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碉楼类型演变

2016-06-30 06:30季富政
重庆建筑 2016年5期

季富政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四川成都 611756)



重庆碉楼类型演变

季富政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四川成都611756)

摘要:清末至民国,诸多原因导致重庆农村广建碉楼的风气,结合巴渝散居的民俗习惯和单家独户的生存土壤,致使碉楼这种设防建筑的个性化丰富形态发展,因而产生了碉楼中的类型,并认定这是一笔乡土建筑财富,值得保护利用。

关键词:传统碉楼;大碉楼;设防民居;近代设防民居

1 重庆碉楼的形成

重庆碉楼形成可能有两个原因:

一是清嘉庆初年,川陕鄂三省交界地区发生白莲教农民起义。清廷为了镇压起义,颁布了若干政令,如《仁宗睿皇帝实录》卷六十九:“……嘉庆五年(1800年)署四川总督勒保奏疏中言:‘……百姓自己出资,修筑寨堡’。”而最初提出这种坚壁清野办法的是嘉庆二年(1979年)都统德楞泰,广州将军明亮的《筹令筑堡御贼疏》:做法是“在接近白莲教活动地区,劝民修筑土堡,环以深壕,其余散处村落,酌量户口多寡,以一堡集民三、四万为率,因地制宜,就民之便,或十余村联为一堡,或数村联为一堡……”上述所言,动辄就是“集民三、四万”,“数村、十余村者为一堡寨”,还要自己出钱因地制宜。显然,这里指的是修筑纳众多人口的村落为一堡寨,即寨子的御敌办法。如梁平的14处山寨等。然而,在接近白莲教起义地区,乃至整个重庆四川汉族习惯居住区域,至迟秦以来,农民就有单独分散居住于田野的习俗。没有血缘性自然聚落式的人口集中村落。而只有以街道为特征的志缘、地缘、血缘综合性结构的场镇聚落。但是,我们看到,原下川东六县以及临近的现四川达州市各县,不少山顶仍然构筑了不少上述寨子(堡寨),这些寨子多是嘉庆年间或以后所建。尤可叹者,这些寨子的完整性几无一例留存至今,就是说开建就有敷衍朝廷的作法。因为它不是以村落的集体力量,很可能就是一家一户的摊派,显然,那是很难成就的事。或者不得已,转而发挥个体作用,或者与寨子同步强化单兵自护,广建个体碉楼。这就造成重庆接近白莲教起义地区,碉楼、寨子(堡寨)广泛存在的事实。

图1 传统碉楼——武隆翻碥刘汉农传统碉楼组合

图2 传统碉楼——涪陵三合院碉楼民居

二是距白莲教起义稍远一些的地方,尤其是长江南岸广大地区,诸如石柱、涪陵、武隆、南川、巴南、江津等县地区,山区碉楼历史多清末民国年间构筑。原因在封建社会崩溃时期,社会动荡,匪窜猖獗,打家劫舍,各县都啸聚规模大小不等的匪帮。百姓生命财产无从仰仗,只有单兵自护,一家一户各自五花八门构筑碉楼以自保。所以,现存碉楼不少是此时期修建。

2 碉楼形成的多类型化

重庆地区,包括部分土家族地区,与四川汉族地区一样,历史上居住习惯基本上不依赖血缘关系组织村落。而是散居田野,接近耕地而居。这种单家独户的民间习俗,范围之大,人口之多,历史之久在中国是很独特的人文地理现象。恰此散居状,促成了民居个性化机缘,即多样化的生存发展基础。作为物质民俗之首的住宅建筑,它必然综合反映当地的人文与自然背景,并通过宅主的文化素养,经济能力等去完善住宅的修建。因此,凡遇到有安全之虞的时候,就只有各自为阵,单兵自护了。众所周知,作为民居的空间自我保护,即设防表达最佳方式与形态,仍然是围合。我们从成都牧马山出土的东汉《庭院》画像砖图像中可以看到,那时候就有廊道加墙围合及碉楼原形望楼的空间设防有机结合。于是,散居在川渝,至迟东汉起,就卓有成效构筑民居形形色色的围合空间了。显然,民居设防在此时已相当成熟,并延至民国,近两千年。

图3 传统碉楼——武隆翻碥刘汉农传统碉楼

居住围合,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空间现象,碉楼说到底,仍归属围合空间范畴。软性的涉及社会、家庭、工匠等因素,硬性的涉及气候、环境、材质等诸方面。尤其冷兵器和现代火器交替的清末民国年间,对于设防与建筑必然提出新的设计思考。并对传统的设防空间做出相应的适应性调整,甚至因地制宜设计全新的以设防为主的新型民居。无疑,重庆部分农村民居出现功能相互借鉴、调整、融合创新的一个居住民风,呈现设防民居的多样化,因其数量甚巨,渐自蕴含类型化于其中。现大致介绍如下(不作学术定论,主要便于叙述)。

