北人以及陕北以外的人,于是,陕北窑洞成了人们向往的住所,陕北成了人们向往的地方。

曾经听到有人说有窑洞不一定是陕北,但陕北是与窑洞无法分开的。的确是这样,在中国,说起陕北,许多人自然会说到窑洞,谈到红色历史。1935年,中央红军来到陕北,乡亲们的一句“来,你们进我们窑里坐下。”把远道而来的亲人迎接在吴起,之后在瓦窑堡、在杨家岭、在枣园、在小河、在吴堡……十三年里,这些可爱的人就居住在温暖且朴实的窑洞里。多少国内外友好人士和知识青年,风尘仆仆,来到陕北,住进了温暖的窑洞,盘腿坐在热乎乎的炕头上。陕北窑洞见证了中国革命,默默无闻地给中国革命家提供了养精蓄锐的居所。在血与火的岁月里,陕北窑洞里谱写了一曲曲壮丽歌曲,在普普通通的土窑洞抉择了中国命运。时下,这些为中国革命做出巨大贡献的土窑洞、砖窑、石窑洞或接口窑,虽然装饰发生了变化,但窑洞精神和窑洞文化依然在,一年四季,无数人怀着敬畏之心前来致敬。

哦,陕北窑洞,陕北人的家。

有人说,在陕北以外也能见到成规模的窑洞,其实,细看的人会发现,陕北窑洞不论是外观建筑风格,还是室内的装饰,均与其他地方的窑洞有差异。也许比不了山西某家大院的规模磅礴,比不了沉式窑洞的隐秘,比不了四合院的结构独特,但是陕北窑洞,小巧玲珑地镶嵌在黄土高原上,居住者随时享受着大自然给予的一切美好天地。有许许多多曾在坚实的窑洞里挑灯夜战,走出了小山沟的人,客居他乡的窑洞或者高楼大厦,谁能忘记窑洞恩赐的恩情?时常会牵挂着陕北窑洞,似乎有一根无形的线,窑洞的某一个地方牵着一头,心的最深处牵着另一头,无论世事如何变幻莫测,而窑洞,在陕北成为一种无可替代的精神财富。

陕北以外的人爱上了陕北,爱上了陕北的窑洞。时下,陕北人利用陕北以外人看好陕北窑洞这一良机,建起了休闲情趣的农家院,环境优雅的居民小区,豪华典雅的窑洞宾馆,气势磅礴的窑洞群。从表面上是改变了传统依山挖洞只为居住的习惯,而真正的给陕北人带来了经济收入的同时,是对具有民族特色的窑洞的延续与改进,反映了陕北人用勤劳与智慧追逐新生活的伟大创举。

黄土高原是块深情厚重的土地,黄土高原因有了窑洞而有了灵性,窑洞因依偎在黄土高原的温暖怀抱而独具魅力。多少年过去了,陕北窑洞依然是陕北人生生不息、悲喜共溶的安居宝地。星星点点的窑洞傲立在连绵浑厚的黄土高原上,点缀且美饰着陕北大地,给人以雄厚的美,深情的眷恋。

风趣诗意的陕北寒冬

一年四季,陕北的冬天是寒冷且有意义的季节。别看陕北的冬天是寒冷的,也许天底下最为有意义的冬天就数这里了。若是漫步在河槽洁白的冰带上,或站在偶尔恩赐的一场大雪中,绝对富有诗意和激情,惬意无比。正是这种独一无二的存在,陕北的冬天才有了别具一格的味道。

村子里的老黄狗就是沉静的破坏者,嘶哑的叫声打破了夜的宁静,紧接着另一条狗也跟着叫了起来,这刺耳的狗叫声之后,狗倒悠闲地卧在门道不啃声了。黎明前的鸡呀鸭鸭以及山鸟的鸣声,似乎是农村最好听最迷恋的自然音乐,给冷嗖嗖早村增添了丝丝无影的暖色,或者说跳跃的色彩。阳光这个懒家伙懒洋洋地撒向大地,村庄就动了起来。小院里,小路上,断断续续有人活动:挑水,捡柴,生火,放鸡鸭,扫院……而冬暖的窑洞里一阵忙乎过,便开始院外生活。圈养的羊啊猪啊牛啊,陆续出动了,一下把死寂寂的村庄点缀活了,慢慢地蠕动开了。

