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iki的网络协作学习综述

2016-06-30 13:29杨兴波张林
科技视界 2016年15期
关键词:协作学习学习者

杨兴波+张林

【摘 要】如何遴选社会性软件,为支持和开展协作学习提供服务平台,是教育技术研究的一个热点,也是不同学校、教师个体开展协作学习关键的一步。此处选取了web2.0的后起之秀wiki,并从对集体协作的支持、对学习者个人学习的支持、对协作学习评价支持、对知识管理等进行了详细研究,为选择和使用这类社会性软件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wiki;学习者;协作学习

1 wiki(概述)

wiki发展的历史并不长,它起源于1995年在PUCC工作的Ward Cunningham为方便社群交流建立的工具——波特兰模式知识库。在建立知识库的过程中,创造了wiki早先的概念和名称,并且实现了支持这些概念的服务系统,就是最早的wiki系统。wiki最初主要是面向知识积累的知识库、百科全书或关于某一领域知识站点的应用,国外优秀的wiki站点如Wikiquote、Wikitravel等,国内有互动百科、百度百科、搜搜百科、天下维客等。基于wiki的优势和特点,其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其中也不乏在教育中的应用。[1]

wiki是继Blog之后风靡于互联网的又一种网络技术和网络文化。wiki作为web2.0的创新之作,以其技术简单易用的优势,以及所体现的自由平等、开放共享、协作共创的文化精神,开创了互联网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可擦写网页”(Web一Rw)时代,让所有用户都可通过浏览器对wiki资源进行浏览、创建、编辑、删除或恢复,以便获得最大化个人或集体的学习效果。[2]

2 wiki技术规范和特点

作为网络时代的后起之秀,同时也是一种全新的知识共享与创新服务平台,wiki迎合了新时代对于网络新技术的要求。基于集体编辑、维护、协作的精神,越来越多的用户尝试选择用wiki来搭建适合自己需求的平台。[3]wiki之所以会受到人们的青睐,主要得益于其技术的精要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平等开放

在wiki系统中,每个用户都可对wiki页面的内容进行创建、修改乃至删除,由此激发了用户的创作欲望,最大限度的发挥了用户的积极主动性;[4]同时所有用户都可对wiki页面内容进行维护,由于用户层次的多样性和对待问题视角态度的差异性,多人的维护致使wiki页面的内容相对比较全面,持久的修改和积累使wiki系统内的信息资源日趋完善、精练、准确。

2.2 使用简单

在wiki页面上,通过用简单的格式标记来取代HTML的复杂格式标记,用户无需具备有关HTML网页设计的知识,就可以利用辅助工具轻松自如地实现wiki网站的创建、编辑和维护。[5]随着wiki技术的发展,wiki内容的发布越来越简单,实现了所见即得的使用方式,比如在互动百科中,用户对词条等内容的创建和编辑非常简单,如同编辑word文本一样,不存在技术的门槛,很容易实现wiki资源的建设与维护。

2.3 易于控制

wiki通过文本数据库或关系型数据库对页面信息的修订历史进行动态记录,保证在需要的时候能够调出所有修订的历史信息记录,实现对不同版本信息的控制。用户既可以查看页面上最新修改的信息,也可调阅系统保存的历史信息,通过版本对比功能,去伪存真,保证信息的客观性、准确性。

2.4 协作共享

用户可以匿名或实名对wiki页面的信息进行编辑、删除,在不同知识背景用户的协作下完成知识的修订,确保了知识的准确性。用户在进行知识的修订过程中,深度整合现有知识和自身隐性知识,形成自己的观点,再加以表达,在集体、循环的修订中保证知识质量的同时也实现了用户隐性知识的共享,因此,协作的过程同时也是用户共享自己知识的过程。

其“人之初,性本善”的哲学思想让所有用户都拥有对信息进行修改、添加、删除和维护的主动权,体现了以人为本、集体协作的服务理念。但是难免会有个别用户有意或无意地误改、误删甚至颠倒wiki页面的的信息内容,导致错误信息的产生。为保证信息内容的客观性、准确性,更好地发挥wiki平台的优势,wiki在技术上和运行规则上做了包含动态备份更改内容、特殊页面锁定、IP禁止、版本对比、内容更新、沙盒测试、制定编辑规则等技术规范。[6]做到既保证开放性,又坚持规范性,降低了用户获取错误信息的风险。

