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莉
2015年中国人均阅读不足8本书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第十三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近日公布。调查显示2015年我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58本,电子书阅读量为3.26本。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和电子书合计阅读量为7.84本,较2014年纸质图书和电子书合计阅读量7.78本上升了0.06本。而纸质报纸和期刊阅读量与2014年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超四成的成年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较少,近七成的成年国民希望当地有关部门举办阅读活动。
世界移民报告发布:半数移民生活在澳加等十国
由国际移民组织(IOM)和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联合发布的《世界移民报告2015:移民和城市——管理人口流动的新合作》不久前在广州举行发布会。根据报告数据,全球70亿人口中,有接近10亿人口为移民,其中有2.32亿国际移民和7.4亿国内移民。这7.4亿国内移民中,有3亿是中国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移民国家。约占一半的国际移民居住在10个高度城市化、高收入的国家,例如澳大利亚、加拿大和美国,以及一些欧洲国家(法国、德国、西班牙和英国),此外还包括俄罗斯、沙特阿拉伯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正经”原指儒家经典
人们评价一个人的道德品行时,会用到“正经”或者“不正经”。“正经”即正当、正统、正派的意思。“不正经”就是不正统、不正派,属于旁门左道。其实,“正经”一词来源于古代的教育制度,指的是儒家经典,以别于诸子百家之书。它是学生的主课,相当于现在的“语数外”。在我国古代,国家主办的“官学”和民办的“私学”都以儒家经典为主要教学内容。但儒家的经典也有主次,也就是有“正经”和“旁经”之分。“正经”分为三类共九种,是主要课程,包括《礼记》《春秋左氏传》《周礼》等,“正经”必须精通一部分,否则不能毕业。“旁经”是副课,重要性远比不上“正经”。不知从何时起,师生们把“正经”一词慢慢用到现实生活中,成了正当、正派的代名词。
90后人口数量现“断崖式减少”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总人口超过13.6亿,其中60周岁以上老龄人口超过2.1亿,占总人口的15.5%;65周岁及以上人口13755万人,占总人口的10.1%。这两项指标都超过了国际上公认的人口老龄化“红线”。中国在1980年代出生的人口比1990年代出生的人口多了30%~40%,相比前几代人,90后人口数量可以说是断崖式减少。
古代文身多为侮辱惩罚
大多数原始民族都有文身的习俗。而当一些民族渐渐进入“文明”以后,舍弃了这一习俗,还把一些仍然保有文身习惯的人视为“野蛮人”。比如,中国古代荆楚、南越一带的人们要身刺花纹、截短头发,认为这样可以避水中蛟龙的伤害。而中原的华夏“文明人”看了,就在《左传》中言:“断发文身,裸以为饰,岂礼也哉。”至少从那个时候起,在华夏“文明人”眼中,文身都是和野蛮、落后联系在一起的。也许正是这个原因,文身,特别是在面部文身,就成了一种刑罚手段。殷商时期的《尚书·伊训》中记载:“臣下不匡,其刑墨。”意思是说,大臣若不能直谏,则处以墨刑,就是以墨作染料刺于面部,是一种侮辱性的刑罚。春秋时期,商鞅变法时,凡臣下犯法皆墨刑以为标志。等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墨刑也施及百姓,成为一种普通的刑罚。这种把一时犯罪作为终身耻辱文刺在身上的墨刑,直到民国之后才彻底灭绝。
老外如何与逝者相处?
提起墓地,人们常常觉得有些阴森恐怖。可在德语中,墓地却是“宁静之地”的意思。德国墓地大多位于城市中心或近郊,还充当着城市花园的角色。据悉,德国有近60%的逝者选择火葬。其中,又有两成人选择树葬、海葬、壁葬等环保的方式。墓地之所以建在市中心,是为了方便亲人纪念。因此,德国人对墓地并不忌讳,周围就是居民区。由于德国人没有传统的扫墓纪念日,在周日教堂礼拜后、逝者生日或节假日时,人们就会去扫墓。而德国的墓地有专人维护,若家人无法来给亲人墓地扫墓,可以缴纳一定的费用,聘请管理员对墓碑进行维护,比如在墓碑前种植一些新的花草、清扫灰尘等。在法国人的传统观念里,人生来平等,自然去世后也是平等的。因此,在法国巴黎的几个著名公墓里,很多世界著名的艺术家、文学家等都与平民百姓毗邻而眠,成了特色的旅游景点。巴黎共有四大公墓,其中,拉雪兹神父公墓是最受欢迎的,每年吸引了数以百万计的全球游客。
宋朝的“粮食革命”
宋朝农业生产工具得到极大改进,土地大量开垦,稻麦复种制得到推广。特别是种子的引进和良种的培育,被普遍认为是宋代粮食增加的物质和技术基础。以水稻为例,宋真宗时经官府倡导,从福建取得占城稻3万斛,到江淮地区种
植,然后不断改良更新。史料记载,宋代水稻的品种已达200个以上。虽然北方地区受战乱和寒冷期的影响,粮食亩产低于南方,但由于垦田面积的大量增加和经济重心的南移,宋代的粮食总产量还是比之前有明显增长。有学者将这些新变化称为10世纪中国的粮食革命。这场革命不仅解决了老百姓的肚皮问题,还对中国历史的走向产生了巨大影响。由于人们衣食充足,统治者少有对外掠夺土地的愿望,人们将更多的精力转移到吟诗作画等文化生活上,社会文艺气息渐浓。
缅甸领导人怎么都“姓”吴?
首先,缅甸人只有名而没有姓,其名字被翻译成中文时,一大批男性都叫“吴某”“哥某”“貌某”,一大批女性都叫“杜某”“玛某”。但是这些都不是缅甸人的姓,而只是他们名字的前置词。以“吴廷觉”这个名字为例,“廷觉”是缅甸当选总统的名字,“吴”是名字的前置词。那么“吴”代表什么意思呢?“吴”略等同于英文中的“Mr(先生)”,但含义更深广。“吴”是表明男性的性别、长幼、身份、地位等含义的敬词。缅甸同辈男性相互称呼时,则可以彼此使用“哥”这个名字前置词。男性长辈称呼同性晚辈时,会使用“貌”这个名字前置词,或者直呼其名。在缅甸人看来,人们在交往中称呼别人时,如不在别人名字前加某种前置词,而仅仅直呼其名,是不懂礼貌的表现。在缅甸,绝对没有人称呼新当选的总统为“廷觉”,而只会称呼“吴廷觉”,这是缅甸的语言文化传统。
【文稿】李 莉
【责任编辑】蒲 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