村庄就是这样的。有动有静,美哉,奇哉。

清晨的村庄,行人明显少了,稀稀疏疏出行的人装饰得严严实实。有雪的光顾也好,没雪的莅临也罢,一大早的山丘、沟壑或者院子的墙角墙梁、干枯的草木上落上一层层薄薄的白霜。推门而出,寂静的山村,轻而易举地感觉到冬天带来的干冷,袅袅飘升的炊烟像刚刚吐出的口气,慢慢消失在瓦蓝的天空。一马平川的田埂上,偶尔一两个拾粪的农人忘却了刺骨的寒风,恪守农人勤劳的秉性,为不久就要来临的春天做着充分准备。太阳跳了大约有一竿子高了,村庄就热闹了起来。似乎寂静了多时的村庄,活跃地动了起来。悠闲的陕北汉子与妇女坐在向阳的坡里,晒着太阳,说着事儿。清早忙着罩在嘴边的口罩早已揭去,贪婪地追着阳光,暖呼呼的阳光照得她们笑了,俊俏的样子使人陶醉。搓着双手行走和站在门口跺脚的人停下来了,喜笑颜开,咋看去像是逢上一生中最高兴的事儿。阳光显然消弱多了,迟迟不起色,无精打采,夏日里的焦裂与秋日里的温婉消失的找不到一点点迹象,没有一点火热的感觉。中午或者下午的光泽也不起色,刚刚感觉到阳光的傲慢了,时光已至傍晚,散牧的羊儿草包水足,急匆匆地上了圈院,静静地哺育着小羊。

院墙上的红辣椒和玉米架上金黄的玉米恪守原有的本色,偶尔随风摆动的红辣椒发出了呼呼的声音。一群孩子穿着厚厚的棉袄玩得正起兴,大人的一声吆喝,他们擦干净长长的鼻涕,搓着双手回到大人身边,留恋地望着烟囱里袅袅升起的炊烟以及他们辛辛苦苦修造的泥房子、公路、泥碗筷,画下方方正正的格子。屋子里袅袅热气精灵般地钻出窗户、门缝,飘着飘着找不到一点影子,与空寂的大自然融为一体,一股醉人的饭香味扑鼻而来。窗台上的南瓜、红薯,被雾水清晰过一般,湿润了,也净亮了。打湿的窗棂纸立刻结起了一层薄薄的冰,毛茸茸的,洁白洁白的,多么可爱呀!没来得及擦干净洗碗筷手的妇女在门缝里扬长脖子刚喊一声老黄狗的名字,老黄狗就咿咿呀呀叫着向主人缓缓走来,摇着毛茸茸的尾巴。一群大红冠子公鸡,扑闪着翅膀,在玉米架上飞来飞去,几只胖嘟嘟的母鸡,在黑黝黝的肥猪旁边争吃散落的米粒。

从远远的山岗到寂静的村落,以及条条蜿蜒的羊肠小道与黑玉带柏油公路一片萧条。对面山上青春活力十足的麦苗从早晨到漆黑的夜晚毫不逊色,它与栽植的常青树是冬天唯一的一片绿,错落有致的麦苗任凭寒风的侵袭,把它原有的绿毫不吝啬地献给枯燥的冬天,毅然站立着,接受大黄风与皑皑白雪的考验。枯燥的冬日仿佛接收到了丰厚的礼物,兴高采烈地呼喊着。往日风光的树木和花草脱掉了娇艳的礼装,光秃秃的枝干在干冷的寒风中微微颤抖,有幸遗存的几片叶子像是一个胆小的孩子,紧紧依偎在枝干的怀抱中,不敢露出全部身子,偶尔露出头看看外面变幻莫测的景象。曾经散发着浓香的庄稼收割了,在打麦场留下了稀疏的脚印,只能留下想象秋的丰收。赤裸裸的田野孤苦伶仃地接受一场又一场寒风的洗礼。一场场寒风侵袭过后,光秃秃的田野似乎坚强起来了,毫不变色地等待风和日丽的春天。风的猛起,杂草碎叶与光秃秃的山丘上零散土粉苦苦挣扎,最终未能战胜风的倔强,成群结队地被狂妄的风追赶着翻山越岭,迫不得已地跑到山脚的暗坑暗角里,悄悄地藏起来。不幸中有着万幸,一些随风的细枝叶酝酿并发酵着,正准备为即将来临的春天献出最后的余力;一些优质的黄叶子正被一群群洁白且肥胖的山羊啃咬着,牧羊的老人围着白羊肚手巾唱着陕北人永远唱不完唱不够的信天游;一些肥大的枝叶被出行的人和玩火的孩子点着,围成一圈取暖。堆积起来的土壤也成了孩子们玩耍的最佳地方,蹦跳着踩在上面软绵绵的,像是刚刚从沉睡中苏醒的春土。河湾里的柳树、杨树,静静地陪伴河槽里细长细长的冰带,似乎是七仙女下凡故意摆放下洁白的围巾,刻意装饰寂寥且漫长的冬日。小朋友们裹着围巾,戴着手套,在冰毯上滑冰车,溜冰,追逐,乐呵呵地玩着。脸蛋红了,手麻了,一个个忘乎所以,其乐融融。牧羊的后生,挥着铲子,在那阳坡上唱着信天游,飘进了热炕头纳鞋底的俊女子耳朵。