2.1传统碉楼

图5 传统碉楼——涪陵开平刘碉

中国古代碉楼,以方形见多。资料表明,从南到北均有各类碉楼图像,明器面世。尤巴蜀地区,更是一个方形碉楼、望楼发达地区。略有不同的是:汉代碉楼,包括藏羌地区,多呈下宽上窄收分状。而现在汉族地区碉楼却上下一样宽窄同尺度方形状。因此,就方形这一基本特征而言,理当谓之传统,谓之正宗。更重要者在于等边方形可均匀分散进攻力量。若长方形则易造成进攻集中在窄面。另外,方形抗地震抗压作用力上也优于长方形。所以,我们把重庆地区,大致9m以下不包括9m边长的方形者称为传统碉楼。加之量大形多,有家碉、界碉、哨碉、风水碉之分,是碉楼的主流形态。所以,把现今重庆地区民间混称碉楼、炮楼、箭楼、寨子等状态中的设防建筑,分离出占大部分的前述者为传统碉楼,依据在同一地区设防文化古今传承的脉络上。

重庆传统碉楼,一般情况下,多在木结构民居基础上,选择正房左、右角,尤其左角,或合院正房左角、合院四角,周边修建1至4个不等数量的碉楼。它们以方形为正宗,附置于主宅,如哨兵卫士般地护卫着主宅,不常住人。高5层或3层4层,层高2.3m至3m之间,多夯土,少石砌,砖石结构。内部木构框架,多歇山屋顶,也有少量庑殿,攒尖悬山顶,顶层往往是造型亮点,如作瞭望、休闲等。亦有1角、对角、单边、双边,绕碉一周,挑廊多式作室外设防用,且同时赋予了空间的美学元素,显得非常亲善而非硝烟味。是乡土设防建筑“仁”者为本,施以文攻武卫的空间诠释。

图6 传统碉楼——涪陵新妙碉楼

重庆传统碉楼高潮的清末民国年间,几乎覆盖全境,1939年刘敦祯教授在北碚就发现过碉楼,引起他很大兴趣(《刘敦祯文集·三》)。估计当时上千例数量是可能的。有资料反映,仅涪陵现存各式碉楼就有189座,其中大部分为传统碉楼。还有万州、石柱、南川、武隆、巴南、江津、璧山等地也分布数量不等的碉楼,推测重庆境内尚存碉楼约250座。个中优秀者多多,各地均有口碑传颂,尤武隆长坪翻碥刘汉农碉楼独树一帜,在庄园4角的4个碉楼顶上各建了一座硬山房屋。其造型之华丽,形态之卓绝,堪称传统碉楼的巅峰,是数量产生质量的必然结果。可惜已于近年被当地有关人员拆毁。

最后,值得补充的是,很多碉楼外墙出现一种淡蓝色调,显得雅致而恬美。原因在清代民国年间,民间多有染坊,凡染蓝色布匹者,必用一种靛蓝的有机染料,其下脚废料往往与石灰浆混合涂抹夯土碉楼外墙,竟成为设防建筑一种外观时尚,并深深烙上时代印记。

2.2大碉楼

图7 大碉楼——涪陵大顺乡瞿九畴宅

图8 大碉楼——涪陵大顺乡王家湾大碉楼

大碉楼和传统碉楼不同:一是这部分碉楼尺度大于传统碉楼,即指尺寸10m包括10m 至25m长度基本见方部分。二是大碉楼内部平面划分与空间组合出现与传统碉楼截然不同的空间结构与网络、形状与神态。它们基本按照九宫格制式理念,确立方位、祖堂、上、下房、厢房等人伦空间。开间有的不足3m,内部靠深桶式天井采光、排水去潮,一般3至4层,穿逗木结构。就是说这是常住人的独立成栋的住宅。它与传统碉楼不常住人的依附性有本质区别。三是设防,总体各层与顶层互通有无,形成一体,重点在顶层设防。比如,各层都开射击孔外,对于已进犯到墙根的敌人,投掷与射击的打击及各点面的相互支援,主要放在墙体顶端与内屋面之间的空隙处。所以,顶层空间是通敞的无障碍的,有的碉楼太大,如涪陵大顺乡瞿九畴宅,有25m边宽见方,则在内墙四周采取隐廊作法构成与顶层各层为一体的立体循环设防。

以上三点是传统碉楼无法实施的,所以,它须分类成独立系统。更有甚者,这是历史上巴蜀以家庭为单位的散居民俗在夯土设防建筑上的一种极致。它和福建聚族而居的方形土楼是两类乡土民居空间不同的人文发展,故不能同日而语,虽然他们之间有很多共同之处。如此,就构成了巴渝、巴蜀甚至全国,一类独具特色的民居品种惟一性,尤其是10m左右宽见方者最显特色,很可能是熊猫般类型。虽然数量较少,估计在10栋之内,但构成了保护发展特色资源基础。此类以夯土结构为主的大碉楼主要分布在涪陵南部丘陵所谓坪上地区。万州分水地区,丰都董家场也有少部分石砌结构大碉楼分布。

