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中的自由

2016-06-30 18:45:34曹雅欣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2016年1期
关键词:法度法家道家

曹雅欣

自由,在传统文化里并未缺失,在国学里是随处可见的。

道家的生命理想最接近自由的状态,老子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道法自然”,意思是:大道之行,既要仿照大自然的规律法则,又要效法事物本身自然而然的状态,顺其自然,这就是道之所在。

而把道家思想与个人生命形态结合得更紧密、更艺术的庄子,对自由的感受也更强烈。一篇著名的《逍遥游》,其实描写的正是庄子心灵的驰骋和思想的放飞。《逍遥游》中描述的那个叫做“鹏”的大鸟,能够扶摇直上九万里,能够背负青天激越云间,自由往来于天地间。其实,庄子以如此瑰丽的笔墨哪里仅仅是在描写一只鸟的行为呢?那“鹏”正是庄子自己的心,正是一颗开阔六合、含纳古今、超越世俗、纵横时空的心。

心的自由,才是一种真正的自由。人力所及永远是有限的,人生环境永远是有遗憾的,然而,心的开阔可以超越现实局限,助你自由翱翔在无边无际的精神世界。

儒家学派里,孔子曾称赞得意门生颜回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箪食瓢饮的清贫生活,人人都不堪忧苦,只有颜回不改其乐——这“乐”,也许是身在陋巷、心在书中的精神享受,也许是身在平凡、志在高远的修身过程,也许是身虽未动、心已远行的超越眼前的卓越见识。

可见,在中国文化里,无论是主张入世有为的儒家,还是主张出世无为的道家,无论他们的生存环境和行为特征有何不同,但在内心和精神层面,他们都同样拥有自由的灵魂。无论是脚踏实地的儒家,还是仰望天空的道家,他们不同的人生信条只是对生活哲学的探讨。而对生命状态的存在,他们都毫无异议地认为,不管在朝堂、闹市,还是在山林、陋巷,都可以也都应该自由而活。

甚至,提倡法制、法度严明的法家,也不与自由的本质矛盾。自由突显出秩序,在有形的层面,所有的自由都有其边界,法度之内是令行禁止,那么相对应的法度之外就是行动自由。而有秩序的自由才是有保障的自在,无秩序的自由只是野蛮的乱象。所以,法家的“明法度”其实是更好地规范了“享自由”。

如果在现实社会的严格秩序之内,一个人的灵魂依然能充分体会到自由,那么这样的灵魂才真正具有力度,甚至具有艺术性。中国古代的士人就是如此。所谓“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当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受案牍之劳形、朝堂之艰险、宦海之沉浮、宵小之倾轧而感觉受到待遇不公、制度禁锢、官场奴役、志向束缚的时候,他们释放自我的方法,往往不是逃避到山林隐逸而不问世事,不是投降于世道艰难而躲避退缩——他们总认为,遁入世外不是读书人的理想抱负,“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在负重前行中锻炼出一颗豁达自在的隐士之心才是真正自由的人生。所以,他们在任何困境里都努力自我调节,他们写诗、作画、弹琴、读书、品茶、赏花、雅聚、清谈……这些构成了他们快乐纵横的自由王国。

国学中的自由,是儒家责任里的闲情,是道家朴素中的安然,是法家理性下的游弋,是士人重压时的释放。自由,从来不在远方的乌托邦,而就在当下的轻安自在;自由,从来不依靠他人的给予,而全在自我的獲得。因为,没有任何一种形式的自由比心灵的自由强大有力。

【阅读指津】 提起论述类文本的阅读,我们的学生往往正襟危坐,从“概括含义,筛选信息,理清思路”等层面走进文本,选出试题的答案,这样的阅读往往分数获得了,却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一棵树的外表,难见它生动的纹理,难以获得从阅读中“寻找自我”的快乐感和自由感。

优美的画作总是“咫尺而有万里之势”,好的文字作品往往“墨气所射,四表无穷,无字处皆其意也”,文字所及永远是有限的,凭依文字散发的联想永远是无限的。从这个意义上说,阅读就是既与作者对话,又喃喃自语的一种高级精神活动。在与自己对话中,“旧我”被不断地激活、修复、刷新,从而日日以进,日日而新。而要达到这种境界就要求我们在阅读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对作者所呈现的文字不断地联、猜、补、扩、改,二度创造,多向开拓,“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焉。”下面以阅读《国学中的自由》为例,与大家分享。

《国学中的自由》是一篇介绍国学中自由思想、自由精神的学术论文,作者可以说是以自由的文笔对诸如道家、儒学、法家以及今天的现实中所浸透的自由思想“致广大而尽精微”,纵情胪举,探幽发微。老子、庄子、孔子、韩非子诸子百家面目不同,思想各异,但都纵横时空,潇洒出尘,栩栩如生向我们自由走来,作者对这些自由的精魂“虽不能尔,心向往之”,一股憧憬、赞美自由之风的文气充溢全卷,诚如作者所言:“没有任何一种形式的自由比心灵的自由强大有力。”方寸之内,含纳古今,岂不是作者一颗自由的心在搏动?在自由的思想统率之下,作者遣词造句或整或散,形式自由,整如万箭齐发,势不可遏,如原文“他们写诗、作画、弹琴、读书、品茶、赏花、雅聚、清谈……”“国学中的自由,是儒家责任里的闲情,是道家朴素中的安然,是法家理性下的游弋,是士人重压时的释放”;散如凌波微步,波澜不惊,如原文“自由,在传统文化里并未缺乏,在国学里是随处可见的”。所以,阅读本文的自由首先是与作者的心境同频共振,自由而鸣。

国学就是人学,就是关于做人修身的学问。自由思想除了道、儒、法诸家外,在墨家、兵家、阴阳家、杂家、医家,以及书法、绘画、文学、音乐、建筑等领域比比皆是。如墨子《兼爱中》“夫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恶人者,人亦从而恶之;害人者,人亦从而害之。此何难之有焉?”是啊,只要人们做到“兼相爱”(不仅自爱而且互爱),“交相利”(不仅自利而且互利)那种“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的自由大同社会何难之有?如苏轼“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答谢民师书》),行止有度,姿态横生,苏轼的文章是大潮,气势磅礡,风云激荡。

即便是道家、儒家的自由,也还有庄子的“能尊生者,虽贵富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庄子·让王》)的超脱,孔子的“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的“任性”,循着作者的思路,我们不妨也敷衍几句:国学中的自由,是法家的兼爱,是兵家的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是王羲之的坦腹而卧,是阮籍的穷途之哭,也是我们今天的微博吐槽,还是今天的公务员大考,各选其业,各尽其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

所以,阅读本文的自由还是一种作者寻找自我,左勾右联,旧知新见层见叠出的自由。这样,作者的表达很自由,读者的阅读也不拘谨。

猜你喜欢
法度法家道家
守法度的快活
领导文萃(2024年11期)2024-06-24 01:38:47
《法度与美》写作指导
小小书法家
小小书法家
小小书法家
Understanding Chinese Characters míng 明
Special Focus(2018年11期)2018-04-03 02:06:30
漫画道家思想
中老年健康(2017年9期)2017-12-13 16:45:11
小小书法家
漫画道家思想
牢记道家养生“十不过”
红土地(2016年6期)2017-01-15 13:4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