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朝阳
摘要:当前,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推动着行业和企业不断发展壮大,行业和企业对高素质技能人才数量和质量的需求也越来越高,高职院校只有与时俱进强化教育模式改革才能满足行业和企业的用人要求。高职教育如何优化其服务行业和企业的职能,进而实现高职教育与行业、企业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将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提升全民职业素质。因此,科学分析行业、企业与高职院校关系,两者之间和谐互动,共同优化经管类专业高职教育模式,将能推动高职教育和行业、企业的长久双赢。
关键词:行业;企业;关系和谐;经管类专业;高职教育;优化;对策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我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不断推进和经济体制的改革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我国的高等教育自1998年以来飞速发展,经管类专业的招生规模和教育规模逐渐扩大,然而就业率却没有与数量同步上升,即使在比较发达的北上广地区,经管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也不理想,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主要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相关。职业院校的职业教育有着自己明确的特点,以经管类专业为例,其以职业为导向,以实践教学为重点,目的就是将学生塑造成为能够适应某一行业发展要求的人员。然而,目前职业院校的教学模式却近似于高校的教学模式,对于经管类专业这一强调实际运用的专业来说,教学时却过分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系统性的实践教学,教学过程中与企业之间的联系不紧密,学校与属地产业合作对接不顺畅,导致职业毕业生在毕业之际无法获得良好的职业发展,这是目前职业院校发展存在的瓶颈之一。职业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建立起和谐的关系,是理顺经管类专业本身未来发展,优化教育模式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与行业企业关系和谐的概念与意义
(一)何谓与行业企业关系和谐
经管类专业培养能胜任各级政府经济管理部门工作和企事业单位实际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这一专业内含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诸多专业。因而,对于经管类专业来说,所对应的行业企业范围是很广的,金融企业、国际贸易企业等对于毕业生来说行业对口,而几乎所有企业的财务工作、生产质量管理等工作毕业生都能够胜任。从同行企业关系和谐这一角度来看,经管类专业的行业企业在本文限定为金融企业、国际贸易企业等专业对口专业,其他企业联系不甚紧密,不算作行业企业。
与行业企业关系和谐,对于经管类专业来说,一方面,学校、专业与行业的企业要建立其较为紧密的联系,在信息交流、人才培养等方面能够实现互联互通;另一方面,学校、专业与行业的企业之间能够实现较为深层次的合作,比如说院系、专业共建,以及人才的订单式培养等方面。总而言之,专业与学生就业目标企业之间联系紧密、互通有无,形成有机的教学—就业,研究—生产产业链,就建立起了和谐的关系。
(二)与行业企业关系和谐的意义
与行业企业关系和谐,对于高职经管类专业来说有相当重要的意义。经管类专业的目标行业、工作门槛较高,在学校内部又很难模拟出相似的实习环境供学生模拟实习、操作,这就使得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之后显得较为乏力。专业与行业企业建立起和谐的关系,可以从课程内容构建、课程体系建设、课程考核机制、实习培养机制等多方面按照企业的要求来进行人才培养,使得专业、学科的设计更加具有专业型、指向性、实效性,大大提高教学的效率。
对于行业企业来说,与高职经管類院系保持良好的关系,也能够有效解决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问题。在招聘方面,由于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认可程度较高,因而毕业生直接进入企业工作也会十分顺畅,企业就省下了昂贵的招聘成本。更为重要的是,双方关系和谐能够促进企业将自身运转中出现的问题引入到高职院校进行研究并寻求解决方案,高职院校的研究队伍也能够有效的被利用起来,对企业实现有效帮助。
二、与行业企业关系和谐下的经管类专业高职教育模式改革思想
1. 产教结合与校企一体办学,实现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
由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参与组成专门机构,定期预警或预报人才需求,合理调控职业教育。推动高职院校和企业创新合作模式,实施有效的一体化办学。
2. 构建专业课程新体系,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结合产业发展和职业标准,政府和行业要指导专业设置标准和教学指导方案开发,指导学校加强专业建设,规范专业设置管理。高职院校与企业要紧密合作,根据生产和经营活动的要求,更新课程内容和结构,探索教材创新。
3.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企业积极接受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探索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有效途径。高职院校还要紧贴岗位实际生产过程,改革教学方式和方法,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积极开展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模拟教学。
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教师培养培训
教师的职务(职称)评聘、表彰与奖励继续纳入高等教育系列,完善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制度。鼓励教师联合开展服务活动。要建立教师准入制度,新进人员应具有一定年限的行业企业实践经历。建立健全高技能人才到高职院校从教制度。
5. 产教合作对接,强化行业指导
