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不起的婚,喜忧几分?

2016-06-29 11:07陈萌
北京纪事 2016年7期
关键词:务工人员婚礼北京

陈萌

这些年来,身边的“份子钱”跟随物价在逐渐递增。2008年,200元的红包还可以光明正大地放在婚礼现场的签到台上。到了2012年,仿佛5张百元大钞放在红包里都不好意思在饭桌上当着面给新人,而是选择入场口直接塞进礼箱。2015年国庆节,笔者在某个婚礼现场看到当场贡献红包的人最低都是1000元起步!

很多人都极其担心听到或接到结婚邀请,面对婚礼密集期的到来,人们有一种本能的抗拒。而这两年,不仅只有随礼的人“害怕”结婚这件事了,据说连一些结婚的当事人都开始“害怕”这件人生大事了。“怕”的不仅仅是结婚前的房子、车子等等这些强大的物质条件方面,而是除了这些前期投入之外,仅仅只是结婚这件事都已经使得所有人 “恐惧”了。

结婚不难,但结婚这件事太“难”

“五月结婚季要来了。”清明节假期刚过,第一天恢复上班的某职场办公室里,人事部门的同志提醒大家,接下来有几个同事的婚礼,各自的举办时间和地点。

在某婚庆公司,没有清明假期的工作人员用加班加点的工作方式面对“忙疯了”的事业旺季。从拼婚庆道具到主题场景,变着各种花样满足着新时代新人们的需求。

酒店方面,如出一辙。近几年来,大多数“五一”期间的喜宴,都是在3个月前甚至半年前开始预订的,而且是抢订一空。据说,由于订不上酒店,有些人是在结婚领证之后拖了很长一段时间才找到合适的酒店,补办上这个重要的仪式。

至于其他的一些结婚衍生品,则更是如此。比如婚纱照、定制婚纱钻戒、定制喜帖喜糖,事无巨细,劳心劳神。即便这些年来,出现了一个叫作“婚博会”的新鲜事物,为新人提供全套结婚礼仪服务,但结婚这件事对于每一对当事人来讲,依然是一件劳心费力的事情。

“这婚结得太不容易了!”刚刚下飞机从老家回北京的小倪夫妇俩,带着满脸满身的疲惫感总结着新婚感受。

小倪夫妇两个一个老家在南方安徽,一个在东北黑龙江,结婚这件事,对于他们俩来说真是“痛并幸福着”。据小倪介绍,他们原本计划得很好,不举办太大的婚礼,只是简单地回各自老家宴请一下亲朋好友,象征性地找个饭店一起吃顿饭就算是仪式了。可实际情况却远远超出了他们的预期。不仅是时间安排上像是赶场子似的从一个城市赶到另一个城市,而且在每一个地方都是被各种细碎的事情所纠缠——风俗规矩、人情礼仪等等。由于南北方差异,所有的事宜还需要他们俩不停地跟双方父母进行协商、确认,甚至在婚礼当天,大喜的时刻还会不断地产生争执。

“这一个星期以来,我除了感觉到累,还是累;不仅是身体的累,心也累。”除了这个“累”字,小倪说她已经想不出该如何形容这种状态了。

“七天了,别说整觉了,能连续睡上三五个小时就非常高兴了。就这,类似于发请柬、装喜糖这些小事都还有家人帮着做呢。结婚这个事情实在是太麻烦了。看别人的婚礼觉得挺容易的,貌似就那些事情,按着流程顺下来就可以了,但一旦落到实际情况上,可真没那么简单。”小倪拿着一张不知被多少人标注过的密密麻麻的待办事项单递给笔者,“您看一下,这都是我们自己想着办,不像有婚庆公司或者这几年流行起来的婚博会,有专门的人员来帮着处理。”

至于为什么没去找婚庆公司,小倪表示,如果是固定在一个地方做结婚仪式, 应该就会把这些事情都交给婚庆公司了。可是像他们这样,需要在两个城市都举办婚礼的,就不太合适了,总不能两个地方都找婚庆公司吧。

即便是有了婚庆公司或者婚博会的介入与帮助,结婚这件事还是让人感觉并非易事。

小王是80后的尾巴。即将步入而立之年的她在结束了5年爱情长跑之后,终于在家长的催促下决定于今年夏天正式开启结婚模式。于是,她提前半年着手各种准备工作,早早地预订好了婚博会的门票,利用在单位的空余时间搜集了大量的结婚相关注意事宜等等,光是她从网上打印下来的资料都已经多达几十张A4纸……

