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问更有效

2016-06-29 15:51胡冬梅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12期
关键词:提问技巧语文课堂思维

胡冬梅

【摘要】课堂上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加快知识学习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本文结合教学实例,拟从五个方面谈谈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关键词】语文课堂 提问技巧 有效 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2-0121-02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课堂提问是进行师生对话,达成教学目标的重要方法。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说:“善于问,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使他学会怎样发现问题,使他有勤于思考的习惯,使他增长解决问题的本领。”教师的课堂提问制约着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有效的课堂提问应根据教学的内容,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来精心设问;另外,还应从学生实际出发,找出能启发他们思维的兴趣点来问。根据平时的教学观察和经验,我认为讲究提问技巧,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可以注意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情趣提问,激活思维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其实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有兴趣的,所以老师在备课时,应该深入钻研教材,创设一个探究问题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置身在问题之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介绍《春酒》时,教师导入新课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同学们,你们家乡在过年的时候,都有一些怎样的风俗,能说给大家听听吗?”这种贴近生活的问题,拨动了学生的心弦,既将枯燥的讲授变成了活泼的发言,又通过风俗的对比,使学生对《春酒》一文中提到的故乡风俗更好地理解,为下面进一步地学习奠定了基础。接着教师可以进一步提问:“作者为什么要怀念家乡的风俗?如果是你,什么时候最能引起你对家乡风俗的怀念?”从而明白作者怀念家乡的风俗是为了表达怀念家乡、怀念亲人这一主题。教师通过情景问题的设计,吸引学生不自觉地进入课文的境界中去,整个认知过程由浅入深,由课文到生活,既对学生进行了思维和表达能力的训练,又让学生增加了愉快的情感体验。

二、适时提问,引导思维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最佳的提问时机,就在学生“愤”、“悱”之时。教师应有意识地给学生设置问题障碍,在学生不知道又急于知道或者已经知道但又急于进一步探索的心理状态下,给他们提出问题。这样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也最容易得到学生热烈而有效的响应。有一次备课组同题开课,甲乙两位老师在教《春酒》一文时,提出了一个同样的问题:品一品,一杯春酒,盛满了 。甲老师在学生对课文不甚了解时便提出这一问题,学生茫然不知所措,课堂气氛顿时很沉闷。乙老师在引导学生感知文意,了解作者后再提出来,学生经过思维后回答踊跃,给出许多精彩的回答:一杯春酒,盛满了对母亲的思念;一杯春酒,盛满了淳朴的民风;一杯春酒,盛满了美好的回忆等等。这些回答既便于老师检查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又深入引导学生思维,可谓有的放矢。为何同样的问题收效不同,就在于他们把握提问的时机不同。选择合适的时机提问,会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思维得到启发。

三、渐进提问,发展思维

一节好的语文课,需要教师站在高处,从整节课、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提问,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深处发展。如《我的叔叔于勒》一文,可以采用分层设问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先提出问题:“于勒是我的叔叔,爸爸的弟弟,我的亲叔叔”,这是小说中的原话。请从小说中找出‘我们一家对于勒的其他称呼。这个问题学生很容易在文中找到答案;然后再问:这些称呼因什么而变化?表明我们一家对于勒怎样的态度?这下学生的思维受到启发,回到文本,再次梳理情节,理清了小说思路;在此基础上,教师适时点拨,继续问:于勒的贫富变化牵动着菲利普夫妇的“变脸”,深刻揭露了人与人之间怎样的关系?学生由于有了前面的问题作铺垫,对文本内容做了细致阅读,可以不费劲地理解回答:“金钱关系”。最后,教师顺势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谁是最可怜的人?并体会作者是怎样刻画人物的‘可怜之处的。”这样一组从易到难,环环相扣的设问,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本文重点难点的学习也就容易解决,逐步达成课堂教学目标。

四、广泛提问,活跃思维

俗话说:“十个指头不一般齐。”同一班级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思维能力都会有很大的差异。要使课堂充满活力和情趣,那就尽量要让学生有效参与课堂的每一个环节,使每个学生的语文素养都得到加强。记得要上《邓稼先》一课时,我担心如今学生对演艺名星顶礼膜拜,而邓稼先这位中华历史长河中的民族英雄诱发不了他们的兴趣。在备课过程中我参阅了大量的资料,其中一堂课例设计引起我极大的兴趣,特别是这堂课例中设计的几个问题使我心中的担心顿时烟消云散:1.请同学们说说你最喜欢的一位名人(引出大多数同学都喜欢的周杰伦)。2.快速浏览全文,初步了解邓稼先的人和事,再说说你们的真实感受,拿邓稼先和周杰伦相比,你们更喜欢谁?(多数同学还是表示喜欢周杰伦)。3.下面让我们把他们两人从成长环境、个性品格、情感态度、贡献荣誉四个方面PK一下,看谁能赢得你们最后的青睐。4.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PK,同学们能否说说“崇拜”与“敬仰”有何不同?我想这几个问题既考虑到了点面又有层次,应该可以激发每个学生的兴趣,有效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于是我尝试用这一课例来上。果然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所有同学都对这场PK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回答前两个问题以及介绍自己喜欢的明星平时成绩较差的同学都能踊跃发言,并说得头头是道,而对邓稼先的成长环境、个性品格、情感态度、贡献荣誉好生能说出个大概,我只要作些适当的补充。通过对比,在这场PK中邓稼先胜出。学生不仅真正感悟了这位不平凡的科学家,也明白了做人就要做这样的人!我想这堂课的成功主要得益于课堂的广泛提问,贴近学生,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潜力都得到挖掘。

总之,教师要善问,要使提问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成为让“学生积极探索解决一个个未知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过程,也就是主动获取知识技能、促进思维品质的发展过程和提高学习能力的过程”,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提问技巧语文课堂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新闻记者采访的提问艺术
简析初中英语教学课堂的提问技巧
初中物理课堂提问的技巧
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技巧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