支持和鼓励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组织参与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和建设,促进课程内容和职业资格标准融通;推动和督促企业与高职院校共建教学与生产合一的开放式实训基地;组织指导高职院校教师企业实践、学生实习、就业推荐等工作。
6. 发挥职教集团作用,促进校企深度合作
切实发挥职业教育集团的资源整合优化作用,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积极发挥职业教育集团的平台作用,建立校企合作双赢机制。
三、与行业企业关系和谐下的经管类专业高职教育模式的优化
(一)以职业为导向的“双证书”教育模式的实施
在与行业企业关系较为和谐的基础上,经管类学生的教育目标呈现得将是更加清晰。根据经管类学生不同的就业去向来划分,为不同的学生确定不同的考取证书的类目,然后让学生在三年的学习时间内,考取两项必备的证书,这就使得经管类专业学生在学习上更具有方向性、目标性。行业企业参与到这一活动的意义在于,目前我国相关证书名目繁多,鱼龙混杂,真正为行业企业认可的证书寥寥可数,其中含金量高的、在工作中实际运用频率较高的证书也只有业内企业才知晓,因而,行业企业参与到“双证书”教育模式中来,无疑是为学校的课程设计、教学目标设计减轻了负担,也为自身未来在对口院校中招聘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对于企业来说,对于经管类专业中的各个细分专业,需要经常联合专业的教师团队、教研团队,共享行业内部发展的信息,修正专业考证的具体类目、方向。在我国,金融行业、对外贸易行业等受到政策面影响的程度比较大,行业企业反应的速度也是最快,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与院系必须保持长期、良好的关系,经常进行互动,才能够使得专业的发展跟得上时代的发展、行业的发展。而“双证书”的确定与不断修正,就成为了企业与学校之间建立长期紧密联系的有效契机,常变常新,这就是行业企业与专业共同发展的最为有利的条件,也是人才培养的有效的、高效的方式方法。
(二)以实践为导向的多元化实践教育模式的实施
与行业企业关系和谐,这就意味着,经管类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期间,能够接触到更多的实践教育资源,而这些资源都是行业内的、第一手的,拥有更高的“保真”程度的。对于经管类专业的学生来说,在校期间,如果院系、专业能够与行业内部的企业保持良好的关系,那么通过工学结合、订单式培养的策略,就能够在学校期间接触到实际的工作,并且在毕业之后直接进入实习的单位进行工作,完成学习与工作的“无缝衔接”。与这些培养模式类似的,还有项目化教学、案例教学等模式,都是将行业企业的师资资源、案例资源等有效的引入到经管类专业教学活动中来,使得整体的教育模式更加完善,更加真实可靠。
而同时,多元化的实践教育模式不仅仅意味着教学活动本身与行业企业联系紧密,在教学活动的评价标准上,也要积极与行业企业进行靠拢。在实习活动、见习活动之后,要按照行业内部公司的要求提交一定的心得体会、类似的转正声明等等,作为课程评价标准。而在模拟实战演练活动中,则要将学生的业绩与自身的考试成绩挂钩,将公司的评价体系、系数标准等引入到考评中来,营造一个全面真实的实践环境。这种考核体系的真实化,使得多元化的实践教育更加有执行力、仪式感,能够使得经管类的学生对于实践教育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高,使得多元化的实践教育的成效更为明显。
(三)以能力为导向的全真综合实训教育模式的实施
全真综合实训教育模式对于任何专业的教学来说,都是难能可贵的,对于经管类专业这种涉及企业管理重要节点的专业来说,全真实训的机会更是可遇不可求。然而,如果与行业企业保持较为和谐的关系,学校与企业双方能够建立起充分的互相信任,那么这种实训教育模式的开展也就有了根基。
一般来说,在经管类专业,进行全真综合实训教育活动,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对于市场营销专业来说,在班级、专业中形成营销团队,在一定的时期内完成一定的企业下达的销售任务,这是最为常见的综合实训内容。而对于金融企业、外贸企业来说,要独立的完成行业内的大型项目难度還是比较大,作为学生,还是需要以独立或者团队的形式,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完成独立项目中的阶段项目或者节点项目。这种全真综合实训教育,本身充满了紧张感与刺激感,同时能够使得学生的专业能力、专业素质在短时间内突飞猛进,也是检验经管类专业学生是否适合某一个具体专业、行业甚至企业的重要方式方法,总而言之,就是效果明显、见效直接。而这种学校与行业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需要动用企业内部大量的资源,同时也要得到企业充分的信任和帮助,这就意味着,经管类专业的师生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以良好的表现来获得企业的认同,使得双方之间的合作能够充满灵活性、机动性,同时双方对于彼此的错误能够有足够的包容度,诚然,如果能够达到这样的合作,校企关系应当也是极为和谐的了。
四、结语
与行业企业关系和谐,从本质上来说对于经管类专业教学模式优化最大的贡献在于,专业能够获得更多更为实际的、有用的教育资源,使得学生教育与实际工作之间的距离更进一步。这一点对于我国经管类专业教育来说,是最为重要的发展助推力之一,是造福经管类学生的重要因素。而从本文的分析中也可以看出,高职院校教育模式的优化与和行业企业建立和谐关系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双方互相促进。高职院校教育模式越贴近职业化,越贴近企业,与行业企业之间的关系就会更为密切,得到的有效资源的数量也就会越多。在这样的情况下,毋庸置疑的是,经管类专业需要进一步加大与行业企业的联系密度,更加努力的争取资源,才能够更加有效的实现有效的人才培养,最终实现行业企业与自身专业发展的共赢,而其中收益最多的,则是经管类专业的学生,这也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最终要义,是符合当代高职院校教育目标与精神的。
参考文献:
[1]许巧珍.区域经济发展转型视域下的温州高职教育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3(29).
[2]葛金平.校企对接与高职教育发展的新方向[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01).
[3]马树超,范唯.高职教育:为区域协调发展奠定基础的十年[J].中国高等教育,2012(18).
[4]王良春.区域产业结构视阈下的高职教育特色专业设置——以浙江高职教育为例[J].职业,2011(02).
(作者单位: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