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归化与异化角度评《红楼梦》两个译本的人名翻译

2016-06-30 22:25刘敏徐宁
青年文学家 2016年20期
关键词:归化异化红楼梦

刘敏 徐宁

摘 要:姓名不仅是一种称呼,更是文化的体现。而小说中人物的姓名能体现出作者的创作意图、语言技巧以及精妙设计。《红楼梦》中人物的姓名便体现了这一点,其人物阵容庞大,因此人名的翻译也具有很大的挑战。本文从异化和归化的角度,对杨、霍两个译本的人名翻译进行对比和分析。

关键词:归化;异化;人名翻译;红楼梦

作者简介:刘敏(1991.1-),女,汉族,山东菏泽人,硕士,研究方向:英语口译,本文第一作者;徐宁,女,汉族,山东科技大学翻译硕士口译专业,本文第二作者。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0--01

1. 引言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最高峰,更被后人称作是一部“百科全书”。书中人物浩瀚,光是有名有姓的就有四百多人,其中关键人物涉及一百六十多人。而他们各自的名字也赋予特定的内涵,因此姓名的翻译也是一个难点。在《红楼梦》的英译史上,有两部优秀作品,分别是由杨宪益、戴乃迭夫妇合译的全译本(以下简称杨译本),名为A Dream of Red Mansions;另一部是由大卫·霍克斯(David Hawkes)与约翰·闵福德(John Minford)合译(以下简称霍译本),其名为The Story of the Stone。本文试从异化与归化的角度来分析这两种译本。

2. 从异化和归化角度论杨、霍译本的人名翻译

曹雪芹的命名方法大体分为四类:取自诗词,如黛玉;取自与主人身世相关的典故或诗词,如紫鹃、莺儿;取自事迹相同的人名,如小红;谐音,如贾雨村(假语存)、甄士隐(真事隐)。尤其是所取诗词都能暗含人物的性格、身世而浑然天成、不漏痕迹,因此其人名翻译更为不易。在杨译本中,主要采用音译法,体现了异化的翻译策略;在霍译本中主要采用音译和意译相结合的方法,体现其归化的翻译方法。

2.1杨译本的人名翻译

杨译本的翻译目的是为了向西方读者传播中国的传统文化,因此采用异化法的翻译策略。异化的翻译策略就是要求译者在翻译中尽可能地保留源语的语言和文化差异,表现出源语语言与目的与语言之间的差异。杨译本在人名翻译时主要采用音译法,而音译法也是常见的异化翻译策略之一。所谓音译法,就是根据发音来翻译的方法,主要用于专有名词的翻译。杨译本的音译法主要参照威妥玛—贾尔斯系统(The Wade-Giles System),简称威氏拼音版本。现在中国大陆,除了少数需要保持传统文化场合外,基本不用威氏拼音,因此杨译本采用这种版本也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体现。例如:贾政(Chia Zheng);宝玉(Pao-Yu);黛玉(Tai-Yu);熙凤(His-Feng)。

原著的命名方法采用谐音,是为了隐名于音,顾音思义。而音译成英文则体现不出这种特点。因此,杨译本对有些音译的人名采用了音译加注(transliteration with annotation)的方法,便于读者进一步理解。如:甄士隐 Chen Shih-yin (homophone for “true facts concealed”);熙凤 His-Feng (homophone for “splendid phoenix”);李纨 Li Wan (plain silk 素绢)。

2.2 霍译本的人名翻译

霍译本主要遵循归化的翻译原则,目的是使译本符合西方读者的阅读口味,减少文化的差异性。在翻译人名时,霍克斯主要采用音译法和意译法相结合的方法,这主要体现在主仆人名翻译的区别上。凡是主人霍克斯都采用音译法,而仆人则采用意译法。这样可以方便西方读者了解和分辨中国传统的主仆关系。霍克斯的音译法也与杨译本的不同,他没有采取威氏拼音版本,而是用“汉语拼音方案”。例如,主人人名的翻译有:贾政(Jia Zheng);宝玉(Bao-yu);黛玉(Dai-yu);熙凤(Xi-feng)。

仆人、丫鬟的人名翻译霍克斯则主要采用意译法,这样既能使得西方读者区分开主仆、尊卑,又能方便西方读者通过意译来的人物姓名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等。例如,霍克斯将王熙凤的贴身丫鬟平儿译成Patience(耐性、容忍)。“Patience”不仅与“平儿”在读音上相似,更能体现出平儿的性格特点:温婉柔和、富有耐性。再如,李纨身边的两个丫鬟素云、碧月,霍克斯分别译为Candida,Casta。李纨是贾府深居寡出的少奶奶,身边的丫鬟也应当与主人相符。Candida和Casta都有“清正、纯洁、正直”之义,很符合两个丫鬟的特点。

3. 结语

总之,杨译本采用异化翻译策略旨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霍译本采取归化的翻译策略目的是使译文更加流畅自然。归化和异化的两种翻译策略不是相对立的,而是互补的两个方面。在翻译过程中,可以采取异化和归化相结合的方法,使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1]Hawkes, David. 1980. The Story of the Stone[M]. London: Penguin Books.

[2]Yang Xianyi. 1978. The Dream of Red Mansions[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Press.

[3]曹雪芹. 1982. 红楼梦[M].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4]甘文凝. 2002. 浅谈《红楼梦》中人名的翻译技巧[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第一期.

猜你喜欢
归化异化红楼梦
农村聘礼的异化与治理——基于微治理的视角
商品交换中的所有权正义及其异化
论《红楼梦》中的赌博之风
从《红楼梦》看养生
《〈红楼梦〉写作之美》序
异化图像的人文回归
别样解读《红楼梦》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伦理视角下电影翻译的归化与异化
归化翻译与江西诗法——以《鲁拜集》的三个七言绝句译本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