另外,本地习惯称大碉楼为寨子者,容易混淆另一类建立在山顶的更大型的围合设防形态,即本文前述之“寨堡”者。如前述梁平的14处寨子。

2.3设防民居

图9 设防碉楼——江津紫云夯土碉楼

除传统碉楼与大碉楼之外,民间还大量存在各形各色的当地也称碉楼、楼子、寨子的民居,他们多独栋建于山顶,设射击孔,投掷、观察窗亦兼具通风采光功能。有的在住宅一角或两角,或重要角度附设碉楼与主宅形成和谐一体,墙体互相有机衔接,材质与结构与传统碉楼无异,多夯土,少石砌。但平面无方形,而多长方形或其他不规则形,体量一般大于传统碉楼。之所以称设防民居,在于夯土和石砌墙体上加建或设计了具有防御功能的射击孔和投掷、观察窗。是一种与传统碉楼具有同等设防功能的住宅,实质是夯土与石砌民居与碉楼的结合体。这些民居,富含碉楼基因,是设防空间创造性发展,也是特殊年代背景下,生活、生产、设防空间关系肌理性融会发展,他一家一模样,户户皆新意,是外观最具美学价值部分,也是设防空间思维乡土版的集大成,百姓建筑师的建筑。它的分布以涪陵南部山区为主,并涉巴南、南川交界地区。

2.4近代设防民居

图10 涪陵黄笃生近代设防民居

还有一类称为洋房子的多建于民国的设防民居,建筑上谓之近代建筑。空间特征中西合璧,多砖木结构,庑殿或歇山屋顶,为流行半封建半殖民时期的一种时髦模式,多上层人物所建。重庆开埠较早,西方建筑文化影响深远面宽,各县边远地区几乎都能见到它的蛛丝马迹。不少仿学沿海作法,多连续拱廊式,擅于结合融会乡土题材及技艺。比如,像南川县大观的张之远宅,涪陵区惠民场的黄笃生宅,朱砂坪的刘作勤宅等。这些“洋房子”就把当地的碉楼巧妙地揉进建筑而毫不显生硬而多余,或置于四角,或屹立屋顶,彰显了乡土建筑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互相亲和力。也是设防建筑别开生面的发展,但数量较少。

3 值得保护的重庆碉楼

综上,在建筑上作碉楼分类,是珍重乡土文化,延续民族文化血脉,挖掘历史建筑资源的探索之为。用心在保护与研究的有序逻辑思考。如果笼统提碉楼、寨子等,将给社会一个模糊的空间与形态概念,让人分不清碉楼里面还有那样多内容,从而损失了碉楼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以及一段重庆地区十分珍贵的乡土建筑史、民俗史和相关的非物质文化。

图11 涪陵朱砂坪刘作勤近代设防民居

图12 涪陵龙潭传统碉楼

重庆碉楼建筑同时是非常人格化而独具地域气质的,它充分展现了重庆人的刚毅、幽默和智慧,虽为苍苍黄土之身,然而,单以设防的技巧与艺术上,就是一部丰厚的大书。除了上述继承古典方形均等设防之外,涪陵大顺瞿九畴碉楼的隐廊,江津会龙庄碉楼迷惑犯敌的重檐与楼层的错位,将诱导对碉内的误判。龙潭碉楼墙体内交叉凿洞射击死角,以及千变万化的木制、石制射击孔模子。挑廊底板用石制代替木板以防下面射击等等。均从细节上展示了设防精准的行事风范。就是在吉祥尺度的广泛崇拜上,往往尾数都用“9”,如碉楼面宽1丈9尺,1丈零9寸等。祈求的是碉楼设防的“久”远内涵,透露出一种无奈但善良的民风。这些都是人格化的细节,非常值得品读,品味。

更何况它的历史、科学、艺术方面的价值,在碉楼行将全面退废、毁灭之际,都亟需把抢救措施摆在诸事之先。乡愁之念,正是本文的核心追求。想来重庆碉楼浓郁的乡愁资源不会被灭失。

责任编辑:孙苏,李红

Discussion on Evolvement Process of Watchtower Type in Chongqing

Key words:traditional watchtower;large watchtower;fortification residence;modern fortification residence

Abstract:From the late Qing Dynasty to the Republic of China,there was a common practice of establishing watchtowers in Chongqing rural areas for various reasons. Thanks to the folk customs of scattered living and solitary households in Chongqing,the watchtowers,a defending structure,developed abundantly with varied individualities and types,and are considered to be a great amount of wealth,which should be preserved for utilization.

中图分类号:TU-86;TU24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107(2016)05-0005-04

收稿日期:2016-04-22

作者简介:季富政(1943-),男,重庆人,本科,教授,住建部传统民居保护专家组专家,主要从事乡土建筑研究。

doi:10.3969/j.issn.1671-9107.2016.05.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