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声字声符表意及其示源功能

2016-06-30 22:40王赛
青年文学家 2016年20期
关键词:声符形声字

摘 要:自许慎以来,历代文字学家对形声字声符是否具有表意作用做了诸多探究,却仍然争议不断。部分形声字的声符有表意作用,示源作用是声符具有的一种重要功能。

关键词:形声字;声符;表意;示源

作者简介:王赛(1992.4-),汉族,祖籍河北保定,硕士学历,现就读于河北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H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0--01

我们知道,形声字包含声符和形符两个部分。形声字的定义最早在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可见:“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其后,段玉裁:“以事为名,谓半义也;取譬相成,谓半声也。”梁东汉先生也持此观点。学者们所中意的“形符表意,声符表音”具体说来应该是:形符表示字义范畴,也就是字义所属的类别,声符表示字音。很明显,这种说法是不确切的,因为如此一来,形声字的成分并无哪部分表示字义。声旁的表音作用毋庸置疑,那么,除此之外,声符是否还具有表意作用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话题。

一、形声字声符是否表意

形声字的声符是否具有表意作用,可分为三种看法。

(一)形声字声符皆表意

这是传统“右文说”的说法。“右文说”最早由宋代的王圣美提出,主张声符有义。沈括《梦溪笔谈》卷十四说:“王圣美治字学,演其义为右文。古之字书,皆从左文。凡字其类在左,其义在右。如木类其左皆从木。所谓右文者,如戋,小也,水之小者曰浅,金之小者曰钱……如此之类,皆以戋为义也。”钱字的本义是农具,并无小义,足见“右文说”不够严密。但此说法的提出仍然给形声字的研究注入了新活力,对后世影响很大。

到现当代,唐兰、杨树达、黄侃等先生同意此种说法。其中唐兰先生所举的拟声词,包括喔、咆、嗷,以及鸭、鹅、鸦、蛙、猫等,其声符主要具有表音作用,和意义并无关系。所以说,声符皆表意的说法将声符表意绝对化,是片面的。

(二)形声字声符只表音不表意

此观点的代表人物主要有王力先生、梁东汉先生和西南大学的马克冬先生。王力先生不同意“形声字的声旁有表意作用”的说法,认为“右文说是声训的不良影响的结果。”梁东汉先生用王圣美自己的例子来驳斥“右文说”:在以“戋”为声旁的形声字中,“小”只是其所有意义中的一个,有“小”义的字只占很少的一部分。

杨树达先生曾对声符只表音不表意的说法提出批评:汉字中形声字占多数,认为声符不表意,简直就是说汉字无意义。在东汉时期,许慎已经使用“亦声”来解释声符有义这一现象。《说文》“亦声”有212条,占全书比重的2.2%。例如:

《说文·手部》:拘,止也。从手、从句,句亦声。

所以从语言文字发展的历史事实来看,声符只表音不表意的说法明显不符合实际。

(三)部分形声字的声旁兼有表意作用

沈兼士先生和裘锡圭先生赞同这一观点。

沈兼士先生在《右文说在训诂学上之沿革及推阐》中系统科学地对“右文说”的研究成果作了概括,首先他对“右文说”的成就加以肯定:研究的系统性和真实性;其次沈先生从客观角度指出了“右文说”中的缺陷:并不是所有的形声字都符合“右文说”。

裘锡圭先生在其著作《文字学概要》中的说法也表明了自己认为部分形声字的声旁兼有表意作用的立场。他认为“一方面同从一声的形声字在意义上不见得都有联系;另一方面,为在意义上有明显联系的同源词而造的形声字,也不见得都从同一个声旁。”

我们同意部分声符有表意作用,但是更主张用“示源功能”这一说法。

二、声符的示源功能

对声符的示源功能,王宁先生和李国英先生是这样定义的:“指声符显示形声字所记录的词的源义素的功能”。 源义素的本质是义素,当源词分化出派生词时,源词与派生词之间有相同义素,也有不同义素,只有相同义素才能够标志它们的传承关系。例如,“加”,《说文·力部》:“加,语相增加也,从力口。”意谓以言语加于人。段玉裁注:“引申之,凡据其上曰加。” 由“加”分化出一系列派生词,如驾、贺、架……《说文·马部》:“驾,马在扼中也。”段注:“驾之言以车加于马也。”《说文·贝部》: “贺,以礼物相奉庆也。”段注:“贺之言加也,犹赠之言增也。”即以礼加送于人。均含有“增加”之义素。

声符的示源作用是一项重要功能,并且可以形成一定程度的系统性,并不是偶然巧合。

要判断声符是否具有示源功能以及不同的阶段声符示源词概率如何,必须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在把形声字置于汉字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加以具体考察、分析之后方可对声符示源问题作出正确的回答。

参考文献:

[1]梁东汉.汉字的结构及其流变[M].上海教育出版社,1959.

[2]裘锡圭.文字学概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3]唐兰.中国文字学[M].上海:上海书店,1991.

[4]李国英.小篆形声字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5]黄侃述,黄焯.文字声韵训诂笔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6]马克冬.从产生时间、途径看形声字音符、意符的作用[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06.

[7]杨树达.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从[M].北京:中华书局,1983.

[8]沈兼士,葛信益.右文说在训诂学上之沿革及其推阐[M].启功.中华书局,1986.

[9]王宁,李国英.论《说文解字》的形声字——小篆构形系统的形成与特点[A].说文解字研究(第一辑)[C].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1.

猜你喜欢
声符形声字
认识带“氵”的形声字
带“火”字旁的形声字
小议形声字
形声字运动会
秦汉时期“迹”字声符的历时演变*——兼谈锡、铎两部通转及相关问题
战国“注音形声字”声符加注探析
对外汉语教学中形声字声符特点的应用
汉字形声字识别中义符和声符的家族效应*
Understanding Chinese Characters:妈
英文摘要(Abstra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