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模式与特点

2016-06-29 06:02:54陈剑波
关键词:学生事务管理全人教育启示

陈剑波

(中国计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杭州 310018)

香港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模式与特点

陈剑波

(中国计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杭州 310018)

摘要:香港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实行一级管理,学校学生事务管理团队直接面向学生服务。文章从管理学角度考察了香港高校的学生事务管理现状,认为其学生事务管理体现了事务管理内容广泛、管理理念以人为本、自我管理体系完善、管理团队水平专业等特点,对内地高校学生工作有较强借鉴意义。文章总结了以全人教育为理念的香港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带来的启示,将其概况为“六个坚持”,以供内地高校学习、借鉴。

关键词:香港高校;全人教育;学生事务管理;启示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全面进入大众化阶段,并逐步与国际接轨,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成为大势所趋,这对高校学生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而学生工作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在新形势下,如何借鉴和吸收世界范围内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先进经验,不断加强和改进内地高校学生工作,是摆在学生工作者面前的现实问题。香港是我国的特别行政区,也是东西方教育和文化融合的典范,其高等教育以严谨的管理和出色的质量享誉世界,学生事务管理也不例外。笔者前段时间有幸参加了在港学生事务管理培训,并对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5所大学的学生事务工作进行了现场考察,从中分析了其特点并得到一些启示。

一、香港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体制与模式

香港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主要目标就是激励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发展。香港高校普遍认为,大学生已是成年人,可以决定自己的学习与发展,自己所做的每一个选择都是为了使个体发展更趋于完善。香港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是一级管理、多头并进、条状运行的体制,一般由一名副校长分管,具体由学生发展处代表学校负责管理和开展工作(如图1所示)。

图1 香港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模式

学生发展处下设立各种专业中心或办公室,并配备专门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具体从事某一方面的学生事务工作,为全校学生直接提供服务。在院、系一级没有设立专门机构负责学生事务,一般实行“导师制”,由院长或系主任为每位学生配备一名个人导师,导师主要工作职责是负责学生的学习、学业和生活等方面的指导。有的院系在学生个人导师之外,还设有高级导师,负责全院系学生的指导,如香港城市大学商学院。学生发展处与院系之间是合作关系,不具有领导和被领导关系。但任何一名教师对学生都有不可推卸的培养责任,充分体现“全人教育”的教育理念[1]。

二、香港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特点

从管理学视角考察,许多管理学的经典原理如系统原理、人本原理、激励原理、效益原理等,在香港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中都得到了充分体现。香港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方式具有以下特点:

(一)管理事务内容广泛

香港高校学生发展处的工作范围非常广,包括学生行政事务、学生资助、学生就业服务、学生校际交流、学生宿舍安排、学生体育、康乐及运动设施管理、心理咨询与辅导,等等,学生事务管理范围覆盖了除教学以外的所有与学生相关的环节。香港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内容按其工作性质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四类:一是管理性质的,管理供学生使用的各种设施设备,保证学生举办各种校园活动;二是服务性质的,为学生提供各种服务,帮助学生解决在接受大学教育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三是联系性质的,了解学生家庭背景和个性特征,以便提供符合学生个性发展所需的服务和教育;四是教育性质的,实施学生符合“全人教育”理念的发展性课外活动。

(二)管理理念以人为本

香港高校特别强调“以学生为本”,把尊重学生作为工作的前提。教师把学生当作独立的成年人对待,强调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学生与教师间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学生作为学校的一份子,可以通过各种不同途径参与学校民主决策和管理。香港高校学生事务将学生成长发展视为主要工作目的,通过各种途径为学生专业学习、职业发展、能力提升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辅导。并根据学生个性和需求,把了解学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来确定服务内容和形式,进而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学校会主动倾听学生意见,从学生反馈的意见中改进工作,提高服务质量。可以说,香港高校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全人教育”而展开的,学生事务管理贯彻“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工作理念。

