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北京国际耳科论坛在京召开

2016-06-30 09:05:50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16年2期
关键词:耳科遗传性咽鼓管



2016年北京国际耳科论坛在京召开

解放军总医院院长任国荃、美国教授Pete Weber和杨仕明教授亲切交谈

2016年4月15-18日由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听觉医学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华耳科学杂志、Journal of Otology协办的2016北京国际耳科论坛在北京举行,杨仕明教授为本届大会主席。

2016年4月16日,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听觉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杨仕明当选第一届委员会主任委员,标志着我院听觉研究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会长王发强为杨仕明颁发证书,中国工程院院士韩德民,耳鼻咽喉研究所原所长杨伟炎教授,解放军总医院副院长、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副会长何昆仑、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前主任委员韩东一、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主任委员高志强、侯任主委吴皓以及我院外科临床部于启林主任、蔡郁政委等领导及国内外耳科学专家600余人出席了成立大会,对杨仕明的当选表示热烈的祝贺。

接着,国际耳科名家论坛开始,瑞典的Matti Anniko教授、美国的Pete Weber教授、德国的Holger Sudhoff 和Matthias Tisch教授,韩国的Chong Sun Kim和Young-Myoung Chun教授以及高志强、吴皓、韩东一等海内外专家参加了本次论坛论。大会就“人工听觉植入方向”、“中耳植入技术适应症的选择”、“中耳植入技术效果评价”、“人工耳蜗手术精准植入技术”、“人工耳蜗手术适应症选择及效果评价”等目前听觉植入热点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现场同步直播了4台人工耳蜗手术和骨桥手术,全国各地200余家医院同时远程转播,在线观看人数达5000余人,并通过网络实时向会场提问,场内外互动气氛热烈,实现了跨越千里的互动和交流。

2016年北京国际耳科论坛在京召开

4月17日,第二届国际咽鼓管会议在我院成功举行,国内外的400多位咽鼓管相关疾病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杨仕明主任首先提出成立国内咽鼓管研究协作组的倡议,随后与会专家围绕咽鼓管相关热点问题及咽鼓管球囊扩张技术应用进行了热烈讨论,同时网络直播咽鼓管球囊扩张手术,此次会议的成功举办将会对咽鼓管基础和临床研究及治疗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Matti Anniko教授

高志强教授

杨伟炎教授

吴皓教授

Pete Weber教授

4月16-22日由王秋菊、翟所强等教授主持了为期7天的第二届遗传性耳聋临床咨询师培训班,吸引了来自全国22个省份50多家单位的医生、学者及遗传咨询一线工作者,共计学员70余人。本次培训效果显著,学员们学习热情积极心极高,收获颇丰。

在基因组学飞速发展的背景下,遗传性耳聋的基因组学研究已经步入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2015年11月8日,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耳内科分会与中国遗传学会遗传咨询分会(简称:两大学会)联合发起、全面启动“中国聋病基因组计划(CDGP)”。遗传咨询是“中国聋病基因组计划”得以实施的基础,2015年11月16日-18日,两大学会在解放军耳鼻咽喉研究所(北京·301医院)成功举办了第一届遗传性耳聋临床咨询师培训班后,临床需求快速增长,对聋病遗传咨询的知识渴望,2016年4月16日-22日第二届遗传性耳聋临床咨询师培训班快速启动,在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研究所再次隆重开班。

本届学习班吸引来自全国22个省份50多家单位的医生、学者及遗传咨询一线工作者70余人参加,解放军耳鼻咽喉研究所所长王秋菊教授主持,内容涵盖遗传学的基础知识、基因测序技术的临床应用、疾病的遗传咨询、耳聋基因寻找及功能分析策略、单基因病产前诊断、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的意义等遗传性耳聋遗传咨询中的热点前沿问题以及中国聋病基因组计划及其实施方案进行交流培训。本届遗传性耳聋遗传咨询师培训班的成功举办为我国建立聋病遗传咨询体系、培养的临床聋病遗传咨询师起到了引领和推动作用。

猜你喜欢
耳科遗传性咽鼓管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遗传性T淋巴细胞免疫缺陷在百草枯所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爱眼有道系列之四十四 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的中医药治疗
基层中医药(2021年8期)2021-11-02 06:24:54
耳内镜下与耳科显微镜下鼓膜修补术的临床应用比较
熊大经教授辨治耳科相关疾病经验浅谈
简析耳科眩晕患者防跌倒护理方法
Valsalvas闭气加压MRI在评价咽鼓管功能中的价值研究
重庆医学(2017年5期)2017-03-01 02:34:05
鼻内镜下咽鼓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遗传性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西南军医(2015年1期)2015-01-22 09:08:34
感冒后听不清,可嚼口香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