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东渚实验幼儿园 马彦希
艺术活动:奇妙之旅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东渚实验幼儿园马彦希
适龄目标:小班
设计意图:奥尔夫音乐《开始和停止》是一段节奏明快的音乐。这一段音乐中有连续和停顿,而且中间的连续和停顿容易分辨,因此,我把它设计成了小班的活动。在表现音乐环节,我设计了开汽车游戏,音乐的连续、停顿结合“绿灯行、红灯停”来展开活动。在玩开汽车游戏的过程中再次体会音乐的特点,感受欢快的旋律。我相信,有着美妙音乐相伴的美好“旅途”一定是愉悦身心的,这种玩中学的模式一定能开启小班幼儿音乐活动的美好旅程。
[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幼儿已认识汽车,知道红绿灯,认识音符宝宝。2.物质准备:奥尔夫音乐《开始和停止》、《身体音阶歌》、图谱、红绿灯指示牌。[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1.教师带领幼儿随音乐“身体音阶歌”做动作。师:“宝贝们,让我们跟着音乐动起来吧。”2.玩开汽车的游戏,了解红绿灯。师;“天气真好,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去个好玩的地方?让我们开着小车出发吧。”(教师边念“轱辘辘,轱辘辘,轱辘辘……”边带幼儿做开汽车游戏。)师:“呀,这么多小车都上路了,大家可要遵守交通规则哦,看到红灯、看到绿灯……”(教师出示红绿灯,提示幼儿根据相应的指示牌做出开汽车、刹车停止等动作。)二、欣赏音乐《开始和停止》,初步感受连续和停顿的节奏。1.出示小音符,幼儿欣赏音乐师:“看,小音符也来了,和它打个招呼吧,它带来了一段音乐,仔细听,这段音乐有什么特别的地方?”2.再次欣赏,感受音乐中的突然停顿。师:“让我们再来听一下,音乐中间是不是有突然停顿的地方?”3.鼓励幼儿和教师共同完成图谱。师:“让我们一起开着小车和音符玩游戏吧,有音乐的部分是绿灯,小车可以开起来,那没有音乐的部分呢?我们的小车怎么办?”三、游戏“奇妙之旅”,鼓励幼儿大胆表现音乐特性。1.看图谱,开汽车师:“我们一起跟着音乐开汽车吧,小耳朵听好音乐哦。”(重点讲教学详案教案备注[课时建议]1课时[活动目标]1.初步感受音乐中开始和停止的变化,辨别不同的表现方式。2.尝试根据音乐创编动作,并能有序开车。3.通过开车、停车、加油、打气等活动体验,感受活动带来的乐趣。开场热身,让孩子的所有感官都动起来,充分调动气氛,“红绿灯”也只是一个游戏的显性规则符号:“红灯停、绿灯行”,为后面的活动作铺垫。根据小班的年龄特点设计可爱的、具有拟人化特点的事物容易被幼儿所接受。音乐活动中听辨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让孩子多听,以此了解学习难点之一:突然停顿。用简单易懂的红绿灯来表示音乐的连续和停顿,将音乐以另一种方式直观的呈现在孩子面前。
[活动延伸]游戏升华:将椅子数量减少一个,导致一辆“小车”没法停到车位上,以此来训练幼儿听清“结束音”,快速回到“车位”上的能力,随着游戏的熟练,逐步减少的椅子数量。利用图谱这一直观的再现,一起完整地欣赏了这段音乐,再次感受音乐的特点:连续、停顿。游戏是孩子最主要的学习方式,在玩中学也是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结合音乐开汽车游戏,真的是一段奇妙的“旅行”,学习的氛围轻松,能让孩子自然地融入其中,知识重点、难点也顺利地掌握了,并留给了孩子自由发挥的空间:加油、打气。述结尾的音乐)2.第一次“奇妙之旅”师:“请小汽车准备好,让我们一起来一段奇妙的旅行吧!在旅行的过程中记得要遵守交通规则哦,红灯停、绿灯行,听到结束的音乐时,请小司机们快快回到自己的“车库”——椅子。”(教师示范站在椅子后面,此时将前面几个椅子略微调整一下,变成圆圈形式,幼儿旅行的路线是顺时针走圆圈。)3.休整,加油、打气。师:“小汽车跑了这么远的路,好累啊,我们一起来给小车加加油、打打气吧。”4.再次游戏。
反思:
设计这个走圆圈的汽车游戏是本次活动的亮点。考虑到小班孩子的自控能力还不是很稳定,特别是走圆圈,于是就借助椅子摆成圆形,让孩子尝试这个活动。另外也是考虑到音乐的时长,一般的活动室都没有这么大的活动场地,沿着椅子围成的圆圈走可以不断的循环往复,直至音乐停止。一次游戏过后,孩子们有点意犹未尽,所以,我设计了第二次的游戏,第二次的游戏孩子们对音乐的理解会更透彻,游戏会更顺,情感也再次得到升华。
此次活动完成得很好,从开始到结束,每一个环节孩子们都非常配合,之所以这么配合,我相信这是孩子们喜欢这段音乐的结果,他们从心底接受了这段欢快的旋律,感受到了连续、停顿的美妙,更在愉快的游戏中体会到了这段音乐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