3 wiki应用于协作学习的优势综述

wiki最初的应用主要是面向知识积累的知识库,随着web2.0的发展其应用领域便得到了迅速的扩展。凭着它优异的特性,wiki受到了教育教学的强烈关注,各种基于wiki的教学探究也相继出现,预示出良好的发展势头。[7]在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活动中,wiki更是具有其它软件平台不可替代的优势。

3.1 协作与共享并存,更有利于资源的共建

在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中,协作小组成员之间强调集体协作、集思广益。在开展协作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学习者发挥集体的协作,通过贡献各自的知识,进而相互启发与思维的碰撞,实现各种隐性、显性知识的相互转化。从而使与协作学习主题相关的内容越来越全面,可信度越来越高,最终实现知识资源的建设和共享。通俗地讲wiki平台的内容一方面是学习者相互协作而产生的,另一方面是由学习者自愿贡献个人知识而产生,在集体的协作与共享中实现资源的共建。

3.2 交流与互动的结合,更有利于协作精神的培养

wiki系统不仅为学习者提供了互动的平台,也提供了便于学习者相互交流的工具。学习者可以通过站内信、留言板等方式进行彼此的交流;还可在协作空间通过成员的互动,对共同关注的问题进行相互的协作;也可对学习伙伴的观点提出质疑和修改。学习者在交流和互动中相互协作、共同进退,有效的促进了学习者之间的协作,使学习活动更加高效,在实现个人和集体的学习目标的同时也有利于学习者协作精神的培养。

3.3 知识的有序管理,有利于知识的查找和应用

作为网络协作学习的基本要素之一,教学资源直接影响着协作学习的效果。一方面,wiki自身就是一个强大的知识库,利用wiki允许任何人添加、编辑、删除的特性,通过学习者的集体协作,对平台的教学资源进行不断的修改,使其成为该领域资源的知识库。另一方面,wiki知识库中知识的积累是有序的,所有知识都是围绕主题进行组织的。围绕主题深入扩展的内容构成了一个有序的知识结构体系,不会造成网站结构的混乱。基于wiki的知识管理不但有序而且有利于学习者对知识的查找和应用。

3.4 版本控制,为协作学习提供了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检验教学成效的重要手段。传统协作学习中单一分数、成绩评价已不能适应网络协作学习的要求。wiki平台,提供了跟踪记录的功能。学习者在协作学习中每进行的一次编辑、修改,系统都详细记录下来,即使删除页面,管理员也能在系统中找到最初的信息版本。教师通过系统动态记录的信息对个人和集体的学习情况、学习过程进行全面的了解,便于采取相应的措施促进协作学习的顺利开展,更重要的是为教学评价提供了真实的依据。另外,学习者通过“版本对比”做出适当的自我评价,促进自身的发展。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为促进协作学习的开展提供了真实的依据。

3.5 使用简单

作为一个开放的社会软件,wiki的使用比较简单,只要了解一些简单的规则和编辑功能,就可以在wiki上开展协作学习。而且wiki是免费的,接入网络以后,就可随意使用。学习者不必掌握HTML知识就能建立自己的网站或建立集体交流协作学习的空间。

4 小结

综上所述,wiki作为协作学习平台提供的独特优势是毋庸置疑的,虽然wiki在教育中的应用还处于探索试验阶段,了解和使用wiki的人也不多,但wiki在教育教学中的发展前景是广阔的,研究wiki在协作学习中的应用是有意义的,值得我们去深入探究。

【参考文献】

[1]Withers, Rob. Something wiki this way comes[Z]. College&Research Libraries.

[2]陈立华,徐建初.wiki:网络时代协同工作与知识共享的平台[J].中国信息导报,2005,01:51.

[3]衷克定,郑彬彬.基于WIKI的协作学习活动设计与实践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1,01:73-79.

[4]陈明.Blog、Wiki在协作学习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

[5]余亮,黄荣怀.资源、角色结构化对协作学习结果的影响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3,01:32-40.

[6]陈超,赵越.基于Web2.0和云计算的协作学习系统设计与实现[J].信息技术,2016,03:101-104.

[7]王卫军,蒋双双,杨微微.基于协作学习的在线课程设计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2016,02:68-74-101.

[责任编辑:杨玉洁]

猜你喜欢
协作学习学习者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竞赛式教学法在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独立学院“大学计算机”实验课程教学改革
论远程学习者的归属感及其培养
远程学习者学习需求的调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