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学臻
刍议初中生地理综合性思维的培养
■朱学臻
综合性(整体性)是地理科学也是地理课程最显著的特点之一。但是通过对当前学生的地理课堂观察以及试卷答卷情况分析看出,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还存在较大的欠缺与不足。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教学建议”中明确强调“突出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指出“地理教学要强调地理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特别是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对地理现象和地理过程的综合影响,引导学生理解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从地理的视角看待地理现象和地理问题”。
一、综合性思维的界定
突出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形成综合性思维,必须把握其逻辑主线,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分布在哪里的问题(Where),还要回答在什么条件下(When)、为什么分布在那里(Why)、形成怎样的分布类型或规律(What)等问题。这一连串的“W”,体现了地理学科特有的思维逻辑,也构成了研究地理分布问题的基本知识框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回答它产生了什么作用(涉及地理要素间、地理要素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问题),怎样使它有利于自然环境与人类(主要涉及人与地理环境的协调问题),从而形成一条清晰的综合性逻辑主线。
二、例谈综合性思维的培养
人教版八上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之第二节“农业”的第二目“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突出了我国农业分布的东西差异和南北差异。但教材对这种差异的形成原因没有深入分析,只是概括地用“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多样。长期以来,各地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农业部门和农业生产对象”进行阐述。这是因为学生已经有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的知识储备,容易认识这种差异的原因。所以,我们的教学不仅要帮助学生认识我国农业的分布差异,更应该理清这种分布与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的关系,从整体上把握地理的差异与联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思维与地理视角。
因此,对于本部分内容的教学,第一步就要首先引导学生利用第二段正文结合“中国主要的畜牧业区和种植业区”图,通过一系列问题的追问启发,引导学生归纳填写下面表1“农业部门”一栏内容,认识我国农业的东西差异。然后,展示“中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图与“中国主要的畜牧业区和种植业区”图进行比较发现“东部地区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耕地和林地,而西部地区为草地和难以利用的土地”,自然填出表1中“土地利用类型”一栏的内容,认识到我国农业分布的东西差异与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相一致。
表1 我国农业分布的东西部差异
在此基础上展示“中国地形的分布”图和“中国干湿地区的划分”图以及“土地利用类型分布”,认识我国土地这种利用类型的分布特点是受地形和降水的制约,进而形成了我国农业的东西部差异。第三,展示“中国地形的分布”图和“中国干湿地区的划分”图与“中国主要的畜牧业区和种植业区”图进行比较发现:东部地区主要为湿润和半湿润区,西部则为干旱和半干旱区,明确造成这种农业东西部差异的主导因素是降水。
第二步,指导学生阅读“中国东部地区的农作物分布示意”图,利用以下思考问题引发学生讨论思考:“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耕地属于旱地还是水田?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有哪些?秦岭—淮河以南的地区呢?两地都种植的经济作物是什么?秦岭—淮河南北的农作物熟制有什么不同?”归纳填写下面表2“农业部门”一列内容,认识我国农业的东西差异。在此基础上,展示“中国温度带的划分”图(教材图序2.17)和“中国干湿地区的划分”图与“中国东部地区的农作物分布示意”图,并进行比较,发现: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主要为暖温带、中温带,属半湿润区;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则为亚热带和热带,属于湿润的区,显然造成秦岭—淮河一线南北地区农业差异的原因是气候因素。从而归纳填写出表2中“主要影响因素”内容。
表2 我国季风区农业分布的南北差异
通过以上逐步分析归纳,让学生认识到我国农业分布是受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因素的制约,明晰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这条主线,认识地理环境的综合性,形成正确的地理思维和地理视角,提升地理综合思维能力。
三、一点体会
在教学中注意把握知识的前后联系,正确认识地理的综合性,把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地理整体性思想渗透给学生。这样一来,我们的地理课堂就不再是学生瞌睡的休息间,而是学生认识世界、走向成功的知识乐园。
(作者单位:山东省沂南第一中学,山东临沂276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