一场及时雪恰到好处,了却了陕北人日夜期盼的愿望。有人说陕北的冬天少了雪是没有意义的,也是最遗憾的,有雪的冬天才是真正的冬天。的确如此,皑皑白雪遮盖了千沟万壑,山连山的陕北大地,无论是静静的村庄,还是热闹非凡的街市;无论是绿油油的麦田,还是光秃秃的山野,统一着上雪白的羽绒服,难分真相,大雪覆盖的陕北像是一位浓妆出嫁的少女一样美丽迷人。这时候也是小孩子最开心的时刻,一群群毛孩子忘却了冬日的寒冷,戴着手套和可爱的帽子,穿着厚墩墩的棉袄在雪地里跑来奔去,堆起一个个可爱至极的雪人,热火朝天地打雪仗。大人一声接一声的吆喝唤不回去他们,一个热呼呼的巴掌拍在屁股上了,他们还边哭泣边说:“谁也不许动我的雪人!谁也不许动我的雪球。”随后,静静地趴在书桌上写下或者画下陕北冬天有雪的喜怒哀乐。

雪,最终还是去了。背洼地里的残片在黄风的吹拂和尘土的掩埋下,变得黯淡无光,向阳的坡上留下湿润的迹象慢慢地消失的渺无踪影。渐渐地,山山崖崖与村庄又还原了本色。黄昏,牧人赶着啃完野草的牛羊叫着,奔着,树枝上成群结队的麻雀把美妙的歌声留给了黄昏的树枝和村人,从这边飞向那边,又从那边飞在这边。暗淡的村庄与山丘,像一位刚毅的战士,静静地坚守在千沟万壑中。自然中的一切美,都在它们眼下,从来不会错失一场独具匠心的美。

夜来了,一切静谧了。窑洞里的灯亮了,就是村庄睁开的眼睛,忽闪忽闪。他家的亮了,她家的灭了,似乎在漆黑的夜里村庄与什么严肃地对话。月亮躺在了村庄的上空,村庄彻底睡了,凄美而安详。偶尔有老黄狗的叫声,半醒半睡的男人撩起窗帘望一眼自家的院落。急来的风慌忙又去了,夜又恢复了起初的宁静,让你不得不有了探知的欲望。

【作者简介】张亚宁,男,1983年12月生,陕西省子长县人。西部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作品散见《北方文学》《延河》《北方作家》《人民日报》等百余家报刊杂志。散文入选《中华散文精粹》《2014年全国精短美文选》等,获第二届孙犁散文奖。出版《命根》《一地花儿》。现供职县广播电视台。

猜你喜欢
窑洞陕北村庄
俞泖全、齐菁禹、蒋萌珂、高盈盈作品
“窑洞对”里的镇江人
陕北绿了 百姓笑了
我的小村庄
村庄,你好
我的大陕北
党建地图·陕北
村庄在哪里
论窑洞的建筑艺术
习近平谈《平凡的世界》我和路遥住过同一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