面对单位同事不解的质疑,小王表示,“别看双方都是老北京,有很多礼节性的东西非常好协商,但是结婚这事儿,还是出现了各种不同意见的争执。”有些双方讨论了N次都不能确定的事情,最终都交给了婚庆公司,但交出去不代表就可以“束之高阁”地放心了,对于如此大事,每个人都还是时刻关注着,往往比较累心。

其实,结婚这事最大的特点就是琐碎操心。需要当事人及所涉及的人一直保持好的精神状态;需要不断冷静地面对各种突发状况,即便没有突发状况,也会有各种后续事宜需要亲力亲为;休息时间永远不够,但事情永远都做不完……以至于很多新婚夫妇在终于办完婚礼后,不约而同地直呼——还不如放弃举办婚礼,用办婚礼的钱直接改为旅行结婚呢!

结婚,本来的面目

结婚,法律上称为婚姻成立。是指男女或者伴侣双方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确立夫妻关系的民事法律行为,并承担由此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及其他责任。

从短短的网络名词解释可以看出,结婚原本好像并没有现如今这般如此之多的“衍生物”。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不同年代的人,其结婚经历也往往不尽相同,甚至还可能会大相径庭。五六十年代那辈人结婚,没有鲜花车队彩虹门,没有一系列配套的豪华婚礼,也没有前期的婚纱照等等一切准备工作,只是简简单单的几件家用电器,象征性地摆上几桌家常酒席,已经算得上是当时结婚的顶配了。但是,即便仅仅只是这些看起来很不起眼的结婚用品和仪式,换来的往往却是一代人满满的幸福记忆和一辈子的幸福人生。

刘先生和吴女士是在上个世纪70年代结婚的,据他们回忆,当时结婚作为非常重要的人生大事,其重视程度跟现代社会的重视程度是如出一辙的。他们在确定好结婚日期之后,就开始着手各种准备,只不过他们的准备相对于如今,就显得寒酸了很多。刘先生说,当时他们家特意从某个村子里请来了专门打造家具的师傅,为其“定制”了一套高档的组合家具橱柜,整个新家里除了这组橱柜之外,其余的几乎全都是亲朋好友送的礼品……

那个年代,结婚送红包还并不流行,很多人都是送个小物件:一个暖瓶、一条床单、一个脸盘、一面镜子……这都是极好的结婚礼,一张张红纸条上面写着送礼者的名字,直接贴在礼品上,如果有风吹来,还会把纸条下摆吹起,随风摇晃中,让其他人看得更为直接醒目。没有人去比较暖瓶和床单,哪个更值钱,哪个更有面子,哪个更体现了送礼者与结婚者之间的关系亲疏,因为所有的礼品都是一种“情谊重”的象征。

那一代人都是这么过来的,简简单单,没有太多形式化的东西,有的只是志同道合和平平淡淡;没有现如今的婚纱照,反而更突显了真实的美好;没有黄金白金的钻戒,但更能携手长久;没有留下太多的视频音频等影像资料,但所有的一切都可能永远留存在记忆中;没有伴郎伴娘及别人的喧闹,但丝毫未能影响到一对新人的彼此心照……或许,这样的效果,才算是结婚最最本真的意义。

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到21世纪的结婚演变,一方面可以说是与时俱进,象征着社会的进步发展,代表着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足以支撑起婚礼的各种“折腾”。另一方面也催生出了大批量的相关产业,最为突出的是婚庆公司、婚博会这样的一条龙一站式服务机构,同时还有其他一些产业中出现的边缘业务服务,比如鲜花店的延伸业务、糖果酒水业的延伸服务、视频制作团队的外接业务等等。据说从去年开始,有一项在朋友圈发H5动画作为结婚请柬的邀请函……相信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在结婚行业,势必还会有越来越多并不属于其本来面目的东西“渗透”其中。

新北京人结婚的新状况

据2014年3月发布的北京人口普查公告显示,全市常住人口2114.8万人,其中常住外来人口802.7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38%。这些外来务工人员在北京居住、工作、生活,涉及方方面面,结婚自然也在其中,他们直接导致了北京人与外地人结婚概率的增高,这可以算得上是近些年来新一代北京人结婚时所面临的新状况。

如果结婚双方都是在北京工作的外地人,就像小倪夫妇一样,或许他们的婚礼就会选择在各自老家,即便在北京举办,也顶多只是象征性地跟几个好朋友找个饭店吃个饭而已。

如果外来务工人员选择的结婚对象是北京人,则情况就会不一样。一般这种情况,无论外来人员是哪个城市的,婚礼的举办,确切来讲,主婚礼的举办地都是北京,至于在外来务工人员的家乡办事往往就都省略掉了。

