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岗位核心能力培养的农机专业教学模式的探讨

2016-06-30 17:44闫春龙朱媛媛吕彬刘凤喜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农业机械机械化农机

闫春龙++朱媛媛++吕彬++刘凤喜++阮世鑫

[摘 要]目前国内国外的农业机械化发展程度与科技发展联系紧密,与其他行业一样,农业机械化发展程度一日千里,我国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实现办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化,针对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我们急需大量的农业人才。本文主要研究农机专业人才基于岗位核心能力培养的农业专业教学模式。

[关键词]岗位核心能力培养;农机专业教学模式

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实现农业机械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前提,而农机人才培养是实现农业机械化的核心人物。中等高等职业学校是我国为了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而设立的培养技术性人才的专业学校。而我们本文研究的主要方向就是针对中职高职两个不同阶段对岗位能力要求的培养以及对二者贯通式教学模式的探讨。目标是培养具备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装备构造及性能设计、农机使用管理及保养维修的中高职学生,能在农业机械使用与维修、机械化生产管理及服务部门从事农业机械及相关装备性能设计、农业机械化管理、营销与服务等方面工作的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在设计、研究、管理、修理等部门从事农业机械技术工作。根据以上要求本文对基于岗位核心能力培养的农机专业教学模式进行探讨。

一、 中高职学生在农业机械应用技术专业应具有的岗位核心能力

培养人才最终的目的就是能够在实践工作中拥有完成岗位任务的能力,所以我们就人才该具备那些能力先进分析。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一个人才的培养成功是需要日积月累的,而我们日积的便是他们在岗位上能用得上的知识,月累的是在实践工作中拥有的能力。通过企业调研和职业岗位分析,本专业面向农场、农村和农机生产、销售、维修等企业,培养从事农机使用与维修、农机装配与调试、农机管理、农机销售及售后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一)农业机械驾驶与使用

根据调查,从2008年起,黑龙江省每年需要各类农机技术人员7000人,农机驾驶操作人员53000人。从近几年黑龙江省对各专业人才需求的情况来看,农业机械应用技术专业名列榜首。这为本专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各行各业入职前均要学习其行业职业道德,一个合格的农机手首先要具备合格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素质和身心素质。在具备职业道德的前提下我们需要了解的就是各农业机械的用途,然后学习并掌握各个农业机械的驾驶与使用方法。这个能力掌握的渠道首先是在学校进行理论教学指导,然后通过定岗实习实践操作来掌握农业机械驾驶与使用的能力。并通过考取农机驾驶员、农业机械操作工等资格认证。

(二)农业机械的管理与维修

农业机械的管理与维修岗位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对农机具进行优化的作业调配,对农机具的存放、油料检修进行合理管理。完成农业机具日常维护工作、排除农机故障完成农机修理任务。使学生达到的能力有:农机驾驶及作业能力、农机具的调度能力、统计分析能力、油料管理能力、农机检测能力、机械识图能力、农机检测能力、农机故障诊断与排除能力、农机修理能力。

除了农机驾驶使用、管理与维修等岗位核心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竞争力、增强其将来的职业素养,我们还要加强学生在农机装配与调试、农机售后服务与营销方面的能力培养。

二、 针对岗位核心能力培养的农业专业教学模式的构想

遵循以职业能力为主线,以岗位需求为依据,以模块课程为载体,产学结合为手段,以过程考核为抓手,技能鉴定为保障的课改理念,构建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模块化课程体系。将思想素质、人文素质、能力素质和职业素质培养分别贯穿到各个教学环节。

(一)以典型工作任务和生产项目为载体,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组织团队成员和企业专家召开研讨会,深入探讨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内容和要点,系统安排课程,使学习效率最优化。新的课程体系将每个阶段的课程划分为四大领域:基本素质学习领域、岗位基础能力领域、岗位核心能力领域、岗位拓展提升领域。基本素质学习领域注重学生文化素质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岗位基础能力领域注重农机专业基础知识和简单机械操作技能的培养;岗位核心能力领域则注重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专业技能的培养,包括农机的使用、操作与维护等内容的学习。岗位拓展提升领域是在高职阶段学习的领域,包括农机新技术、机床的故障诊断与维修技术等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做好相近课程之间的衔接、渗透和融合,避免中高职课程内容的重复,整合中高职衔接的课程及内容。采取“2+3”学制,使学生通过前两年的学习具备一定的文化修养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对专业的认识及基本技能基础的掌握。后三年的学习则使学生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专业技能方面在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拓宽专业领域,注重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加强实训和毕业设计实习。

(二)教学模式的运用

以农机技术员岗位能力为导向、遵循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采用“教、学、做”一体,根据实际工作任务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归纳总结,形成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模式,突出操作性、实践性和实用性的职业教育特色。

将职业技能鉴定内容融入专业课程中,包括农业机械操作工、农机修理工、农机电器设备修理工、农机液压系修理工职业资格认证,把考核内容融入到学习情境的学习任务中,使职业技能鉴定与专业教学紧密结合。使学生毕业拥有“双证”或“多证”。

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增加实习实训内容,依据农时,把农业生产过程的每一个阶段,作为实习实训的内容,使学生完成对从耕整地、播种到收获及冬检的完整农机作业环节的农业生产实践学习。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增加学生顶岗生产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具备农机驾驶作业和使用维护、机务管理、农机检修和故障排除的操作能力。

三、 结语

中高职学校的毕业生是以就业为导向,能够胜任工作就不会找不到工作。中高职学校要想培养出理论出众,专业技能强悍的学生必须深化改革与时俱进。利用发达的网络信息技术时刻关注农机行业发展前沿,并紧随其他相关行业发展步伐优化教学理念。世间唯一不变的就是“变”懂得变革就会落于不败之地,才能源源不断为国家输送农机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马浏轩,初旭宏,王俊发,刘明亮. 高等教育农机专业模块化教学模式的探讨[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03:126-127.

[2]赵竹,王忠楠,郭悦娥. 高职院校农机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1:28-30.

[3]陈英,袁熙瑞. 中职农机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探究[J]. 职业技术,2014,10:177.

猜你喜欢
农业机械机械化农机
沃得农机
春来好时节 农机备耕忙
宜宾市农业机械研究所
不一样的农机展
农业机械自动化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
农业机械化
对我国煤矿岩巷掘进机械化配套的探讨
加强农业机械管理与维护保养
生活中不应该有机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