(三)自我管理体系完善

香港高校的学生没有班集体和党团组织概念,更没有班主任、学生辅导员,学生主要靠学生会、宿生会和社团等学生组织进行自我管理。自我管理有完备的制度体系,做每件事都有章可依,每个学生的行为既受到法规的约束又受到法规的保护。学校给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选择机会和发展模式,学生对自己的选择和行为负责,对自己的成长和发展负责。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成为了学校管理、学习生活的主体,强调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监督。比如学生在宿舍发生摩擦,不是由学校和教师出面调解,而是交由宿生会解决,学校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和自我处理权利,让学生在实践锻炼中学会解决问题。同时香港高校的学生会是独立法人,是学生进行自我管理的主要组织机构。学生会具有很高的地位,拥有独立的办公场所和资金支持,参与学校管理,维护学生权益。

(四)管理团队水平专业

香港高校从事学生事务管理人员的专业化、职业化程度非常高,都有非常好的职业操守和专业素养。他们大多都拥有博士学位,涉及教育学、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社会工作学、人力资源等相关专业,从业前要经过专业培训,获得相关行业颁发的资格证书,同时在从业过程中要不断接受行业协会的再培训,提升工作水平和业务素质。香港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分工十分精细化,他们绝大多数都是在本工作领域有所建树的专家,每位工作人员都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如香港科技大学学生事务处下的就业中心有11名专职工作人员,为学生提供专业化的就业服务。同时,学生事务管理队伍相对稳定,人员结构一般都是老中青相结合,都是按照职业化方向发展。

三、对内地高校学生工作的启示

香港高等教育是中西方教育高度结合的样板,在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其学生事务管理方面确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由于政治体制、经济发展和文化背景等差异,内地高校不能直接照搬照抄其模式,但从中可以得到一些启示:

(一)坚持正确导向,不断强化育人目标

香港高校表面上虽然没有“思想政治教育”,但并不意味不重视这种教育。恰恰相反,他们无论是教育目标的设计还是教育途径的选择都是根据香港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大学生的思想特点进行的,都体现了香港社会价值理念和目标追求[2]。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3]。这是我国教育的总要求,也是人才培养的总目标。高校学生工作要围绕“立德树人”, 不断强化“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育人目标,以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突破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要以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为切入点,以知行合一为目标,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强化育人目标,更好地服务于教育大计。

(二)坚持以生为本,不断更新教育理念

香港高校提出的“全人教育”类似于内地的素质教育,其最大的贡献在于理念上的创新,从对生命的尊重和学习的热爱理解教育,通过个人与社会、自然界及人道主义价值观的联系,以寻找身份、生命意义及目的为大前提的一种教育哲学,着眼于个人的理智、情感、社交、体能、艺术、创意及灵性潜能的发展。香港高校强调教育就是服务、管理就是服务,强调学生事务就是为学生发展服务,服务意识深入到每位教职员工心中。我们学生工作一定要树立以学生为本,将“以生为本”落实到学生工作及教育工作的各个领域。要改善师生关系,学校和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独立人格,建立起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要从学生发展需求出发,从每个细微处入手,指导和帮助学生成长发展。要主动去研究学生思想特点,及时在学生生活、学习上给予关心和爱护,切实维护学生合法权益。

(三)坚持贴近实际,不断创新教育方法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违背学生的成长规律。慢慢地学生对这种教育就不感兴趣了,更谈不上感染力,实效性比较差。香港高校虽不直接开设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但教育及活动贴近学生实际和学生生活,学生就会主动参与,就会不断感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三贴近”原则,关注学生现实问题,针对大学生普遍关心的学习、就业等共性问题,要切实做好教育引导和规划工作,并在这些工作中渗透式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要根据学生需要采用“滴灌式”方法,需要什么给予什么。同时要更加强调实践育人,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受益。要加强实践教育基地建设,为大学生提供较稳定的实践场所,通过实践教育,不断增强动手能力和提升思想境界。

(四)坚持三自管理,不断开发学生潜能

学生工作要把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作为工作重点和关键。青年学生思想丰富,潜力无限,要给学生提供和创造条件,激发其积极性和能动性,特别是构建起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三自”管理组织体系,让学生直接参与学校管理。现在大学生的很多事情都是学校、父母替他们包办了,学生自由选择的余地太小,导致学生的自主性较差,依赖性很强。学校在设置好必要的门槛条件后,要尽量让学生有更多选择的机会,让他们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同时尽量让学生自主地解决学生间的事情,逐步适应从校园“小社会”走向大社会,如香港高校“宿生会”等社团组织发挥了很好的“三自”管理功能。要重视大学生社团组织建设,在规范管理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学生社团的自治程度,让社团成为学生施展个性、培养能力和促进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平台。