“不用在我老家办了,我们老家的亲戚全都请来北京婚礼现场了。”小高满脸骄傲地说着。

小高在北京读完大学直接就留在了北京工作,其对象小康与其是大学同学。小康父母作为老北京,曾经也有一段时间希望他可以与“北京姑娘”结婚,但后来通过与小高的接触了解,通过身边亲朋好友的各种探讨,打破了这种北京人不愿意找外地人结婚的固有偏执,兴高采烈地开始着手准备两位新人的婚礼事宜。

“为了让她们家的亲戚朋友感到受重视,我们特意挑选的酒店,安排了他们在北京的行程。”据说,小康和父母提前好久就在准备这些事情了,这些事情在常规婚礼中是没有的,属于额外附加的,仅仅只是因为结婚对象其中一方属于外来务工人员。

“有的时候,我也会有一丝愧疚感闪过,因为原本婚礼的事情就够麻烦的了,再加上这些,真的是太累心了。而且最重要的是,要花很多的钱。”说到钱的方面,小高跟笔者算起结婚账来,“要知道,我们这次婚礼消费是很大的,大项目的有婚礼车队、婚庆公司的服务、婚纱照的拍摄制作、婚礼现场等这些项目,加上酒店所摆设的酒席,光这些就已经奔10万元了。还有前期买钻戒、服装等等,甚至小小的请柬、喜糖盒聚少成多后也都是钱呢,相当于用十好几万块钱买了一帮人的热闹和开心。可能有人会觉得不值得,花钱太多了,但这种喜悦真的是多少钱都买不来的,换个角度想开了,也就不觉得结婚花钱多了。”

不过,像小高这样在四星级酒店宴请15桌酒席举办婚礼的貌似不算太多。据酒店服务人员介绍,一般普通婚礼差不多都是在10桌酒席左右,一桌的标准大概在4000元至5000元之间不等,可供新人进行选择。按这个来考量,如果是普通的工薪家庭和普通的外来务工人员承受起来,难度确实有点大。毕竟不能因为举办一场豪华气派的结婚典礼,花费自己太多的积蓄。结婚本身就是为大家带来幸福感的,除了婚礼等一系列形式上的东西之外,更长远的是生活的幸福感。因此,有些新一代年轻人宁愿舍弃婚礼,选择买张机票飞赴国外,享受只属于二人世界的“蜜月”时光。

当然了,这些都是收入比较好的来京务工人员,可以在北京结婚,在北京举办婚礼。有相当大部分的来京务工人员还是会选择与之同类的“北漂”谈婚论嫁。据了解,“北漂”们在这个问题上,或多或少都存在着某种程度的自卑,即便对方并不这么看待,即便北京精神里有大写的“包容”,这种自卑感却无法排除,这或许是人的一种本能。也正因如此 ,那些可以在北京风光举办婚礼的外来务工人员,便会有着很复杂的心理状态——一方面对于那些大部分外来务工人员有着某种“优越感”,貌似自己比他们更加接近了北京,更加具有了成为北京人的条件和优势;另一方面,也有着某种被缘分格外恩宠的幸运感。当然,很多人还会有着在北京家人面前的那种稍稍的不自信感……各种情愫,掺杂其中,不好言传,只能会意。

从老一代北京人简约风格的结婚模式,到新一代北京人豪华配置的结婚模式,抑或再有新新一代取消固有社会结婚形式,而选择自主化定义结婚模式,我们无意评判这些结婚模式孰是孰非,孰优孰劣,只是透过这一个小小的结婚状况,来折射社会发展的进程。当然了,结婚并不在于形式,确切地说,并不仅仅只在于形式。尽管有人说只有有了所谓的隆重形式,才会提升婚姻本身的成本价值,才会让人更为珍惜婚姻本身,但其实也是因人而异的。重要的是心态,是一种对待婚姻的态度……所谓婚礼形式与亲朋给予婚“礼”的意义和价值,大抵也是如此。

(编辑·宋冰华)

ice7051@sina.com

猜你喜欢
务工人员婚礼北京
云南:800多名务工人员乘“务工专列”外出就业
北京的河
我国进城务工人员总量增至 28171万人
为什么我们需要一场婚礼
广电媒体做好外来务工人员“关爱报道”的探讨
竹幼婷:那些年我参加过的婚礼
多“彩”的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