(五)坚持专兼结合,不断优化工作队伍

辅导员制度是内地高校学生管理的一大特色。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4]。但辅导员大多是半路出家,不少人把从事辅导员工作作为临时过渡,对学生工作缺乏系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规范,同时辅导员在学生工作上什么都要管,往往充当了“保姆”“消防员”等角色。高校辅导员队伍普遍存在着人员更替快、流动性大、经验积累不够、稳定性缺乏、专业化水平不高、职业化发展受限等问题[5]。而香港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队伍专业化、职业化的做法非常值得借鉴。目前,辅导员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时期,教育部出台了《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对辅导员走职业化发展道路提供了政策依据,增强了辅导员职业的社会认同,提升了辅导员职业的社会地位。高校要不断完善辅导员准入、考核、培养、发展、退出机制,建立起符合形势发展的职业化、专业化队伍。

(六)坚持协同推进,不断形成工作合力

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在内地高校一般涉及学生处、招生与就业处、团委、保卫处、后勤服务中心等多个部门,有的工作存在职能交叉、权责不清等问题。做好学生工作首先要加强这些部门的协同,要围绕服务学生学习和发展的目标,各司其职做好工作。同时学生工作要加强与教学线的联系,避免出现学生工作与教学工作各自为政。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任何工作都要服从于人才培养。香港高校学生事务与学术事务密切联系的举措为更好地加强学生工作与教学工作协同创新提供思路。从工作内容、工作形式上,都可以加强学生工作和教学工作的渗透,从而使教学工作真正发挥教书育人的作用,使学生工作的第二课堂服务于教学,多方位协同推进,形成工作合力。

参考文献:

[1] 钱伟.香港高校学生事务概况及启示[J].北京教育:高教,2006(5):63-64.

[2] 朱仁宝.香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启示[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6):86-89.

[3]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求是,2012(22):3-25.

[4] 肖圣龙,刘群英.学习型组织理论视阈下的辅导员队伍建设[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1(4):1-4.

[5] 赵锋.关于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问题的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4(6):99-102.

(责任编辑: 任中峰)

The Model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 Affairs Management in Hongkong Universities

CHENJianbo

(College of Marxism, China Jil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18, China)

Abstract:Hongkong universities implement one-level management for student affairs management. Student affairs management team directly serves students.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current situation of student affairs management in Hongkong univers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nagement and holds that student affairs management reflects the following features: affairs management scope is wide; management philosophy is people-oriented; self-management system is thorough; management team is professional. These have strong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students work in the universities in mainland.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enlightenment of student affairs management in Hongkong universities which adopt holistic education idea and generalizes it with “six persistence” for the universities in mainland to refer to and learn.

Key words:Hongkong universities; holistic education; student affairs management; enlightenment

DOI:10.3969/j.issn.1673-3851.2016.06.016

收稿日期:2016-01-11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专项项目(12JSZ2039)

作者简介:陈剑波(1977-),男,浙江桐乡人,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高等教育管理创新方面的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 3851 (2016) 03- 0313- 04 引用页码: 060804

猜你喜欢
学生事务管理全人教育启示
境外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研究的现状和特点
全人教育理念下医科高校学业困难学生管理探析
医学信息(2016年29期)2016-11-28 09:22:20
西方管理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有效实施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中国市场(2016年36期)2016-10-19 04:36:03
论美国警察院校政府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及启示
中国市场(2016年35期)2016-10-19 03:28:23
武陵山片区高校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的建设与启示
中国市场(2016年35期)2016-10-19 03:01:16
全人教育视野下的班级教育小组改革初探
考试周刊(2016年69期)2016-09-21 13:43:26
高等艺术院校网球教学中塑造“全人”的探讨
学生事务管理人员如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考试周刊(2016年49期)2016-07-05 18:00:25
教育戏剧对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启示